沉管隧道接头与管节本体刚度比试验
本文关键词:沉管隧道接头与管节本体刚度比试验 出处:《中国公路学报》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沉管接头 拟静力试验 相对刚度比 大比尺
【摘要】:针对目前沉管隧道接头与管节本体相对刚度比取值既无现成的解析公式或图表可循,也无试验数据支持问题,根据沉管隧道管体及管节接头的结构构造设计特点,设计了几何比尺为1∶10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对管节接头施加不同的荷载,分别得到了管节接头在不同轴向压力下的压缩量曲线、弯矩-转角曲线和剪力-剪切位移曲线;通过计算得到了管节接头与管体在受轴向压力、弯曲荷载和剪切荷载下的刚度比曲线;分别对上述3种刚度比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并对刚度比随着接头轴向压力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管节接头在加载和卸载条件下的轴向刚度比并不相同,而且加载轴向刚度比较卸载轴向刚度比大,但是基本上两者均呈线性趋势;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管节接头与管体的弯曲刚度比和剪切刚度比也均呈线性增加趋势;在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工作水压区间内(对应轴向压力为440~1 760kN),轴向加、卸载刚度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0~1/120和1/1 028~1/305,弯曲刚度比的变化范围为1/1 161~1/25,而剪切刚度比的变化范围则为1/76~1/24。相比轴向和弯曲刚度比,沉管隧道接头与管节的剪切刚度比较大,而且其随轴向压力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小。
[Abstrac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38,5147834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1)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支撑项目(16DZ1200302,16DZ1201904)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13CG17)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
【分类号】:U459.5
【正文快照】: 0引言沉管隧道管节接头是沉管管节之间的重要连接构件。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沉管管节与接头将共同承担隧道的内力和变形。由于接头部位的刚度一般比正常管节小得多,沉管隧道在地震、不均匀沉降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都集中到接头部位,使接头与管节之间的连接成为受力和变形的焦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娟;吕黄;王建军;;大型柔性管节预制过程中控制精度的选择[J];水运工程;2010年10期
2 ;世界最大尺寸隧道沉管管节成功横移到位[J];水运工程;2013年05期
3 叶作楷,谢尊渊,,胡琼初;珠江隧道沉管管节制作中裂缝原因分析与治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4 张献军;邢惠玲;;郑州生态水系顶管工程管节缝处理方案[J];市政技术;2010年04期
5 王光辉;宋妍;;沉管隧道短管节拉合试验[J];隧道建设;2010年04期
6 任朝军;苏林王;吕黄;应宗权;;声纳法在管节沉放实时定位测量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2年05期
7 梁邦炎;卢普伟;;沉管隧道长大管节海上施工物理模型试验思路与结果分析[J];水运工程;2013年06期
8 ;涵管顶人法施工介}9[J];铁路标准设计通讯;1965年06期
9 刘鹏飞;复合法混凝土大管桩管节内壁裂缝的调查分析及措施[J];水运工程;1999年09期
10 胡勇前;吴刚;杨海涛;;复杂工况下沉管管节浮运阻力的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吕卫清;应宗权;苏林王;林美鸿;;沉管管节浮运过程中波浪附加阻力的水动力学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卢中一;高正荣;;大型隧道管节沉放过程中碎石垫层基槽稳定试验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3 林美鸿;应宗权;;沉管隧道管节施工系泊系统静力分析[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毕海成;王贺彬;;浅谈涵洞积冰冻害的防治[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俊 曹其彬;引进一项新技术 捡回一个“大元宝”[N];经理日报;2007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向松阳 张婧 策划统筹 江华 殷剑锋;四十米海底“巨人之吻”[N];南方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峰;大型沉管管节浮运的阻力计算及方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强;外海沉管沉放对接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硕;沉管管节沉放系缆力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罗甜;沉管管节浮运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于平;沉管隧道火灾温度场作用下管节结构三维力学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3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5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