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WIM的高速公路桥梁车辆疲劳荷载谱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9 05:46

  本文关键词: 桥梁工程 疲劳荷载谱 疲劳损伤贡献值 动态称重系统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高速公路桥梁的实际车辆疲劳荷载谱,选取了京沪高速(G2)沂淮段新沂河大桥,基于动态称重系统(WIM)的监测信息,统计分析京沪高速沂淮段通行车辆的车重、车间距、轴重等特征参数;依据每月所得车辆数据,基于Miner线性积伤率和等效疲劳损伤原理,建立了新沂河大桥包含9类代表车型的实际运行车辆疲劳荷载谱,并对其疲劳损伤贡献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车道车重服从典型的三峰分布规律,车间距服从Weibull分布;六轴2类代表车,第1、2轴重服从典型Gauss分布,而第3~6轴重服从混合Gauss分布;车辆疲劳荷载谱值与疲劳损伤贡献值都以六轴2类车最大,其次为六轴车1类,可知该高速公路上以六轴重车为主,同时,对于疲劳损伤的贡献,六轴车占90%以上。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ctual vehicle fatigue load spectrum of expressway bridge, the Xinyi River Bridge in Yi-Huai section of Beijing-Shanghai Expressway (G2) is selected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f dynamic weighing system (WIM).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such as vehicle weight, vehicle spacing and axle load,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the Yi-Huai section of Beijing-Shanghai Expressway. Based on the monthly vehicle data and the principle of Miner linear damage rate and equivalent fatigue damage, the fatigue load spectrum of nine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vehicles of Xinyi River Bridge is established. The fatigue damage contribution valu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clothing in each lane follows the typical three-peak pattern, and the distance clothing is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Weibull. Six axle type 2 represents the vehicle, the first axle load clothing is distributed from the typical Gauss, while the third one is from the mixed Gauss distribution. The fatigue load spectrum value and fatigue damage contribution value of the vehicle are the largest in the six-axle 2 type vehicle, followed by the six-axle vehicle class 1.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ain vehicle on the highway is six-axle load car,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fatigue damage. Six-axle car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作者单位】: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101,51378112)
【分类号】:U441.4
【正文快照】: 0引言工程实践中,评估桥梁疲劳损伤不应采用最不利[1]受载情况下的设计荷载,而应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日常运营车辆荷载。就我国公路和城市桥梁而言,目前还没有适用于梁桥疲劳设计的车辆荷载谱[1],因此对公路桥疲劳车辆荷载谱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英、美[2-3]等国在各自的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泳涛;翟辉;鲍卫刚;刘延芳;;公路桥梁标准疲劳车辆荷载研究[J];公路;2009年12期

2 孙晓燕;徐冲;王海龙;郑志均;;用于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公路桥梁荷载效应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3 王荣辉,池春,陈庆中,甄晓霞;广州市高架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4 李昆;孙开畅;;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15期

5 孙守旺;孙利民;;基于实测的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统计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苏改英;;天津市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初探[J];天津建设科技;2010年03期

7 童乐为,沈祖炎,陈忠延;城市道路桥梁的疲劳荷载谱[J];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旺,赵雷,李乔;提篮式系杆拱桥施工全过程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2 梁会东;赵人达;;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挠度试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3 任剑;赵人达;毛学明;;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内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5 郭凡;杨永清;贾舒阳;;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位移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6 黄奶清;何沛祥;叶宽友;;空间梁格在多格式箱梁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於亚辉;张飞;徐斌;;矮塔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下应力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雷;李传习;;大跨度悬索桥主缆线形及内力计算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徐锋;王雷;;中小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效应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陈刚;;铁路无砟轨道连续梁横向环框温度力浅析[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林云;万水;;GFRP桥面板截面设计与结构分析[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吴刚;万志勇;;广东省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虎跳门特大桥主桥结构设计[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桑登峰;戴宇文;若邻;李治学;;浅谈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索力精确模拟技术[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葛云;;简支钢混组合梁桥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6 牛艳伟;石雪飞;阮欣;;大跨径混凝土梁桥的长期挠度实测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7 陆春阳;苏庆田;黄生富;;有限元计算中混凝土徐变应力分析方法比较[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8 苏庆田;王巍;;拱桥连续组合梁有效宽度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9 李杰;郑凯锋;李娜;;自锚式悬索桥拱形桥塔方案及混凝土桥塔温差效应分析比较[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10 朱剑;韩大建;谭毅平;;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明亮;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材料非线性桥梁结构模型修正与损伤识别[D];吉林大学;2011年

