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孔隙水作用下浅埋圆形隧道支护反力上限计算

发布时间:2018-01-09 07:07

  本文关键词:孔隙水作用下浅埋圆形隧道支护反力上限计算 出处:《公路工程》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浅埋圆形隧道 孔隙水压力 支护反力 上限定理


【摘要】:浅埋隧道的支护反力的确定是控制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针对浅埋圆形隧道,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一定的假设,考虑了孔隙水压力作用,计算了内能耗散和外力功率,得到了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浅埋圆形隧道的支护反力的上限解,将浅埋圆形隧道的支护反力求解转化成一个数学优化问题,并利用MATLAB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埋深H、内摩擦角φ、洞径h、孔隙水压力系数λ都对浅埋圆形隧道的支护力有很大的影响。
[Abstract]:The determination of supporting reaction force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 is the key to control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iming at shallow buried circular tunnel, based on the upper limit theorem of limit analysis and some assumptions, the effect of pore water pressure is considered. The inner energy dissipation and external force power are calculated, and the upper limit solution of support reaction force of shallow circular tunnel under pore water pressure is obtained, and the inverse support solution of shallow circular tunnel is transformed into a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th of buried H,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蠁, the diameter of the hole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ore water press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upport force of the shallow circular tunnel.
【作者单位】: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3SK5080)
【分类号】:U451
【正文快照】: 0前言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中,支护参数的设计与围岩压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因而围岩压力的确定对地下结构的稳定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2]。极限分析理论是研究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土压力和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3-4]。利用极限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浩;姚成;牛海喜;;真空排水联合堆载预压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运用[J];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2 唐益群;张曦;赵书凯;王建秀;周念清;;地铁振动荷载下隧道周围饱和软黏土的孔压发展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3 董泽蛟;谭忆秋;曹丽萍;钟阳;;水-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4 张小玲;栾茂田;郭莹;曲鹏;;考虑人工边界的海底管线地震应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远荣;肖文海;;深圳地铁2号线盾构过富水砂层流-固耦合模拟计算[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年08期

6 房营光,李春晖;层状砂井路基孔隙水压力计算的一种改进方法[J];中南公路工程;1997年04期

7 颜治平,石水玉;对珠江三角洲软土路基施工监测的认识[J];水运工程;2002年06期

8 程永舟;周援衡;王永学;;沉箱防波堤沙质底床对波浪动态响应的研究[J];水道港口;2006年01期

9 谢洪斌;王操;戴永兴;;不排水情况下路基建造的有限元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8年04期

10 李志刚;邓小勇;;动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内部孔隙水压力的轴对称弹性解[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茂田;曲鹏;杨庆;郭莹;;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线-海床动力响应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宁;鲁绪文;娄炎;关秉洪;;保国寺旅游公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效果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肖立;_5av尷;朱~|文;姚海明;;盾构推进对下立交底板影响监测分析[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定;;软土道路桥梁原型桩基的测试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5 邝奋标;张三平;;软基路堤填筑施工动态监测与稳定性分析[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榕波;;防波堤袋装砂与塑料排水板联合加固应用研究[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夏玉斌;陈允进;;直排式真空预压法软土地基加固试验与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8 李杰;郑培成;;宁镇公路碎石桩加固地基测试报告[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9 王万顺;田冬成;熊成林;孙建会;;安全监测在软基工程中的应用[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C];2004年

10 叶国良;李士菁;肖大平;;双排钢板桩围堰安全监测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陈彦;山区公路植被护坡 稳定美化山体环境[N];绍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常洲;高速公路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但汉成;饱和沥青路面动力耦合分析与路面非饱和排水设计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海芳;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敖日汗;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几个问题[D];天津大学;2011年

5 曹彩芹;路面体系分析的多相层合弹性半空间理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莎莎;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饱和土固结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尹利华;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智能信息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搏峰;沥青路面水损害疲劳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江宏;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快速结壳的真空预压法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08年

3 张吉宏;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煤灰的动强度及孔压特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艾英钵;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5 晏青青;长板—短桩工法离心模型试验设计与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6 刘莎;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饱和软粘土流变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郭尤林;动力荷载作用下边坡内孔压变化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高忠;郑石高速公路不同填料耐久性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杜超;路基压实粉土动强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伍宜胜;直排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400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00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