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出处:《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工程 高寒地区 桥梁混凝土 配合比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摘要】:依托新疆果子沟特大桥工程,针对高寒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材料性状,通过正交试验,重点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用水量和引气剂掺量等因素对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深入分析桥梁不同部位及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机理,提出基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高寒区域桥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范围.研究表明:水胶比与用水量对桥梁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显著,C30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由0.45减小到0.39时,混凝土56d电通量降低约50%;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30%时,混凝土电通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控制桥梁混凝土中适宜含气量也有利于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Shuigou Bridge Project in Xinjiang,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high and cold region, the water binder ratio and fly ash content were studied by orthogonal test.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air entraining agent on chloride permeation resistance of bridge concret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idge and different mix ratio of concrete anti-chloride penetration mechanism. The range of design parameters of concrete mixture ratio in high cold region based on chloride ion permeation resistance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 binder ratio and water consumption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loride ion permeability of bridge concrete. When the water-binder ratio (mass ratio) of C30 concrete decreases from 0.45 to 0.39, the electric flux of concrete decreases by about 50% in 56d. When the content of fly ash (mass fraction) increases from 10% to 30, the electric flux of concrete decreases generally. Controlling the proper air content in bridge concrete is also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hloride permeation resistance of bridge concret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0009-2014G1211010)
【分类号】:U444
【正文快照】: 新疆果子沟特大桥所处位置属于典型的高寒区域,该地区冬季为了降低路面或桥面的冰点,大量使用除冰盐,使该地区桥梁混凝土受到盐类腐蚀,特别是氯离子大量渗入,从而改变了桥梁水泥混凝土内部组织及结构,严重影响了桥梁的使用性能及耐久性能[1-2].除冰盐的存在使得盐分伴随着消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贡金鑫,何世钦,郭育霞;盐环境中冻融循环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谢友均;马昆林;龙广成;石明霞;;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年11期
3 徐港;卫军;;氯盐种类及冻融对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4 陈妤;刘荣桂;付凯;;冻融循环下海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1期
5 洪雷;唐晓东;;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2期
6 洪雷;彭超;;单向荷载及冻融循环对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2期
7 李晔,姚祖康,孙旭毅,刘春晨;铺面水泥混凝土冻融环境量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8 洪锦祥;缪昌文;黄卫;刘加平;万峗;;考虑冻融损伤效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行洋;陈益民;马保国;曾三海;苏英;;矿物掺合料细度及掺量对水泥石渗流微结构影响的分析[J];材料导报;2008年05期
2 杨文武;钱觉时;黄煜镔;;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和氯离子扩散性的实验与评价方法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12期
3 朱方之;赵铁军;张卫东;;冻融和其它因素复合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9期
4 龙广成;邢锋;余志武;谢友均;;自然扩散条件下SO_4~(2-)、Cl~-在砂浆中的沉积特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5 郭春兴;高培伟;耿飞;项红超;;掺硅灰和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3期
6 孙继成;姚燕;王玲;吴浩;;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的研究进展[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4期
7 杨文武;钱觉时;黄煜镔;;海洋环境下硅灰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氯离子扩散性[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吴相豪;周金岩;李怀垣;;环境因素影响粉煤灰混凝土固化氯离子能力的试验研究[J];粉煤灰;2011年05期
9 吴相豪;聂劲庭;;粉煤灰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0年05期
10 吴泽媚;陈东丰;高培伟;耿飞;黄欣;黄明喜;;氯盐和冻融双重作用对混凝土抗盐冻性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建波;李永鑫;张文生;文俊强;;多掺合料混凝土孔结构与氯离子传输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波;李永鑫;张文生;文俊强;;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孔结构与氯离子传输性[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3 吴相豪;周金岩;赵多苍;;石灰粉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占宝剑;水中和;徐金;;海水侵蚀环境下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栋成;张爱英;董旭光;杨慧春;刘焕彬;汤子东;王新堂;曹洁;王静;;建设项目气象应用技术研究与业务系统开发[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春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开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肖前慧;冻融环境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丛涛;基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立霞;西北戈壁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耿健;杂散电流与氯离子共存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劣化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徐港;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吴传明;水介质长期作用下的粉煤灰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马昆林;混凝土盐结晶侵蚀机理与评价方法[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史波;氯盐环境下基于概率和性能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高创;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建波;混凝土孔隙分形特征表征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3 勾成福;水泥—石灰粉—矿粉复合胶凝体系收缩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吴建高;复合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耐久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殷英政;混凝土结构抗冻耐久性设计方法[D];天津大学;2010年
