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地铁过江隧道大型泥水盾构接收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00:51

  本文关键词: 地铁过江隧道 大盾构 富水砂层 接收方式 出处:《铁道建筑》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隧道大直径盾构接收端地处富水砂性土层中,工程地质条件差,地层水头压力高,盾构上覆土层浅,选择合理的接收方式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盾构接收方式作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各接收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宜的地质条件。结合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隧道接收端的具体地质条件,通过方案比选给出了建议的盾构接收方式。实践证明其效果良好,确保了过江大盾构的安全顺利接收。
[Abstract]:The receiving end of large-diameter shield tunneling in Nanjing Metro Line 10 is located in the water-rich sand soil.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poor, the pressure of formation water head is high, and the shield tunneling is shallow.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a reasonable receiving mod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receiving method of shield machin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receiving mode and its suit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receiving end of Nanjing Metro Line 10 across the river tunnel. Through the scheme comparison, the proposed shield receiving method is given, which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practice and ensures the safe and smooth receiving of large shield machine across the river.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基金】:南京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D3-XY01-0001-1206)
【分类号】:U455.43
【正文快照】: 我国利用盾构法建设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有近20年的历史。盾构接收与始发(进出洞)施工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点,且是盾构隧道施工中较易发生事故的阶段。盾构工程耗资巨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国内目前使用的盾构接收方法也较多,主要有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改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珊东;;盾构到达接收辅助装置的使用分析[J];隧道建设;2010年04期

2 邢慧堂;;超大型泥水盾构水中接收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俊;高水压砂性土层地铁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方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刘庆晨;李广军;张稳军;郑刚;;组合工法在天津地铁盾构进洞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2年S1期

2 于加云;;盾构到达突发涌水处理及水中到达方案分析[J];隧道建设;2013年04期

3 王健;;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接收系统的改进设计及施工[J];现代交通技术;2014年04期

4 于介;;隧道在水平岩层地段设计与施工[J];铁道建筑;2011年03期

5 王荔平;;富水软弱地层盾构接收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2年10期

6 毋海军;;复杂地层盾构接收新技术研发[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01期

7 毋海军;;复杂地层盾构接收新技术研发[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5期

8 胡俊;张智博;巢达;欧阳素娟;;不同工况下盾构始发掘进的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2013年06期

9 赵立锋;;土压平衡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施工接收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08期

10 王承山;;泥水盾构到达信息化施工技术[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俊;韩宏超;;盾构隧道端头井垂直冻结加固不同冻结管间距温度场数值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婷;盾构进出洞水平冻结温度场及地表冻胀变形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有兵;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施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博;盾构始发对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平化;;SMW工法在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安庆长江穿越盾构隧道始发竖井的应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年01期

2 王效宾;杨平;张婷;王海波;;盾构出洞水平冻结解冻温度场三维有限元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杨平;袁云辉;佘才高;金明;张旭晖;王海波;;南京地铁集庆门盾构隧道进洞端头人工冻结加固温度实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唐忠;;泥水盾构深井下组装始发与到达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6年04期

5 胡新朋;孙谋;王俊兰;;软土地区地铁盾构施工端头土体加固要求探讨[J];隧道建设;2006年05期

6 高军;赵运臣;;武汉长江盾构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地层稳定性数值分析[J];隧道建设;2007年01期

7 李勇军;;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8年03期

8 杨红军;;玻璃纤维筋在盾构井围护结构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08年06期

9 杨纪彦;;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到达施工技术[J];隧道建设;2009年05期

10 喻涛锋;;前进式水平注浆加固在天津软土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1年S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朝昀;人工地层冻结冻土帷幕形成与解冻规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韦良文;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土体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朱大宇;GFRP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王效宾;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人工冻土冻胀、融沉特性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吴韬;大型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及加固土体受力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3 肖忠华;上海软土二次冻融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黄峰;含盐土层人工冻土帷幕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谭丽华;水泥改良土冻胀融沉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孙慧;纤维筋混凝土在盾构隧道进发口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余永明;隧道掘进自动导向系统研发的技术方案与实施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夏江涛;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加固杯型冻土壁温度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袁云辉;盾构进出洞水平冻结土帷幕解冻方式及解冻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贺俊;苏州地铁典型土层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8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88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