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本文关键词: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出处:《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公路施工作业区 层级限速方案 实施效果 VISSIM 评价
【摘要】:为了对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方案实施效果作出合理评价,分析了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方案种类,从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的角度选取速度偏差变化系数、等效最小安全距离、平均车辆总延误、平均最大排队长度,作为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在30种交通组成条件下应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6种层级限速方案进行仿真,得出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值,并利用加权加法平分法对4种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公路施工作业区交通量不大于1 080pcu/h且小车比率越大时,一级限速方案的效果较强;当公路施工作业区交通量介于1 080与1 440pcu/h之间且小车比率越大时,二级限速方案的效果较强;当公路施工作业区交通量介于1 440与1 800pcu/h之间,且小车比率越小时,三级限速方案的效果最佳。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speed limit scheme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work ar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of the hierarchical speed limit scheme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rea, and selects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peed dev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raffic efficiency and traffic safety. The equivalent minimum safe distance, the average vehicle delay and the average maximum queue length are us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speed limit scheme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work area. Under 30 kinds of traffic composition conditions, the traffic simulation software VISSIM is used to simulate 6 kinds of hierarchical speed limit schem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evaluation index value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raffic volume is less than 1080pcu-h and the ratio of cars is larger in the operation area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method of weighted addition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our index values synthetically. The effect of the first speed limit scheme is strong; When the traffic volum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work area is between 1 080 and 1 440 pcur / h and the ratio of cars is larger,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 speed limit scheme is stronger. When the traffic volume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work area is between 1 440 and 1 800 pcur / h, and the ratio of vehicle is smaller, the effect of the three stage speed limit scheme is the best.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053)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科技项目(2011A4-1-4)
【分类号】:U491.4
【正文快照】: 0引言公路施工作业区层级限速是指为使车辆到达公路施工工作区的安全性、效率性更高,在公路施工工作区前连续渐变设置限速标志,使车辆由正常行驶速度,逐渐降低至最终限制速度。目前国内外在限速方面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Jongen等分析重复限速标志对速度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连德;李秀文;侯德藻;黄凯;武珂缦;;公路施工区限速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公路;2010年03期
2 狄胜德;唐t$t$;杨曼娟;刘洪启;;基于视认性的国际通道交通标志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3 梅子俊;刘唐志;唐伯明;;二级公路全封闭施工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翁依;;规划设计方案比选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强;王显璞;;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限速控制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1期
6 王薇;杨兆升;赵丁选;;有限阶段马尔可夫决策的可变限速控制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7 于仁杰;马荣国;韩海;阎莹;王俊凌;;高速公路施工区限速标志位置确定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8 包佳佳;刘琪;;VISSIM微观仿真系统在高架路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9 王建强;杨云峰;习江鹏;郗恩崇;;基于熵值法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模式选择[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韦勇球;赵利苹;袁春建;徐美丽;;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仿真[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志杰;刘志成;慈玉生;;哈大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交通组织方案研究[J];公路;2011年07期
2 任沙沙;庞明宝;王彦虎;陈培;;基于减法聚类的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速度FNN混沌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7期
3 刘斌;王建蓉;;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仿真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4 孙智勇;孙小端;荣建;;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过渡区的车辆汇入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孙智勇;孙小端;徐婷;;二级公路养护作业区限速控制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2期
6 范新明;郭晓程;;国内外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2期
7 狄胜德;张巍汉;王芳;;公路路面限速标记设置规格研究[J];公路;2013年11期
8 陈大山;孙剑;李克平;;城市快速路速度引导预测控制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9 蒲云;胡路;蒋阳升;朱娟秀;彭博;;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可变限速控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10 占辉;;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限速研究[J];北方交通;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彪;高速公路作业区行车风险与安全控制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2 姜广君;我国能源运输通道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志强;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高速公路施工区安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葛太平;苏州三值仪器有限公司的营销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璐;价值工程在高校基础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4 卢邹颖;基于车流量预测的非正常拥堵检测方法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仕小伟;城市主干路交通溢流建模及其仿真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吴雪;高速公路大流量拥堵及疏导的仿真分析与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段娟;基于路网的高速公路改造期间交通组织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西小鸣;不利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流智能控制模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9 韩露莎;ITS中交通状态检测的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徐汉清;高速公路典型区段交通冲突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创新型国家城市建设科技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城市;2006年04期
2 钟连德;侯德藻;黄凯;武珂缦;;公路施工区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年02期
3 姜军;陆建;李娅;;基于驾驶人视认特性的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吴新开,吴兵;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行车速度控制方法探讨[J];公路;2004年07期
5 张丰焰;周伟;王元庆;张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探讨[J];公路;2006年01期
6 郭跃东;汤毅;;高速公路服务区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2007年04期
7 王子浜;李嘉;蔡晓萌;卢智军;;道路施工区车辆延误分析与交通仿真研究[J];公路;2009年07期
8 刘清霞;聂永成;周建;周荣贵;;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区路段布局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9 张伯明;;交通标志汉字视认性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1993年02期
10 梁新荣,刘智勇,毛宗源;高速公路模糊神经网络限速控制与仿真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晓雷;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安全分析与设施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黄炳强;强化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郑宇;分层强化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美丽;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流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李永义;高速公路施工路段交通组织方案设计与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陈瑜;高速公路作业区安全分析及交通组织管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袁春建;高速公路养护工区交通组织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陈大山;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严宝杰,陈红;基于热力学熵的交通流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吴克海,丁光明,雷茂锦;基于主成分法的道路交通事故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年11期
3 杜志刚;朱顺应;;交通工程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4 刘彬霞;钱卫东;;以就业为导向的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09年03期
5 邱振勤;;浅析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技术的认识[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6 张卉;;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8期
7 单文义;建立交通工程专家系统的设想[J];公路交通科技;1991年02期
8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J];公路运输文摘;1998年01期
9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J];公路运输文摘;1998年07期
10 赵恩棠;交通工程常用术语(七)[J];湖南现代道路交通;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伟;汤云良;;104国道K642~K643安全保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潘宇;;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的特点、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前言[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段小梅;张怡伟;;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与思考[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杨孝宽;曹静;赵晓华;;交通工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周商吾;吴娇蓉;;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杨玉永;;“数字地球”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8 魏中华;翁剑成;张金喜;;道路景观学课程体系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肖军华;罗韧;李永义;;论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设经验、特色与发展思路[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前言[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云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杭州将实施9大交通工程[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杨永凤邋记者 沈英甲;国内首个大规模地下交通工程破难点[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魏然;我市八项措施强化交通工程廉政建设[N];菏泽日报;2009年
4 刘焕丽;周蔚吾:让中国的交通工程逐步迈向智能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昝爱宗邋贾刚为 特约记者 袁会畅;建设惠及全省民生的交通工程[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金雅琴;嘉兴市交通工程的质量由学会认定[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蔡志洪;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如何落实到位[N];中国交通报;2009年
8 张_g斌;文明出行 从我做起[N];绵阳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杨蕾 实习生 林潇静;确保群众出行安全畅通[N];潮州日报;2008年
10 郑天虎;稷山:五大交通工程10万百姓受益[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城市主干道交通流的分形理论与系统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慈玉生;快速路匝道连接段通行能力与匝道设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勇;基于热力学熵和混沌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陈斌;高速公路意外事件影响下的车辆行为模型与事件检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Q,
本文编号:1420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