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拓扑通达性的时空演化
本文关键词: 拓扑通达性 时空演化 城乡道路网 武汉城市圈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1989~2010年加权城乡道路网拓扑空间数据库和网络发育评价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多年来城乡道路网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来武汉城市圈高速城乡道路网发育程度明显改善,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但路网空间生长尚未饱和,外向拓展和内部充填的潜力较大;通达性重心和中心的空间迁移变化不明显,囿于武汉市城区,宏观上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但其微观格局存在跳跃性和突变性;圈域城乡节点拓扑通达性指数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相对均衡"的动态变化,但整体上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通达性分布与城乡节点发育、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空间上已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等级圈层发展的趋势。
[Abstract]:Taking Wuhan urban circl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weighted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topology spatial database and network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 from 1989 to 2010.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development in Wuhan urban circle over the past 20 year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high-speed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in Wuhan urban circle has obviously improved in the past 20 years. It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 of tree-network, loop network-network expansion, but the space growth of the road network is not yet saturated, and the potential of outward expansion and internal filling is great. The spatial migration of the accessible center of gravity and center is not obvious, confined to the urban area of Wuhan, maintaining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macroscopically, but its micro pattern exists jump and mut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pological accessibility index of urban and rural nodes in the circle region is "unbalanced" 鈫扵he dynamic change of relative equilibrium, but there is still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n the whole; The accessibility distrib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oad network in Wuhan urban circ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nodes and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大学中国旅游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30、4110136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L048)
【分类号】:U412.1
【正文快照】: 21世纪,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1]。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与运行体制处于深刻大转型期,都市圈运行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获得“先试先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2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3 王姣娥,金凤君;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4 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5 程连生;中国新城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分析[J];地理学报;1998年06期
6 金凤君;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7 李红;李晓燕;吴春国;;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通达性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8 李涛;曹小曙;黄晓燕;;珠江三角洲交通通达性空间格局与人口变化关系[J];地理研究;2012年09期
9 刘望保;周永杰;;基于干线公路和铁路网的中国省会城市的交通通达性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牛树海;;高速公路网络化的时空收敛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岚;张敏;周清;;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与镇江城市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贺晓辉;安慧君;于靖裔;翟守敬;柳振龙;;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分析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3 曹言红;郁玉兵;;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余瑞林;杨华;刘承良;;武汉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英杰;魏庆朝;杨勉;;基于分形理论的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可达性等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敖谷昌;贾元华;张惠玲;;基于连通能力的区域公路网的连通度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李娜;于涛方;郭怀成;;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航空流视角(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赵小娟;李景宜;文彦君;屈康庆;;基于交通因素影响的陕西省城市体系发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伟娜;葛莹;;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10 潘坤友;曹有挥;曹卫东;魏鸿雁;;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金凤君;王姣娥;;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区位[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4 唐元天;郭建英;;铁路通信网络终端可靠性计算[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颜飞;王建伟;赵雪峰;;城市空间扩张和区域时空收敛的动力机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6 王玮;洪亮平;段丙庆;;低碳愿景下街区交通与用地功能整合设计——以武汉市二环线武昌段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维;尹海伟;贺卫东;;南京城市公园可达性与利用率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效龙;张小平;张卫国;;基于ArcGIS的河南省公路网络通达性时空演变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李勇;李磊;赵猛;;基于GIS的青岛市可达性分析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环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江勇;;交通流视角下省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铁路网抗毁性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演变进程机理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瑞;基于用地区位分析的停车需求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谢明达;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付佳;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布局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玲;西安市行政小区边界道路交通拥堵的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7 沈艳梅;非方形小区对城市方格网络交通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瑞超;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振芳;森林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李爽;中小城市公路网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s,
本文编号:1447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4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