4 罗如登;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形式、受力性能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朱红兵;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陈佳;密布横梁与混凝土板组合桥面系高速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林新元;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裂后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邹存俊;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结构体系桥梁静力学性能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春磊;输送石灰石悬索桥钢索塔抗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洪喜;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主桥施工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冰;悬索管道桥的静动力及抖振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妍;多边形单管通信塔极限承载力分析及其地震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邓小康;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病害产生过程的空间分析及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焰焰;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静力仿真计算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君军;多塔高墩斜拉桥力学行为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海波;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确定方法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曾天宝;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状态的确定和整体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任剑;赵人达;毛学明;;公路桥梁疲劳荷载谱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郭彤;李爱群;赵大亮;;用于公路桥梁可靠性评估的车辆荷载多峰分布概率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周泳涛;翟辉;鲍卫刚;刘延芳;;公路桥梁标准疲劳车辆荷载研究[J];公路;2009年12期

4 杨美良;李波;张建仁;;车辆荷载作用下部分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2期

5 王荣辉,池春,陈庆中,甄晓霞;广州市高架桥疲劳荷载车辆模型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6 梅刚,秦权,林道锦;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双峰分布概率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7 王春生;陈艾荣;陈惟珍;;铆接钢桥剩余寿命与使用安全评估实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童乐为,沈祖炎,陈忠延;城市道路桥梁的疲劳荷载谱[J];土木工程学报;1997年05期

9 朱宏光;三线铁路桥梁疲劳检算的三线系数[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硕;桥梁运营荷载状况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夏云龙;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疲劳可靠性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同炎;来斯脱A赫尔;张思让;;桥梁工程中的创造[J];中外公路;1982年03期

2 颜建良 ,陆成年 ,王川;为“天堂”架彩虹的带头人——苏州市公路管理处桥梁工程队队长孙纪良的先进事迹[J];江苏交通;1995年03期

3 方明山;20世纪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回顾及展望[J];桥梁建设;1999年01期

4 李学文,颜东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1期

5 姜守芳,李耀军,王常松;房屋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理论的异同[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3期

6 朱曲平;曾德荣;王雷;张庆明;;桥梁美学设计及其进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2期

7 殷惠光;王景全;李志刚;;FRP桥面板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何春龙;杜德荣;卢彭真;;大跨度变截面连续箱梁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6期

9 杨金纯;陈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6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中国十座特大型桥梁工程[J];建筑机械化;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2 金清平;;随机理论在桥梁可靠性分析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前言[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吴铭汉;祝国华;李鹏;;梨温高速公路A段台背回填质量控制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泽生;;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紫洞大桥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6 郭爱民;邹德辉;;我国桥梁用钢的现状及耐候桥梁钢的发展[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7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8 李国豪;;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6年

9 郑凯峰;唐继舜;;全桥结构仿真技术和对新世纪大跨桥梁的作用[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龙永章;陈辉成;王林中;;G325国道龙江涌河桥加宽改建纵向缝处理方法[A];广东省公路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剑 赵越超;五座新建改造跨汾桥梁工程有序推进[N];太原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永桃 通讯员 吕国旺 实习生 傅小雪;首府检查4项在建市政桥梁工程[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胡晓峰;中船股份虹桥枢纽桥梁工程首制分段完成拼装[N];中国船舶报;2009年

4 通讯员 吴永清 刘海明 本报记者 吴晋娜;打造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的创新平台[N];科技日报;2011年

5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6 本报通讯员 陈君柱 赖俊 邓富元;六十载跨越神州架长虹 新十年抓住机遇展宏图[N];人民铁道;2010年

7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供稿;桥梁工程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1年

8 记者 刘家铭;贵新隧道上半年贯通[N];福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璐瑶;让天堑变通途[N];贵州日报;2008年

10 张幼琪 许正高 石蕾;熔铸在祖国大地的壮丽丰碑[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明;无粘结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温度作用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耿波;桥梁船撞安全评估[D];同济大学;2007年

5 姜浩;基于环境激励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D];吉林大学;2009年

6 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冉志红;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动力指纹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杰;大跨度桥梁施工期风险分析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吴彬;铅芯橡胶支座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减、隔震应用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年

2 王东升;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等级评价体系的构筑[D];浙江大学;2003年

3 徐祖恩;桥梁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4 骆炜然;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疲劳性能试验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李玉华;集成化桥梁工程CAD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刘君梅;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轻轨支座疲劳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洪磊;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黄俊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及在整体式斜交板桥中的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9 甘伟康;桥梁工程施工风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李伟华;大汶口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72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72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