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C-C方法相空间重构和LS-SVM的隧道拱顶沉降预测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C-C方法相空间重构和LS-SVM的隧道拱顶沉降预测模型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铁施工 拱顶沉降 相空间重构 LS-SVM 预测
【摘要】:在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工后沉降控制过程中,拱顶下沉监测值是反映地下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针对常用的地铁拱顶沉降测模型只能做短期预测,精度不高,且需要一些土的本构参数的问题,将相空间重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相耦合,建立基于改进C-C方法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地铁隧洞拱顶沉降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经实例演算,模型比传统C-C方法相空间重构、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混沌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效果好,预测精度高.
[Abstract]:In the subway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control process. The monitoring value of vault subsidence is an important data to reflect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tructure. Aiming at the commonly used subway dome settlement measurement model, it can only make short-term prediction, the accuracy is not high, and some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of soil are needed. The theory of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coupled with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mproved C-C method and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a chaotic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 of subway tunnel dome settlement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C method. Based on th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has good fitting effect and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石油储层识别软计算与硬计算融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分类号】:U456.3
【正文快照】: 1引言拱顶下沉监测值是反映地下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护与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反映.目前,隧道拱顶沉降预测一般有两种模型,一种是基于开挖环境岩土的一些本构参数,用本构函数或是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如张顶立等⑴利用FLAC-3D软件对深圳地铁科学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太;言志信;刘新荣;;有理函数在隧道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2 罗俊锋,郑君里,孙守宇;混沌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算法及其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3 张雨;任成龙;;确定重构相空间维数的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吕小青;曹彪;曾敏;黄石生;刘晓光;;确定延迟时间互信息法的一种算法[J];计算物理;2006年02期
5 王卫东;何晖;;回归分析在隧道拱顶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6 简相超,郑君里;混沌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评价准则与性能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7期
7 齐振江;张德林;;等维自回归模型在隧道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土工基础;2011年01期
8 陆振波;蔡志明;姜可宇;;基于改进的C-C方法的相空间重构参数选择[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1期
9 秦奕青;蔡卫东;杨炳儒;;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1期
10 李夕海;刘代志;张斌;翟为刚;;基于重采样的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研究[J];信号处理;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张顶立;;基于隔水关键层突水系数法的海底隧道施工突水危险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宋卫东;王永清;马鹏姣;杜建华;张继清;;北京地铁五号线近接玉蜓桥施工的力学行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曲仁慧;宋丽华;邸朝生;;基于递归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孙达辰;;基于C—C方法的嵌入延迟时间和延迟时间窗方法的改进[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简相超,郑君里,孙守宇;利用遗传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建模[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谢赤;张娟;孙柏;;汇改进程中的人民币兑欧元汇率行为研究[J];当代财经;2009年10期
7 刘晓明;冷雪;曹云东;宋超;;550kV SF_6断路器气流与电弧相互作用混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6期
8 于大鹏;赵德有;;时延法相空间重构双参数联合估计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陈敏;邓英伟;;混合神经网络和混沌理论的城市用水量预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10 杨谈;崔毅东;金跃辉;程时端;;基于混沌理论的网络流量性能评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一颉;韩敏;;基于优化相空间重构的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预测[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何鹏;王雅琳;桂卫华;孔玲爽;;氧化铝硅渣成分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与SVM预测[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孙志森;舒量进;宋振伟;;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电话网负荷[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蒋青青;黄晓阳;周恺;陈占锋;;复杂条件下地铁隧道马头门施工技术与监测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Liying Jiang;Zhipeng Liu;Jianguo Cui;Zhonghai Li;;Condition Monitoring of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Based on Phase-PCA[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罗洪涛;刘晓明;冷雪;;变速吹弧气流混沌行为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7 崔剑锋;马忠成;朱练军;;宽带混响吸引子的重构[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3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忠玉;电力短期负荷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分析及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苏晓宏;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李淑慧;基于混沌理论的GPS电离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徐晓亮;热防护机理与烧蚀钝体绕流的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广斌;基于流形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蒋玲莉;基于核方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与模式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刚;四川盆周山地土地利用/覆盖景观空间格局演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桓;电力时间序列的混沌识别与短期预测[D];湖南大学;2009年
9 蒋永翔;复杂制造系统加工稳定性在线监测及寻优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王金林;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和SVM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国芳;基于深度图像的变形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2 马勇;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在外汇市场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成桥;金枪岩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4 杨振;基于统计的用户网络行为分析和预测[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王志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非线性研究及预测[D];兰州大学;2011年
6 马银香;基于信息论的心率RR序列的相空间重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何鹏;生料浆配料过程返料成分的时间序列混沌分析和SVM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董二女;粉末注射成形动力系统的混沌吸引子形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石越;中国股票市场复杂性特征分析与短期预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吕国磊;长大山岭隧道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俊锋,郑君里,孙守宇;混沌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算法及其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2 孙世和;;沉降和位移观测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徐兮;;递推回归在隧道拱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8年04期
4 张雨;任成龙;;确定重构相空间维数的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王伟;宰金珉;卢廷浩;;软土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胜涛;梁小勇;周亦涛;;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回归分析探讨[J];隧道建设;2009年06期
7 吕小青;曹彪;曾敏;黄石生;刘晓光;;确定延迟时间互信息法的一种算法[J];计算物理;2006年02期
8 何国华;王先义;张颖;;神经网络技术在隧道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9 刘辉;谢俊峰;陈建平;;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界牌关隧道拱顶沉降[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10 王国博;王美芳;姚丽;郭长民;;隧道位移监控量测成果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林萍;李永树;;连拱隧道拱顶沉降数值分析[J];测绘工程;2008年05期
2 刘辉;谢俊峰;陈建平;;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界牌关隧道拱顶沉降[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3 王军;李鹏;;青岛地铁3号线某区间隧道拱顶沉降测量方法选择与精度分析[J];城市勘测;2012年01期
4 黄鹏;;混合围岩条件下3车道公路隧道拱顶沉降概率统计分析[J];施工技术;2012年17期
5 朱得华;梁斌;李治国;;软岩隧道掌子面挤出与拱顶沉降变形相关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葛斌;丁飞;;免棱镜全站仪在隧道拱顶沉降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06期
7 喻军;刘松玉;龚晓南;;基于拱顶沉降控制的卵砾石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10期
8 乔叶青;;某隧道地表及拱顶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及监控[J];山西建筑;2009年35期
9 胡惠林;;隧道拱顶沉降累计值数据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17期
10 李辉;炊鹏飞;杨小红;朱江伟;杨罗沙;李征;;隧道下穿采空区的监测及结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树立;新旧隧道变截面接合施工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汤寅净;地铁风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朱得华;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施工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1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8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