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实心薄壁高墩竖向开裂原因及耐久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1 09:46

  本文关键词: 桥梁 薄壁实心高墩 开裂 耐久性 出处:《公路与汽运》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分析某山区二级公路高架桥实心薄壁高墩在使用若干年后逐渐产生竖向裂缝的原因,从其结构受力特点及砼耐久性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初步确定竖向开裂是由温度荷载和砼碳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MIDAS/FEA软件对该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计算,计算结果印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为分析实心薄壁高墩开裂对该工程耐久性的影响程度,对开裂前后状态进行耐久性能演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竖向裂缝的存在对高墩耐久性的影响在1%以内,修补现有裂缝即可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vertical cracks of solid thin-walled high pier of a mountain second grade highway viaduct after being used for several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al stress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It is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that the vertical crack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e action of temperature load and concrete carbonizatio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project is calculated by MIDAS/FEA software,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solid thin-walled high pier cracking on the durability of this project, the evolution of durability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cracking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vertical crack has an effect on the durability of high pier within 1%. Repairing the existing cracks can meet the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资助江西中煤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5.71
【正文快照】: 为在山区修建符合路线设计总体要求的高等级公路,近年来中国修建了大量以薄壁高墩作为下部结构的长大桥梁。以截面形式划分,薄壁高墩有实心和空心两类。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空心薄壁高墩结构受力特性的研究成果,但对断面截面形式单一、施工更为简便、在公路桥梁中应用更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陕西建成亚洲第一高墩大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5期

2 万成;;高墩柱施工质量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3 黄平;李维徽;;试论高速公路空心薄壁高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09期

4 余恬,梁辉如;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技术探讨[J];铁道建筑;2003年09期

5 周国良;李小军;亓兴军;李亚琦;;高墩梁桥的地震冲撞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初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5期

6 朱毓丽;杨利;;滑框倒模技术在空心薄壁高墩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谭红平;李宏泉;;阶梯状高墩临界承载力计算[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8 曹新建;;材料非线性对钢筋混凝土高墩稳定性的影响[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7年03期

9 成永强;;超高墩桥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9期

10 凌浩;唐耘;;如何对高墩柱工程进行施工监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靖森;;变截面高墩台的刚度计算[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2 沈永林;;挠曲线精确微分方程对高墩水平位移计算精度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姚鹏飞;江健飞;;简议高墩脚手架计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李睿;董明;宁晓骏;;梁式桥高墩的减震设计方法[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5 杜进生;康景亮;罗小峰;;考虑施工缺陷和初始偏心的高墩稳定性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黄耀怡;;大跨高墩应急钢桥抗风设计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张行;赵晓华;朱黎;;基于纤维模型的高墩静风稳定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兰远均;钟启宾;吴登银;潘帮荣;陈野;韩学勤;刘洪德;曹国良;;在高墩上修建V形支撑的施工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9 陈祥勇;;喷淋养护在高墩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胡志华;;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高墩T构悬灌施工空间分析[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广宽 陈庆亮;厦蓉高速百米高墩顺利封顶[N];国际商报;2009年

2 陈宇飞;七把安全钥匙守卫高墩安全[N];山西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冯学亮 程文杰;宜万首座百米高墩落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4 刘永安 梁玲玲;“八宝粥”中竖立“西北第一高墩”[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李晟 通讯员 廖求明 门守波;110米,重峦出高塔![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周志宏 沈祥辉 通讯员 张国勇;“亚洲第一高墩”昨在恩施封顶[N];恩施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谌贻照 本报通讯员 韦小强 何勤;高山天堑架飞虹[N];广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李爽;黄河第一高墩桥通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李永旺;激情煮沸马水河[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李宗建;铁一院设计全国首座新型柱板式空心高墩特大桥封顶[N];陕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修身;铁路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2 吴荻;桥梁高墩结构的运动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运波;薄壁空心高墩的温度效应及其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王钧利;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弯桥全过程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高墩抗震性能评估的高级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毛建贞;空心高墩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陈辉;空心薄壁高墩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商广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高墩的稳定性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韩梅玲;山区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极限承载力计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亮;温度及垂直度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尹俊红;大跨桥梁超高墩柱稳定性能的传递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夏文敏;施工阶段四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仿真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康文静;高墩设计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智强;铁路桥梁高墩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1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51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