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铁路桥墩损伤识别方法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铁路桥墩损伤识别方法及试验研究 出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模态参数 小波变换 铁路桥墩 损伤识别 模态试验
【摘要】:桥墩作为桥梁的重要支撑结构,其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对桥墩结构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实现损伤的有效识别诊断十分必要。目前铁路桥墩健全度的检定评估主要依据频率和振幅两个模态参数指标,,但二者均不能准确的实现桥墩的损伤识别。小波分析具有良好的局部分析功能,可以发现微小的信号不连续性,因此如能将小波分析理论应用于铁路桥墩的损伤识别,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阐述了小波奇异性检测原理和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分析了桥墩结构性病害的损伤识别技术;针对铁路桥墩,提出了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 以铁路桥梁实体柱式墩为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该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验证;从理论上分析了测点数量、地基及基础病害对结构性损伤识别的影响,对损伤识别噪声和小波消噪进行了研究。以Matlab为平台,编制了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铁路桥墩结构损伤识别程序。 论文主要针对横桥向裂缝、空洞等结构病害,通过桥墩模型试验验证了基于模态参数小波变换的铁路桥墩损伤识别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在实桥上对论文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试探性应用研究。该方法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bridge, the state of pier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whole bridge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and diagnose the damage. At present, the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ailway pier's health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two modal parameters of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But neither of them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damage of bridge piers. Wavelet analysis has a good function of local analysis, can find the small signal discontinuity. Therefore, if wavelet analysis theory can be applied to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railway piers, it will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wavelet singularity detection and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odal parameters are described.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pier structural diseases is analyzed. A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modal parameter wavelet transform is proposed for railway piers. Taking the solid column pier of railway bridge as an example,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verified by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measured points, the disease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on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noise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and wavelet de-noising are studied. Matlab is used as the platform.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program of railway pier structure based on modal parameter wavelet transform is developed.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structural diseases such as transverse bridge cracks, cavities and so 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ailway pier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of modal parameters is verified by the model test of bridge pier. Finally,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studied tentatively on the real bridge.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蔚,刘迎曦;无自由边弹性薄板的损伤识别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薛祥,霍达,滕海文;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及基函数选取的理论探讨[J];河南科学;2005年06期
3 郭健;孙炳楠;;多尺度结构动力方程及其在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4期
4 陈志刚;;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7年06期
5 蒋志;;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6期
6 沈江霞;;混凝土梁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7 段忠东;闫桂荣;欧进萍;;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损伤识别面临的挑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王红丽;;不同输入参数对节点损伤识别影响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9 温高峰;;混凝土梁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3期
10 丁麒;孟光;李鸿光;;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健;;不同尺度上桥梁损伤识别的信息分布特征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黄永;李惠;欧进萍;;基于分形理论和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石磊;陈少峰;王焕定;王伟;;损伤识别指标的模糊层次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蒋济同;李志强;;基于遗传算法的梁损伤识别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珑祺;向志海;周马生;;基于频率和振型的测量点优化和损伤识别方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6 钟军军;董聪;夏开全;;基于结构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薛祥;霍达;滕海文;李宁波;;应用于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基函数敏感性探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唐健;曹宗杰;于洋涛;;结构健康监测中损伤识别的现状研究[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效尧;;桥梁损伤识别的静态RBE神经网络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赵红兵;顾元宪;;基于极大极小化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红兵;基于“能量测试”和优化方法的结构单元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鲍跃全;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压缩采样与损伤识别融合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谢峻;基于振动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清华;基于概率可靠度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尚鑫;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程良彦;拱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及损伤结果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施洲;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性能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孙砚飞;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闻骥骏;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反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辉;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杰;钢管混凝土模型桥的试验模态分析及损伤识别算法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2 王建江;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霍立飞;基于频率的自由—弹性支承杆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4 曹水东;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5 杨涛;基于静动力测量数据的随机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荣欣;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D];郑州大学;2009年
7 杨海萍;基于特征正交振型差斜率的结构小损伤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肖小文;小波能量法损伤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茂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损伤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谭珂;斜拉桥结构施工状态下连续小波变换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8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0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