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三峡库区典型岩溶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9 19:00

  本文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三峡库区 典型岩溶隧道 突水 工程应用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溶不良地质十分发育,隧道施工突涌水风险极高。为控制突涌水风险,经过大量工程实践,依托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提出一套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涌水防治体系。首先,通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分析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信息,揭示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和补排通道,并对降雨量、水流流量等数据进行长期观测,确定区域岩溶水的补径排特点;然后,通过分析突水风险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结合施工工程动态信息,对隧道突水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提出并成功实施一种基于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最后,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对突水治理方案进行动态优化设计,确定治理区段与治理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开挖、支护和注浆的质量控制。经三峡翻坝高速典型岩溶隧道鸡公岭隧道的应用证明,该体系可有效规避大型突涌水等地质灾害,可为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内其他工程所借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工程实用价值。
[Abstract]: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long the three Gorges overturning Dam Expressway are extremely complex, the poor karst geology is well developed, and the risk of sudden water inflow in tunnel construction is extremely high.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three Gorges overturning Dam Expressway, a set of high risk karst tunnel burst water preven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Firstly, through the method of karst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information of strata lithology, topography and geomorphology ar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karst development and drainage channels are revealed, and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rainfall, flow rate and other data a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karst water drainage. Then, by analyzing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risk environment and risk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dynamic in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of tunnel water inrush is carried out. An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system based on tunnel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is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successfull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dvance geological forecast results, the dynam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water inrush treatment scheme is carried out, the treatment section and treatment plan are determined, and the excavation i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Jigongling tunnel, a typical karst tunnel in the three Gorges, it i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avoid large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sudden water inrush.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other projec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the Qingjiang River Basin. It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prac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湖北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139004)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分类号】:U453.61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交通、水利水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修建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随着重大工程建设重心向地形、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西部山区与岩溶地区转移,正在或即将修建大量的高风险深长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极易遭遇突水、突泥重大灾害[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树仁;张永双;韩金良;石菊松;何锋;谭成轩;;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巴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J];地球学报;2006年05期

2 许家美;;三峡库区小溪隧道口危岩稳定性评价与防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3 刘伟韬,张文泉,李加祥;用层次分析-模糊评判进行底板突水安全性评价[J];煤炭学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海波;宋天田;;轨道交通9号线下穿铁路工程风险及对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2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3 王燕;黄宏伟;李术才;;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辨识及其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4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林传年;;齐岳山隧道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林传年;;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王桂平;刘国彬;;水工隧洞运营期风险管理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周小飞;武科;马明月;;浅谈公路岩溶隧道施工技术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卢浩;王德荣;谢东升;;隧道运行安全风险与管理初探[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军;黄平;李生才;;2006年1—2月国内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2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黄宏伟;曾明;陈亮;胡群芳;;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软件(TRM1.0)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陈桂香;黄宏伟;尤建新;;对地铁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5 陈龙;黄宏伟;;上中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6 周红波;何锡兴;蒋建军;蔡来炳;;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应对[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彭铭;黄宏伟;胡群芳;黄栩;;基于盾构隧道施工监测的动态风险数据库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8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晶;王鹏飞;谭跃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汝臣;;宜万铁路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隧道建设;2007年02期

2 罗琼;岩溶隧道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4年05期

3 高阳;张庆松;原小帅;许振浩;刘斌;;地质雷达在岩溶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4 ;宜万铁路高风险岩溶隧道全面贯通[J];中国铁路;2009年12期

5 向可明;廖知勇;王亮;;TSP法在广陕路灰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西南公路;2010年04期

6 彭志新;;长凼子岩溶隧道溶洞、暗河处理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1期

7 骆文学;;齐岳山隧道施工中物探与钻探的应用比较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9年02期

8 李焯均;陈建平;;岩溶发育机理研究在隧道岩溶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09年04期

9 李学忠;;超前地质预报在某岩溶隧道中的探测结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0年11期

10 王方奇;张兴;;探地雷达岩溶高风险隧道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钦;李术才;张庆松;薛翊国;张霄;;长大岩溶隧道灾害特点及预报准确度控制研究[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Ⅲ)[C];2009年

2 熊友山;王国斌;邓长青;利奕年;;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岩溶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关键技术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勇;田四明;曹哲明;;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施工地质工作方法[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Ⅱ)[C];2009年

4 李新平;代翼飞;胡静;;某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涌水量预测的流固耦合分析[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5 马士伟;梅志荣;张军伟;杜俊;;岩溶隧道涌突水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6 杨丹;李伟;;岩溶隧道施工中的拱桥跨越技术[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庆松;李术才;李树忱;张之淦;;岩溶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与超前预报技术体系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伟;苗德海;李鸣冲;;宜万铁路复杂岩溶隧道动态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9 朱鹏飞;申志军;严金秀;谢衔光;;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风险管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iJ毅;^y昆蓉;iJ勇;李建,

本文编号:1445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45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