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开孔桥墩水动力特性的PIV试验
本文关键词:新型开孔桥墩水动力特性的PIV试验 出处:《水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新型开孔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开孔桥墩中轴面(y/b=0)处的立面流场和桥墩周围不同水深位置处的平面流场,探究开孔桥墩周围水流动力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矩形开孔桥墩周围水流呈明显的三维结构特点。在桥墩上设置方孔,能有效地抑制墩前部分下降流的形成、降低墩前壅水的高度和改善墩侧水流流态,同时明显改变墩后尾流结构。方孔所在水深位置处(z/h=0.45),墩侧低速区最大相对宽度以及墩后尾流区最大相对宽度与相对孔宽比(w/b)呈二次曲线关系,且相关关系密切。近水面处(z/h=0.75),w/b=0.5条件下墩后旋涡对的相对长度为无孔时的70%;相反,近床面处(z/h=0.15)旋涡对的相对长度略有增加,但旋涡对的相对宽度一直保持在1左右。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tructure of water flow around a new type of open - hole bridge pier is studied based on Particle Image ( PIV ) .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water flow around the pier i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plane flow field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 around the axial surface ( y / b = 0 ) of the open - hole pier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length of the vortex pair at the water depth of the pier is slightly increased at the water depth position ( z / h = 0 . 75 ) , w / b = 0.5 , but the relative length of the vortex pair is kept at about 1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39001;51179015)~~
【分类号】:U443.22;TV131.2
【正文快照】: 桥墩周围复杂的三维水流结构,对桥墩冲刷、船舶通航安全等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桥墩周围水流的动力结构和运动规律,全面了解桥墩绕流机理,对有效避免船舶撞击桥墩事故的发生、防止桥墩周围严重的冲刷破坏、提高航道等级和通航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桥墩周围水流特性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毕继红;任洪鹏;丁代伟;于会超;;串列双圆柱静止绕流的二维数值仿真分析[J];工程力学;2012年S1期
2 傅宗甫;赵春潮;安建峰;;异形孔桥墩附近河道水流流动特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姚熊亮;方媛媛;戴绍仕;王领;;基于LES方法圆柱绕流三维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年05期
4 孙东坡;杨慧丽;张晓松;王二平;;桥墩冲刷坑的三维流场测量与数值模拟[J];水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言超;陆晓峰;;低雷诺数圆柱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乔亚森;;二维串列双圆柱流场的大涡模拟和噪声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1期
3 姚安林;徐涛龙;郑健;曾祥国;陈华燕;;河流穿越高压输气管道临界悬空长度的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4 孙秀峰;欧阳显良;陈亮雄;张鹏;吴文彬;;东莞某跨河高架桥对河道水流的影响[J];广东水利水电;2013年03期
5 谭艳;许栋;白玉川;及春宁;;关于圆柱绕流水动力特性的大涡数值模拟研究[J];港工技术;2013年03期
6 李黎;肖林海;罗先国;闵绚;;特高压绝缘子串的风偏计算方法[J];高电压技术;2013年12期
7 严秋荣;徐莹;孔令云;;标准预应力梁孔道注浆的有限元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邵敏;蔡中盼;李选友;;圆柱绕流的涡演变规律研究[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4年02期
9 傅宗甫;赵春潮;安建峰;;异形孔桥墩附近河道水流流动特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郭仁宁;徐林;;基于Fluent的清洗用扇形喷嘴内部流场的可视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盛磊祥;陈国明;许亮斌;;海洋串列立管绕流流场参数分析[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宋朋远;拾兵;张芝永;张靖;;改善城市立交桥墩对河道水流影响的方法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3 刘含笑;郦建国;姚宇平;郭峰;余顺利;陈招妹;;扰流柱不同排列方式对凝聚器扰流区流场的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9分会场:火电厂烟气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赵萌;毛军;;斜体变截面圆柱可压缩绕流的大涡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振华;障碍物对层结流体运动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陈元坤;分裂导线的微风振动与次档距振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喜珠;海上风电大直径宽浅筒型基础结构设计及安全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利荣;自动滚筒闸门水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姜昭阳;人工鱼礁水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陈坚祯;一种新型多电极插入式电磁流量传感器及其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陈文礼;斜拉索风雨激振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陈养厚;滩海石油老龄平台维修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陈远川;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业;双圆柱在风场中绕流的三维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1年
2 温焰清;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连续排架结构水流作用力分布及其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习超;椭圆形钢管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田为民;中湖大道工程防洪评价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马琳;井底直接调制式脉冲粒子射流性能分析与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刘成祥;斜向波流作用下海底管线周围流场及管道受力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珍;波浪作用下墩柱周围局部冲刷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家斌;起重机常用基本构件风载荷系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祖小勇;圆端形桥墩周围水流紊动特性及紊流宽度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曹艳敏;丁坝水流结构试验及紊流模型中壁函数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军;陈明栋;杨忠超;杨胜发;;异形桥墩冲刷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王庆珍;李田生;官盛飞;;圆柱形桥墩附近三维流场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02期
3 胡旭跃,沈小雄,程永舟,欧阳飞;墩柱周围水流表层涡漩区宽度的试验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邹冰;李东风;张红武;;建桥对河流水动力影响的数值计算分析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刘松,符松;串列双圆柱绕流问题的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庄元;刘祖源;;桥墩紊流宽度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5期
7 刘向军;张健;林超;;双圆柱绕流特性的模拟研究[J];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8 张细兵,余新明,金琨;桥渡壅水对河道水位流场影响二维数值模拟[J];人民长江;2003年04期
9 陈兵,李玉成,赖国璋;近底水平圆柱振荡绕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2年01期
10 夏勇,彭玮,石江涛;k~ε紊流数学模型应用于河道冲刷模拟初探[J];水电站设计;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念;桥墩壅水的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李小明,张波涛,吴玉林,袁辉靖;水泵吸水池内部流动PIV试验的深入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2 胡江;张艾文;兰艳萍;;一套非接触式的明渠非恒定流测量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1期
3 邱兰;齐鄂荣;;二维矩形突起物绕流流动特性的实验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4 詹咏;杨习居;范海雁;朱雪诞;;往复隔板絮凝池涡漩流场的研究与探讨[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5 槐文信;赵磊;李丹;李琼;;有植被明渠纵向流速垂向分布特性的PIV试验分析[J];实验流体力学;2009年01期
6 齐鄂荣;邱兰;卢炜娟;吴剑;;二维矩形突起物绕流流动结构的实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3期
7 李志伟;槐文信;钱忠东;;径向射流稀释特性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8 邱兰;齐鄂荣;;二维矩形突起物绕流流动结构的实验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唐蓉;杨波;郑津生;;尾水管内流场PIV测试技术研究[J];东方电机;2004年04期
10 陈钊;郭永彩;张代钧;许丹宇;;互相关DPIV技术及其在氧化沟模型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世凯;王勇;;射流模拟中相似准则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齐鄂荣;李炜;李国亚;吴剑;张昕;;各种间隙比下水平圆柱绕流旋涡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3 喻恒;赵建军;;基于自适应窗和Hartley变换的河工模型PIV测速[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龙;明渠水流相干结构的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丽娜;两相流水沙分离鳃流场的PIV测试及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玉伦;泵站前池流场3D-PIV测量及数值模拟[D];扬州大学;2010年
3 孙立志;基于多尺度的光流算法在PIV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屈晓婷;破碎波对直立式建筑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翔;基于PIV技术不同型式防波堤周围流场水力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6 李蕊言;基于PIV技术的明渠湍流分形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张陈浩;斜坡平台上波浪破碎变形试验及数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何奇峰;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27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