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公路城轨两用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跨度公路城轨两用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出处:《铁道建筑》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跨度桥 公轨两用斜拉桥 自振特性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分析
【摘要】:用多刚体结构模拟车辆,空间杆系单元模拟桥梁,建立车桥耦合动力系统。以某公轨两用斜拉桥为例,分别采用空间杆系单元模型与空间杆系—板混合单元模型分析了桥梁的自振特性,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针对空间杆系单元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了轻轨车和汽车以不同车速通过该桥时的车桥耦合空间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具有足够的竖向与横向刚度,车辆通过桥梁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能满足要求,轻轨车和汽车同时过桥时相互之间存在影响。
[Abstract]:The vehicle is simulated with multi-rigid body structure and the bridge is simulated by space bar element. The coupling dynamic system of vehicle-bridge is established. A common-rail cable-stayed bridg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are analyzed by the spatial bar element model and the spatial bar and plate mixed element model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two models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dynam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upled spatial vibration responses of light rail vehicles and vehicles passing through the bridge at different spe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idge has sufficient vertical and lateral stiffness. The comfortableness and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passing through the bridge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light rail vehicle and the vehicle cross the bridge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1995)
【分类号】:U441.3
【正文快照】: 大跨度斜拉桥属于轻型柔性体系桥梁,结构刚度和阻尼比相对较小,车辆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力敏感性尤其显著。因此,当列车和汽车同时通过该类型桥梁时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车辆在桥上运行时的安全性、舒适性就越来越为工程界所关注。目前,关于斜拉桥的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韩艳;夏禾;郭薇薇;;斜拉桥在地震与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2006年01期
2 张强;李永乐;邓江涛;向活跃;;桁宽对大跨度铁路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J];桥梁建设;2012年01期
3 王贵春;潘家英;刘文武;;铁路桥梁与车辆动力相互作用的协调条件分析[J];铁道建筑;2006年12期
4 李小珍,蔡婧,强士中;芜湖长江大桥斜拉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铁道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忠献;黄健;张媛;张国忱;;地震作用对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6期
2 上官萍,房贞政,卓卫东;浦上大桥部分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3 李小珍;张黎明;张洁;;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程力学;2008年03期
4 李奇;吴定俊;邵长宇;;上海长江大桥主桥竖向容许刚度研究[J];世界桥梁;2009年S1期
5 彭荣华;王柳;郭向荣;;横向地震激励下的悬索桥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6 王开云;王少林;杨久川;王慎;;地震环境下铁路轮轨动态安全性能及脱轨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7 欧阳光;谈博升;;大跨度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中外公路;2013年04期
8 黄海燕;谢旭;吴冬雁;;PC部分斜拉桥动力冲击系数研究[J];华东公路;2011年02期
9 樊小虎;吴红林;;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方法综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4期
10 翟婉明;金学松;赵永翔;;高速铁路工程中若干典型力学问题[J];力学进展;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羽宇;葛玉梅;;大跨下承式连续梁拱组合式桥有限元分析[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黄健;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及其对周边建筑的环境振动[D];天津大学;2006年
5 晋智斌;车—线—桥耦合系统及车—桥随机振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林;列车风与自然风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吴再新;大跨度组合体系箱梁的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铟;FRP夹心桥面板桥梁静动态响应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林玉森;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列车走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向东;轻轨车辆与斜拉桥动态耦合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定国;斜拉桥车—桥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榕峰;公路桥梁车桥耦合主要影响因素仿真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李建斌;板桁结合斜拉桥的空间结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谢红生;轻轨高架铁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国忱;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6 朱婧;提速线上承式钢桁梁横向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田苗苗;公路桥梁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张黎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钟顺;斜拉桥面结构与车辆耦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强;斜拉桥的风致振动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贵平,,夏禾,陈英俊;铁路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周智辉,曾庆元,向俊;桥梁横向刚度对列车走行安全性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3 朱东生,田琪;高速铁路车桥系统横向振动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4 彭月庾;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特点[J];桥梁建设;1999年03期
5 张麒,曾庆元;钢桁梁桥横向刚度控制指标的探讨[J];桥梁建设;1998年01期
6 王刚,曹雪琴;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车桥动力分析[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7 卜建清,娄国充,罗永会;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及加固减振方法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8 李小珍,强士中;京沪高速南京越江钢斜拉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李小珍,强士中;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车桥动力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3年01期
10 李永乐;蔡宪棠;安伟胜;何庭国;;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结构刚度敏感性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程庆国;许慰平;;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列车走行性探讨[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欣心;应用新型阻尼器控制桥梁横向振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
本文编号:142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