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8 17:33

  本文关键词: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9年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管青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对新时代条件下的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信号控制与路径诱导在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共同影响着交通流模式的演变,研究两者间的关联关系使之协同能够提高路网使用效率和交通流运行状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交通诱导系统的协同运作开展研究,力图从两者协同运作的角度出发,主动的去引导、调节交通流,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将目前的道路交通管理的方式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导,从而缓解交通拥挤。 本论文分别从区域动态交通分配理论、协同条件下的VMS最优布设方法、协同条件下的诱导信息自动生成方法、协同条件下的区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协同条件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技术、协同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涉及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动态交通分配DTA、可变情报板VMS最优布点、公交信号优先、交通评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利用在常州工程实际中获得的实际交通数据,对协同运作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评价。本论文从研究方向、技术路线的确定到研究内容开展、模型验证都力求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贴近实际的交通管理,希望能够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够更好的与交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U491.51
【目录】:

  • 内容提要4-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课题来源9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3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10-11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11-14
  • 1.4.1 研究思路11-12
  • 1.4.2 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3 章节安排13-14
  • 1.5 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研究现状15-41
  • 2.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现状15-20
  • 2.1.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历史15-17
  • 2.1.2 国外典型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7-20
  • 2.2 基于VMS 的交通诱导系统研究现状20-24
  • 2.2.1 国外研究现状20-23
  • 2.2.2 国内研究现状23-24
  • 2.3 交通信号控制与诱导协同的现状24-29
  • 2.3.1 国外研究现状24-27
  • 2.3.2 国内研究现状27-29
  • 2.4 动态交通分配研究现状29-34
  • 2.4.1 国外研究现状30-32
  • 2.4.2 国内研究现状32-34
  • 2.5 公交信号优先现状34-39
  • 2.5.1 信号优先的种类及信号优先策略34-37
  • 2.5.2 国外研究现状37-38
  • 2.5.3 国内的研究现状38-39
  • 2.6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研究41-77
  • 3.1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基本思想41-44
  • 3.1.1 传统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不足41-42
  • 3.1.2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的基本思想42-44
  • 3.2 基于博弈论的驾驶员诱导服从率研究44-57
  • 3.2.1 诱导服从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44-48
  • 3.2.2 博弈与诱导服从率的关系48-50
  • 3.2.3 基于斯坦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的诱导服从率分析50-55
  • 3.2.4 初始诱导服从率的确定55-57
  • 3.3 路网阻抗模型研究57-59
  • 3.4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研究59-76
  • 3.4.1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的前提59-65
  • 3.4.2 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的目标65-66
  • 3.4.3 轻微拥挤状态下的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66-69
  • 3.4.4 指向性流向下拥挤状态的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69-73
  • 3.4.5 非指向性流向下拥挤状态的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73-74
  • 3.4.6 指向性流向条件下阻塞状态的区域实时动态交通分配模型74-76
  • 3.5 本章小结76-77
  • 第四章 区域交通信号与诱导协同运作下的VMS 最优布设方法研究77-99
  • 4.1 研究VMS 布点方法的意义及思路77-78
  • 4.2 可变信息板VMS 的分类78-81
  • 4.3 交通诱导信息的种类81-84
  • 4.3.1 传统条件下的交通诱导信息81-82
  • 4.3.2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下的交通诱导信息82-84
  • 4.4 路网相关关系研究84-95
  • 4.4.1 路段及交叉口在路网中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84-87
  • 4.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路段及交叉口关键影响因素分析87-90
  • 4.4.3 基于灰色理论的路段及交叉口影响因素权重分析90-95
  • 4.5 信号与诱导协同条件下的VMS 布点方法95-97
  • 4.6 工程实践中简单的VMS 布设原则97-98
  • 4.7 本章小结98-99
  • 第五章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实时动态协同技术研究99-120
  • 5.1 协同条件下VMS 诱导信息自动生成技术研究99-105
  • 5.1.1 VMS 诱导信息的模块化99-101
  • 5.1.2 诱导信息的显示时间和更新频率101-102
  • 5.1.3 协同条件下的VMS 诱导信息自动生成102-105
  • 5.2 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系统协同策略105-109
  • 5.2.1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策略105
  • 5.2.2 畅通条件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策略105-106
  • 5.2.3 轻微拥挤条件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策略106-107
  • 5.2.4 拥挤条件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策略107-108
  • 5.2.5 堵塞状态下的区域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思路108-109
  • 5.3 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信号控制方式109-115
  • 5.3.1 单点固定信号控制方法109-111
  • 5.3.2 单点感应信号控制方法111-113
  • 5.3.3 协同运作下的感应绿波控制方法113-115
  • 5.4 区域信号控制与诱导协同条件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技术115-119
  • 5.4.1 协同运作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思路115-116
  • 5.4.2 畅通状态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技术116-117
  • 5.4.3 轻微拥挤状态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技术117-118
  • 5.4.4 拥挤及堵塞状态下的公交信号优先技术118-119
  • 5.5 本章小结119-120
  • 第六章 协同模拟试验及评价120-150
  • 6.1 常州市实际路网协同试验描述120-131
  • 6.1.1 试验路网区域的确定120-131
  • 6.1.2 试验思路131
  • 6.2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31-140
  • 6.2.1 协同评价的意义131-132
  • 6.2.2 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132-140
  • 6.3 协同试验结果分析140-149
  • 6.4 本章小结149-150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50-153
  • 7.1 全文总结150-151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151-153
  • 参考文献153-1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161-164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161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61-163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及获得专利情况163-164
  • 致谢164-165
  • 摘要165-168
  • ABSTRACT168-17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禄青;;智能交通不是“空中楼阁”[J];新经济导刊;2011年07期

