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2:08

  本文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桥梁工程 温度梯度 最小二乘法拟合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温度场


【摘要】: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桥的温度场及温度效应,以一座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温度场进行了实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沿截面竖向的最不利温度梯度模式,与我国现行规范中规定的温度梯度模式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建立实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两种温度梯度模式作用下的桥梁结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接触的局部范围内存在较大温差;由实测温度场拟合得到的温度梯度模式与我国现行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模式形式上有所差别。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emperature effec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bridg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bridge is measured. The most unfavorable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is obtained by least square fitting, 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stipulated in the current code of our country. Finall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real bridge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two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local range of contact between concrete deck slab and steel beam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field is different from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l stipulated in the current code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U441.5
【正文快照】: 0引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桥是指由外露钢梁或钢桁梁通过抗剪连接件与混凝土桥面板连接成整体并考虑共同受力的桥梁结构形式[1]。这种结构是将抗拉性能强的钢材和抗压性能强的混凝土分别合理地用在构件的拉伸区及压缩区,极大限度地追求高性能、经济性[2]。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叶见曙,贾琳,钱培舒;混凝土箱梁温度分布观测与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孙国晨;关荣财;姜英民;牟春雷;霍春雨;徐丰;;钢-混凝土叠合梁横截面日照温度分布研究[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3 张玉平;杨宁;李传习;;无铺装层钢箱梁日照温度场分析[J];工程力学;2011年06期

4 孙君;李爱群;丁幼亮;;润扬长江大桥钢箱梁的温度分布监测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08期

5 吴六政;;混凝土箱梁桥温度场的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明罡,贺群;由于温度效应导致框架梁开裂的事故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2 赵海东,赵鸣,沈水明;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3 周和林;广东省中山市蝴蝶拱桥空间模型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4 段凯,杨新华,杨文兵;用ANSYS软件计算桥梁结构的温度应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5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剪力连接件承载力的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6 田杨;夏招广;;薄壁箱型梁桥日照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许燕;王仪;刘平;;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8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9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胡俊,汪忠明,方高倪;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预测与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范海丰;刘玉擎;贺君;;GFRP-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抗弯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虔;刘镇;;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与回填工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丽芬;赵均海;高中俊;田宏伟;;混凝土简支梁桥面部分连续新型构造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杨雄;赵万强;曹_g;胖涛;;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机场滑行道的附加荷载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范海丰;刘玉擎;;FRP材料应用于桥面板的新技术[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梁峰;方家强;;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震后加固设计及施工[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宋山梅;;贵州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探讨[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10 阳先全;陈卫东;梅春;;混凝土薄壁箱梁横向温度应力分析[A];湖北省公路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二○○八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罗浩;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陈佳;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郭琦;复杂预应力体系梁式结构有效预应力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邹存俊;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结构体系桥梁静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罗涛;大曲率连续钢箱梁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旭东,李立峰,鲍卫刚;砼箱形梁横向温度应力计算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叶见曙,贾琳,钱培舒;混凝土箱梁温度分布观测与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爱群,缪长青,李兆霞,韩晓林,吴胜东,吉林,杨玉冬;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黄腾,李淞泉,华锡生;钢箱梁温度变形特性分析及合拢状态控制[J];公路;2002年07期

5 郝超;大跨度钢斜拉桥施工阶段非线性温度影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6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study on the measured responses of Runyang Cablestayed Bridge using wavelet packet analysi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8年05期

7 陈衡治;谢旭;张治成;叶贵如;徐兴;;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场和应力场[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12期

8 丁幼亮;李爱群;缪长青;刘涛;;基于小波包能量谱的大跨桥梁结构损伤预警指标[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5期

9 方志;汪剑;;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日照温差效应[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1期

10 葛耀君,翟东,,张国泉;混凝土斜拉桥温度场的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家齐;颜全胜;;湛江海湾大桥施工中钢箱梁温度分布观测与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东;周国庆;李生生;;不同温度梯度冻结中砂加卸荷变形特性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孙晖;李鹏飞;;温度梯度对桥梁变形影响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2年03期

3 马毓泉;汪屏;冯云成;;中、英、美规范温度梯度效应的分析比较[J];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4 冯长根,杜志明,王永辉;普适热传递条件下放热系统的临界表面温度梯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5 赵晓东;周国庆;陈国舟;;温度梯度冻结黏土破坏形态及抗压强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6 赵晓东;周国庆;商翔宇;陈国舟;;温度梯度冻土压缩变形破坏特征及能量规律[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7 王志美;舒小娟;汪旭;;斜拉拱桥异形箱梁截面温度梯度效应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陈艳金;程鹏;张淑菡;;通泰大桥的温度梯度效应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年06期

9 M.J.NIGEL PRIESFLEY ,陆楸;混凝土桥梁考虑温度梯度的设计[J];国外公路;1980年06期

10 朱德忠;胡桅林;范文汇;;用温度梯度法测量壁面高温的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陶宇;张国星;刘建涛;;粉末涡轮盘温度梯度热处理工装设计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现祥;李娟;董捷;王丽;姜守振;韩荣江;徐现刚;王继扬;胡小波;蒋民华;;温度及温度梯度对SiC单晶生长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3 杨书营;何荣曦;孙进;;改变温度梯度开发QT600飞轮[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车用太;何案华;李万明;刘成龙;;金沙江水网各井温度梯度的精细测量结果及其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11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1年

5 孙昕;赵伟丽;叶丽丽;黄廷林;丛海兵;;分层水库温度梯度对扬水曝气原位控藻效果的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映璧;水的极化可以在热作用下实现[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桂芬;含杂质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梯度模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鹏超;温度梯度作用下浅拱的变形和稳定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陆杰;温度对大跨PC箱梁桥静动力特性影响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国辉;高分子聚合物在温度梯度下的结晶过程和形态发展[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叶建国;混凝土弯连续刚构桥二维温度梯度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李启;自动进样—空间温度梯度CE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于晋泽;果蔬温度梯度冷库的设计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乔瑞娟;温度梯度驱动下微孔中氩的输运行为的分子模拟[D];浙江大学;2014年

8 徐志豪;深海沉积物温度梯度探针设计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娜;微流控芯片空间温度梯度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DNA突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吴春;现浇单箱双室箱梁桥上部结构温度应力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8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18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