6 庄悦;锈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性能退化有限元模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7 陆建飞;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志远;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曲坤;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下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燕;冻融循环和氯盐腐蚀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依玲;李栋梁;施雅风;沈永平;;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及其对北半球气候变暖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J];冰川冻土;2006年06期
2 谢友均,刘宝举,刘伟;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3 宋玉普,于长江,覃丽坤,张众;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双向受压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贡金鑫,何世钦,郭育霞;盐环境中冻融循环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方光秀,李发千,郑文忠;混凝土成熟度新论及新成熟度准则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2年02期
6 王绍东,黄煜镔,王智;水泥组分对混凝土固化氯离子能力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6期
7 谈至明;刚性路面设计中混凝土强度增长效应的考虑[J];华东公路;1994年03期
8 王仁超,朱琳,李振富;混凝土氯离子综合机制扩散模型及敏感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李金玉,彭小平,邓正刚,曹建国,关遇时,林莉,田军涛,李芳,王爱勤,王志刚,彭涛,蔡梅珠,张秀梅;混凝土抗冻性的定量化设计[J];混凝土;2000年12期
10 陈伟,许宏发;确定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方法及适用性评价[J];混凝土;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德锋;吕志涛;;已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慕儒;冻融循环与外部弯曲应力、盐溶液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光;;从设计施工阶段分析桥梁建设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6期
2 张爱民;李建志;;浅谈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年Z1期
3 李志鹏;;浅谈桥梁混凝土的浇筑[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4 李成湘;桥梁混凝土施中的几项新技术应用[J];哈尔滨铁道科技;1992年02期
5 崔志华;;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探讨[J];山西科技;2007年03期
6 张明喜;;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法探析[J];交通标准化;2011年18期
7 吕占民;桥梁混凝土蜂窝麻面的防治[J];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8 边惠英;桥粱工程综述连载——十四、桥梁混凝土质量快速检测[J];中南公路工程;1987年02期
9 何勇;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林勘设计;2000年02期
10 李永河,张俊平;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冠华;张宇峰;;桥梁状态诊断与评定技术在江苏的研究与应用[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万水;刘其伟;季民;缪玉玲;;斜拉桥锚箱与锚固区应力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林;牛斌;崔冬芳;徐升桥;邓运清;;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A];全国第十一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暨海峡两岸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龙士国;马天朗;赵永贵;;稀土超磁换能器的动态特性及在桥梁混凝土CT无损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马林;牛斌;崔冬芳;徐升桥;邓运清;;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A];全国第十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文成;;桥梁混凝土裂缝预防及处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文志;倪建;;桥梁浇注混凝土裂缝的定性分析与控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何亚雄;李启棣;吴淑华;李怀素;;大窑湾铁路混凝土桥梁盐害的预防[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屠柳青;秦明强;张国志;;金塘大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现场应用研究[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10 王新;;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应用技术研究[A];防水工程与材料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陈思;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北港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案通过评审[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刘玉成;桥梁“体检”有了新装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郭关朝 王雨;从天津市桥梁建设现状看混凝土保护余料的市场前景[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覃世默;我区9000万元打造公路“平安工程”[N];广西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杨春杰 周娟;零开挖施工为绿色护航[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6 张雷;大窑湾港即将“直通”沈大高速[N];大连日报;2008年
7 匡小明 许超;英雄集体的责任[N];人民铁道;2010年
8 记者 周芝敏;北黑高速公路建设进展喜人[N];黑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春芬;旱区铁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及安全性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蕾;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结构性能的运营环境影响与规律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孟江;装配式梁桥拓宽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刮俊;新疆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杨阳;新疆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抗裂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刘姗;车辆撞击作用下的桥梁动力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侯旭;混凝土梁式桥火灾后检测评估与维修加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张源,
本文编号:1411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1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