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三维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浅滩深挖槽 三维水流 口门航道横流 出处:《海洋工程》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易出现较大横流,且三维特性明显。针对连云港主港区深水航道,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并用现场航槽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潮差条件下口门段进港航道横流的三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横流约出现在高潮位前1.5 h,自表层至底层相继出现,且表、底层出现时刻仅相差0.5 h;因航道边坡较小,最大横流时未见水流分离现象,航槽底部没有反向流;各层最大横流值均与涨潮潮差有关,且相关程度高;航道内最大横流垂向分布梯度随潮差增加略有增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ep water channel of Lianyungang main port, a three-dimensional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by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navigation channel on the spot. On this basis, the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oss flow in the entrance channel of the portal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tidal differences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ross flow occurs about 1.5 h before the high tide level and appears successively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bottom. The appearance time of the bottom layer was only 0.5 h; Because of the small slope of the channel, no separation of water flow is seen in the maximum transverse flow, and there is no reverse flow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nnel. The maximum cross current value of each layer is related to the tidal range of high tide, and the correlation degree is high.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gradient of maximum transverse flow in the channel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idal range.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2509)
【分类号】:U617
【正文快照】: 环抱式防波堤能起到防浪挡沙,改善港内泊稳条件的作用,是目前淤泥质海岸开敞海域建港采用的主要形式。因其具有围海面积大、口门伸出外海远的特点,经建筑物挑流作用,导致口门附近进港航道内产生较大的横流(垂直于航道的流速分量)。此外,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航道水深不断加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志扬;曾建峰;;开敞水域斜跨航槽水流特征的观测分析[J];中国港湾建设;2009年04期
2 张玮;张婧;李泽;钱伟;;连云港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计算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6期
3 解鸣晓;张玮;李国臣;;双导堤口门航道横流特性对通航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5期
4 赖锡军;曲卓杰;周杰;申满斌;;非结构网格上的三维浅水流动数值模型[J];水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5 李孟国;李文丹;;温州港深水航道三维潮流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10年01期
6 戴勇;张金善;章卫胜;;平直海岸填筑式港口布置水流条件研究[J];水运工程;2012年01期
7 张书农;;天然河流垂向扩散规律的探索[J];水资源保护;1985年01期
8 张玮;耿聪;;徐圩港区环抱式港池最大流速研究[J];水运工程;2012年09期
9 章日红;;盘锦港25万吨级航道平面布置潮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波;米晓;纪昌明;罗庆松;;浅水波方程的二维数值模拟[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7期
2 张玮;张婧;李泽;钱伟;;连云港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计算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6期
3 张玮;钱伟;李泽;张婧;;环抱式港区建设期泥沙回淤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3年06期
4 金辉;李志涛;章日红;冯小香;;射阳港进港航道工程导堤堤头冲刷试验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5 杜彦良,褚君达;部分水深平均二维计算模型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于守兵;王万战;余欣;;基于非结构网格的三维浅水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杜彦良,褚君达;河流连续点源的垂向混合规律研究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8 董德信;陈波;李谊纯;张荣灿;陈宪云;;北仑河口潮流特征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3年04期
9 刘子龙,王船海,,李光炽,程文辉,周晶晏;复杂边界准三维水流模拟[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许婷;赵洪波;;瓯江口航道二期治理潜堤工程三维潮流数值模拟[J];水道港口;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假冬冬;非均质河岸河道摆动的三维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0年
2 杜彦良;河流中污染物垂向紊动混合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李志勤;水库水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运动研究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4 翟俊;三峡库区紊流扩散模拟和基于GIS的水污染管理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王昆;复杂水流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于守兵;淹没丁坝对水流结构的调整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德俊;角形区域顶点排放浓度分布的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2 袁冰;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地表水地下水流动耦合模型初探[D];天津大学;2012年