    2 ;武汉理工大学成功举办第二届智能交通周活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3期

    3 王红琴;;智能交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1年03期

    4 ;第三届全国智能交通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4期

    5 ;发展智能交通加强道路通行能力[J];协商论坛;2011年05期

    6 刘梅;;智能交通让出行零拥堵、零风险[J];信息方略;2010年22期

    7 胡静泓;;智能交通系统在成都未来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8 朱永涛;李中伟;;浅谈智能交通网络系统[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苏绍玉;;浅议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动向[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10 庄仕昂;李世杰;;浅谈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郡;郭秀云;;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及发展趋势[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2 聂阿新;李平;贾利民;史天运;;关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郭彩香;邓卫;宋涛;;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领域的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飞舟;孙敏;陈秀万;;ARGIS技术及其在ITS中应用框架[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徐大刚;吴叶;;智能交通技术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凯;;智能交通系统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7 徐家栋;王大鹏;;LED显示屏在城市交通诱导系统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董雷宏;;面向社会公众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及服务模式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春兰;;数据仓库在ITS中的应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崔磊;;视频智能分析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政;[N];人民日报;2001年

    2 记者 余虎 张珺;[N];重庆日报;2008年

    3 记者 范京蓉;[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吴凡;[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记者 杨捷;[N];长江日报;2010年

    6 蒋华杰;[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1年

    7 记者 陈思 实习生 吕杨子;[N];郑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冬梅;[N];北京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华;[N];中国企业报;2011年

    10 易汉文;[N];中国交通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青;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韩祥临;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流建模和拥堵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李威武;城域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控制与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李文举;智能交通中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保丽霞;基于信息集成的城市交通流诱导与交通控制协同的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闻杰;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马文阁;基于模糊控制的单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与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曾锐利;多信息融合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于德新;车辆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许焱;奥运智能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吉智;基于GPS/GSM的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孙闽红;微波雷达在实时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凯;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4 官宗琪;城市交通信息系统通信平台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郭晓峰;智能交通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6 陈晓红;交通网络动态路径诱导算法研究及其在GIS环境下的仿真实现[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泰洋;一种动态交通信息获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6年

    9 王娟;智能交通系统在九寨沟景区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及运营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刘志强;智能公交调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5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5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