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FC方法的粗粒土三轴试验尺寸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PFC方法的粗粒土三轴试验尺寸效应研究 出处:《公路工程》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粗粒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土,由于室内仪器限制,通常将其按一定条件缩尺后进行室内大三轴试验,进而推算原级配土的强度特性。缩尺后替代级配与原级配存在着缩尺条件、尺寸效应等问题。在某高速公路大三轴试验数据基础上,运用PFC2D软件,将600×300 mm样本经等质量替代法缩尺,比较了缩尺后不同尺寸样本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FC2D可以很好的模拟三轴试验;缩尺后的样本应变模量降低,且随着样本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样本的抗剪强度也存在差异;等质量替代法对缩尺后样本的尺寸大小有限制;当样本颗粒级配相同时,不同尺寸样本在峰前阶段的尺寸效应不明显。
[Abstract]:Coarse grained soil is a kind of soil which i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indoor instruments, it is usually used for laboratory triaxial tests after scaling according to certain conditions. The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gradation soil are calculate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caling condition and the size effect between the replacement gradation after scaling and the original grad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large triaxial test data of a certain expressway, the software PFC2D is used. Th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600 脳 300mm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zes are compared by the equivalent mass substitu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axis test can be well simulated by using the w / PFC2D method. The strain modulus of the sample after scaling decreases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ample size, and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ample is also different. The size of the sample after the scale is limited by the equal mass substitution method. When the particle gradation of the sample is the same, the size effect of different size samples in the pre-peak stage is not obviou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重庆市地质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基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Z2009-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2218)联合资助
【分类号】:U412.22
【正文快照】: 0前言粗粒土在工程上有其天然优势,比如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高、透水性好、压缩性低等优良的工程特性。粗粒土本身是一种散体物质,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存在粘结力,只存在点与点接触力。随着国家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在填方材料、地基土的换填、大坝坝基材料填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翁厚洋;朱俊高;余挺;王观琪;;粗粒料缩尺效应研究现状与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刚;周伟;;堆石体流变研究进展[J];湖北水力发电;2008年03期
2 蓝天鹏;吴道祥;杨远杰;李莉;王国强;;钙质结核土及其大型直剪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翁厚洋;朱俊高;余挺;王观琪;;粗粒料缩尺效应研究现状与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丰土根;杨贵;花剑岚;刘汉龙;;高土石坝建设关键技术问题述评[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凌华;傅华;蔡正银;刘汉龙;;坝料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凌华;殷宗泽;朱俊高;蔡正银;;堆石料强度的缩尺效应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罗德兵;;管涌动态发展模型中的非线性渗流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0年02期
8 陈长冰;梁醒培;;筒仓几何尺寸对卸料侧压力的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周健;亓宾;曾庆有;;被动桩土拱效应与影响因素细观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09期
10 马哲;吴承霞;肖昭然;;静压桩在砂土沉桩过程中桩周土应力-位移场变化规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建筑结构;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陈长冰;筒仓内散体侧压力沿仓壁分布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孙大伟;深覆盖层上高面板坝应力变形性状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6 庄宁;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状态下裂纹扩展机制及其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刚;管涌现象细观机理的模型试验与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张志刚;节理岩体强度确定方法及其各向异性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吴剑;滑带剪切过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楚锡华;颗粒材料的离散颗粒模型与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及数值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槐三,尹承瑶;天生桥一级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性质研究[J];红水河;1996年04期
2 司洪洋;;大型三轴试验的选型问题[J];勘察科学技术;1988年01期
3 李凤鸣;卞富宗;;两种粗粒土的比较试验[J];勘察科学技术;199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卫东;高填路堤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宋焕宇;粗粒土斜坡高路堤变形性状与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莉;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虚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信;三轴试验数据计算机采集系统研制[J];四川建筑;2005年04期
2 王振武;张孟喜;;加筋砂三轴试验的有限元模拟[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3 刘小文;陈小燕;;重塑红土强度的三轴试验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2年03期
4 陈诗才;微细裂隙软弱岩体橡皮囊三轴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1984年05期
5 朱思哲;刘虔;;三轴试验原理及试验技术(二)[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0年06期
6 孙维信,关宏臣;冻土三轴试验机的低温环境装置[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2年03期
7 矫德全;排水三轴试验卸荷体缩现象的原因[J];水运工程;1992年09期
8 Mark Lapin;于梅;;三轴试验[J];现代计量测试;1993年03期
9 宋永祥,黄粤;微机三轴试验系统和试验技术的新发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4年04期
10 宋永祥,黄粤;微机三轴试验系统和试验技术的新发展(3)[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关于三轴试验的概念[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2 邵龙潭;刘永禄;董建军;王春;;土工三轴试验试样表面应变场测量[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傅芳才;;高温高压三轴试验机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8)[C];1986年
4 杨迎晓;朱向荣;金兴平;周春平;;杭州下沙粉土三轴试验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玉普;靳国礼;沈吉纳;彭放;;砼三轴试验装置研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0年
6 刘东燕;朱可善;;在三轴试验中测定岩块泊松比的一种新方法[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7 徐通;颜波;谢晓锋;韩佳泳;罗俊;;花岗岩残积土胶结损伤三轴试验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锋;黄润秋;;滑带土强度对水的敏感性三轴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
本文编号:1423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