3 孙程;渭河陕西段水环境污染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进;波浪场中污染物混合系数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靖;基于GIS的渭河下游水质模拟及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尹翠芳;海水淡化浓缩水排放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犹爽;大连海上机场工程对金州湾海域水环境影响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班胭胭;河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龚煌;采用三维潮流模型分析人工岛对海湾污染物运动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任冀川;天津港口门附近船舶交通流交汇水域安全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孟国,王正林;瓯江口潮流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2期
2 刘晔,杨希宏,祝世华,罗刚;船舶进出口门通航条件的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0年06期
3 李安中;刘光臣;李青云;;开敞水域中斜跨挖槽流速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4 李孟国;海岸工程中实用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研究[J];海洋通报;1995年06期
5 曹民雄,应强,孔祥柏;河口地区航槽开挖后槽内流速变化[J];海洋通报;1997年06期
6 刘桦,何友声;河口三维流动数学模型研究进展[J];海洋工程;2000年02期
7 李孟国;;海岸河口泥沙数学模型研究进展[J];海洋工程;2006年01期
8 陶建峰;张长宽;;河口海岸三维水流数值模型中几种垂向坐标模式研究述评[J];海洋工程;2007年01期
9 解鸣晓;张玮;李国臣;;双导堤口门航道横流特性对通航影响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5期
10 罗肇森;河口航道开挖后的回淤计算[J];泥沙研究;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桂樨;海港水域强潮流影响船舶作业条件和总平面布置[J];港工技术;2002年03期
2 马兴华;房勇;陈学良;;连云港旗台港区北防波堤顶高程的确定方法[J];水运工程;2008年06期
3 张俊健;唐国明;王松;杨松姗;;营口港仙人岛港区防波堤口门优化布置[J];港工技术;2011年01期
4 苗辉;孙英广;;《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部分条文的探讨[J];水道港口;2006年05期
5 M.M.朱拉甫列夫 ,戚立德;非粘性土中桥墩局部冲刷计算[J];中外公路;1980年03期
6 李文秀;梁旭黎;;山区隧道开挖岩体移动变形分析[J];路基工程;2006年06期
7 张军辉;黄晓明;;软基老公路加宽的沉降分析[J];路基工程;2009年03期
8 伍仰光;大中桥流量的最小二乘电算适线方法(摘要)[J];铁道工程学报;1984年02期
9 张军辉;黄晓明;;软基老路加宽的加筋分析[J];路基工程;2009年01期
10 朱炳祥;;天然河道糙率的分析与计算[J];公路;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臣;闫建英;王绪亭;;天津临港产业区潮流模拟与方通物流码头通航本质安全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过沛渊;;尹山大桥的预应力专项工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正心;李哲;;天津新港码头堆货荷载统计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4 叶观宝;赵建忠;司明强;徐超;高彦斌;白航;;人工神经网络在高速公路沉降预测中的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卢中一;高正荣;杨程生;;大型沉井基础施工过程中局部冲刷试验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吴康保;景诗庭;;浅埋暗挖地下结构可靠度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7 邓勇;范子炎;周远镛;王正仪;彭友松;;南浦大桥的施工监测[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8 蒋雪琴;关锦荷;;在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若干问题的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刘清松;;铁路桥梁纵向力传递系数的统计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赵文源;郑鑫诚;;掌子面约束效应的实用计算及掘进中变位实测资料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孙洪涛;浅议盾构法施工地层移动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寒;引进项目13个投资超过400亿[N];青岛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冰;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及航道淤积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波浪作用下悬沙运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马先华;桥渡一般冲刷一维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钟华;连续刚构悬臂箱梁的日照温度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4 周旦;内河挖入式港池水流运动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5 范涛;TEM虚拟波场三维连续速度分析及其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8年
6 金鑫;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与计算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卓普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地层沉降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朱红霞;神经网络模型在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9 韩海骞;潮流作用下桥墩局部冲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成才;桥墩局部冲刷试验及计算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5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