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仿真的航道双向通航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拟仿真的航道双向通航研究 出处:《中国航海》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路运输 岸壁效应 船间效应 船舶操纵性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摘要】:岸壁效应与船间效应是影响船舶航道航行安全的因素之一。在3自由度MMG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岸壁效应与船间效应模型,并考虑风、流及浅水影响,建立船舶航道航行的操纵运动模型;以天津港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为例,利用MATLAB工具对10万吨级散货船的双向通航进行仿真,并对两船在航道中航行的会遇与追越的间距、航速和风流的影响进行研究。仿真结果可用于航道中船舶操纵和航道通航安全评估。
[Abstract]:The shoreline effect and the inter-ship effect are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navigation safety of the ship. Based on the three-degree-of-freedom (MMG)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p motion, the model of shore-wall effect and cross-ship effect is added and wind is taken into accou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urrent and shallow water, the maneuvering motion model of ship navigation is established. Taking the 100,000-ton Dagu sand channel of Tianjin Port as an example, the two-way navigation of 100,000-ton bulk carrier is simulated by using MATLAB tool,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hips sailing in the channel is also discussed. The effects of speed and wind flow are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ship maneuvering and navigation safety in the waterway.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分类号】:U697
【正文快照】: 影响双向航道通航安全的因素中,除了航道的设计宽度、水深、边坡坡度、弯曲度和航道轴线与风流夹角等之外,岸壁效应与船间效应也是航道中行驶的船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我国现行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1]对双向通航航道的设计标准作了较全面的规定,但有关减少岸壁效应和船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国辉;刘德辅;贾同彬;;粉砂淤泥质海岸开敞航道淤积模式探讨[J];海岸工程;2005年04期
2 曹兵;马越;郭伟其;;临港新城海域波浪影响下的码头不利作业天数分析[J];海岸工程;2010年02期
3 陈正华;;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与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J];航海技术;2009年01期
4 高嫱;郭国平;刘成勇;;拖带大型船体通过桥梁水域关键技术研究[J];航海技术;2010年05期
5 张杰;戴冉;岳兴旺;;营口海区极端恶劣天气下的船舶疏散方案研究[J];航海技术;2011年06期
6 黄沛;丰爱平;吴桑云;郭亚成;;基于GIS的港口功能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1期
7 韦长庆;;钦州保税港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J];世界海运;2010年10期
8 蔡忠清;王红兵;;内河弯道对进江海船最大单船容纳能力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本);2010年03期
9 蔡忠清;王红兵;;内河弯道对进江海船最大单船容纳能力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彭传圣;内河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计算[J];交通标准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明;肖鑫;;基于实船观测的大型船舶制动距离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国平;李荣庆;曹凤帅;;港作拖船拖力配置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汤荣干;;弯窄潮流河段内大型船舶顺流离泊掉头操纵的实践与探索[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学东;;浅狭水域船舶追越时保向的仿真研究[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孟亚好;王闯;郑书禧;;世界首次ERTG规模化设计与应用——大铲湾一期集装箱码头工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6 汤荣干;江原生;;潮流河段大型海船离泊操纵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7 李学东;张玉喜;裴景涛;吕巍巍;白军;徐海军;;海上两船舷靠操纵仿真研究[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8 李学东;;浅狭水域船舶追越时保向的仿真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汤荣干;;弯窄潮流河段内大型船舶顺流离泊掉头操纵的实践与探索[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宏志;邹早建;;船舶进入第三组巴拿马船闸时的水动力数值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鲁子爱;港口服务系统仿真与港口规模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史宏达;港区堤防布置的数值模拟与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秦庭荣;海运综合安全评估集成性方法(MIAM-FSA)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
4 史宪莹;双峰谱和长周期波浪对系泊船舶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孟宁;基于船舶调度优化的港口建设规模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学文;沿海集装箱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彦斌;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王慧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泊位系统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纪国良;K集装箱码头泊位利用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贾松松;基于排队论的港口最佳锚位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吴杰;天津港锚地功能调整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国晓旭;大连港庄河港区某码头工程可行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代斌;重大件码头设计浅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田野;航道通过能力的研究与评定[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10 王焱;庄河港工程几点设计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谢东,刘祖源,吴秀恒;船舶超越时相互作用力理论计算[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2 陈波,吴建康;浅水域中两船交错运行时的非定常波浪干涉[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峰;对贵州省航管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水运;1994年06期
2 ;加快建设 加强管理 促进水路运输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顾裕椅局长在1994年全省港航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水运;1994年07期
3 钱江;沿海水上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J];水运管理;1999年09期
4 陆明生;桥梁建设与水路运输应协调发展[J];中国水运;2004年03期
5 叶维;真虹;;论水路运输外部性内部化及相关国家政策的制定[J];中国软科学;2004年09期
6 刘红;;集装箱航运市场牛鞭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6期
7 李跃旗;;欧洲集装箱内河运输经验借鉴[J];中国航海;2007年01期
8 彭建华;;LNG罐式集装箱水运安全性探讨[J];世界海运;2007年03期
9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10 ;南昌市港航管理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月林;;狭水道船舶碰撞原因分析[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经验新技术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朱姝霖;;长三角煤炭水路运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乔冰;刘敏燕;吴维平;于沉鱼;;中国水路运输大气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陈正才;;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及立法研究初探[A];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5 尹东年;於世成;林国龙;顾伟红;;上海市水路运输管理立法研究报告[A];1996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6年
6 陈明栋;陈明;罗忠义;;适用于高坝通航的船闸输水系统型式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王万乐;严新平;谭志荣;黄明;周新聪;;长江船舶防污应急体系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蒋正海;;浅谈对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实施专人、专职、专管的几点作法[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9 ;序[A];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倪建秋;潘家幸;李建国;;运输船舶委托经营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思考[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昌军邋实习记者 练崇田;江西推进水路运输“通江达海”[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高圣;春运将有百万人次跨琼州海峡[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李长安 韩明达 国淑菊;宽城水路运政实现25年无安全责任事故[N];承德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远洋 通讯员 吴曼琴 马广龙;千里淮河首装“电子眼”[N];蚌埠日报;2009年
5 记者 罗强 通讯员 华志波;舟山水域 水路运输不温不火[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崔劲松;大力发展水路运输 促进江西水运腾飞[N];光华时报;2007年
7 通讯员 谢指明 寿奇杰;绍兴县开展2009年水路运输核查[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京 特派记者 冯晶;韩正:“世博交通”强调地铁水路运输[N];现代物流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杨红岩 记者 孙妍;上半年水路运输生产总体向好[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龙巍;水路抵沪只需两天[N];中国水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牟军敏;长江通航安全的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许长新;港航经济系统理论与数理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周国强;航运支持系统的支出预算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赵丽宁;基于多AGENT的智能航运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康;基于用户平衡原理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模型[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宗成强;道路运输超限货物在途安全评估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一平;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翁芳蕾;危化品水路运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桦;水路运输项目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杨江南;我国危险品水路运输应急反应体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邹力;水路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1年
6 罗钧韶;珠江水系水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关系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屠琳桓;水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清斌;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9 马欣;水路运输安全管理评价标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文扬;上海地区内河水路运输统计调查方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2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2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