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年冻土路基融沉变形预测

发布时间:2018-02-04 08:29

  本文关键词: 多年冻土路基 融沉变形 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对比分析 出处:《公路工程》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差,工后沉降量大,路基病害较为严重。如果能够准确预测该类路基的工后融沉值,就可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该类路基的路用性能。为此,在对现有预测模型应用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多年冻土路基融沉变形的预测中,提出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新型预测方法,并以实际工程为依托,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原理的多年冻土路基融沉变形预测模型。通过与实测值及其它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在预测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了"过拟合"及"维数灾难",人为干预较少,具有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预测结果稳定的特点,成功的解决了多年冻土路基影响因素多,样本数量少等带来的预测难题。
[Abstract]: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ermafrost subgrade is poor, the amount of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is large, and the disease of roadbed is more serious. If we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value of post-construction thaw settlement of this kind of subgrade, i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adway performance of this kind of subgra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existing prediction mod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is applied to the prediction of thawing settlement of permafrost subgrade for the first time. A new effective and feasible predi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actual project. A prediction model of thawing settlement of permafrost subgrade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is constructe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other prediction models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avoid "overfitting" in the prediction process. And "Dimension disaster". The artificial intervention is les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high,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is strong, and the forecast result is stable. It has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prediction brought b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ermafrost roadbed and the small number of samples.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分类号】:U416.168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冻土国,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为2.15×106km2,占国土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西部的西藏高山及青藏高原等地[1],由于多年冻土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改善当地的经济环境,公路建设首当其冲。然而,在多年冻土区修建公路,由于冻土的不断退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姚晓亮;齐吉琳;;融沉系数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2 刘秋华;陈孟乔;;基于灰色模型的多年冻土区路基状态预测[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2期

3 匡星;;高路堤路基沉降变形预测方法比较[J];湖南交通科技;2013年02期

4 王正帅;邓喀中;;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预测的Richards模型[J];岩土力学;2011年06期

5 黄冰;颜可珍;张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J];公路工程;2012年02期

6 冯胜洋;魏丽敏;郭志广;;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J];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06期

7 甘秋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公路客运量预测[J];公路工程;2012年06期

8 冯桂云;谢颖川;;多年冻土区路基融沉变形分析[J];公路工程;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泉;马巍;张泽;赵淑萍;李国玉;毛云程;;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2 张向东;吕金伟;张玉;;风积土的沉降特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3 刘波;刘柱;;路基沉降计算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22期

4 周志军;唐平祥;颜可珍;;基因表达编程算法的冻融系数预测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刘强;丁武洋;刘化学;;基于样本阵列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3年05期

6 胡青峰;崔希民;康新亮;雷斌;马开锋;李垒成;;Knothe时间函数参数影响分析及其求参模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7 张玉富;于天来;;季冻区路基土冻胀主要影响因素对冻深的影响规律[J];森林工程;2014年03期

8 刘贯荣;杨平;张婷;庄惠敏;;人工冻土融沉特性及融土微观结构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2014年05期

9 赵立财;;拉日铁路冻土路基边坡新型柔性加筋土防护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4年10期

10 冷伍明;杨奇;聂如松;岳健;;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工后沉降组合预测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海兵;地铁隧道水平冻结工程地层冻胀融沉的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2 秦昌才;基于储存安排的动态碳交易机制设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向平;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路基工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欧阳明;单桩竖向荷载—位移曲线预测方法改进与MATLAB/GUI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袁可佳;高海拔地区挡土墙维修加固数值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高超;东坡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5 陈冬根;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分析与处治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易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及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长江,程恩远;季节冻土的融化压缩特性[J];冰川冻土;1987年03期

2 崔建恒,许东洲,程鸿哲;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整治探讨[J];冰川冻土;1993年02期

3 刘永智,吴青柏,张建明,盛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变形[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4 何平,程国栋,杨成松,赵淑萍,朱元林;冻土融沉系数的评价方法[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5 冯震,许兆义,王连俊,阎文发;路基沉降的灰色理论预测及其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彭小沾,崔希民,臧永强,王英,袁德宝;时间函数与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张鲁新 ,原思成 ,杨永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裂缝发生机理及其防治[J];第四纪研究;2003年06期

8 熊岗,陈章潮;灰色预测模型的缺陷及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1992年06期

9 龙锦秀;;多级荷载下耦合流变的双曲线沉降预测模型[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年12期

10 季天剑,黄晓明,陈荣生;人工神经网络在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孟乔;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曾庆霞;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预测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林攀;;多年冻土路基热棒施工技术[J];工程与建设;2007年05期

2 李勇;韩龙武;许国琪;;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及防治措施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3 彭尔兴;;热棒对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J];福建建材;2012年07期

4 冶进良;;多年冻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年08期

5 王多青;青藏线多年冻土路基变形分析[J];路基工程;2003年06期

6 陈家忠;;多年冻土路基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8年S1期

7 王多青;;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技术探索与实践[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09期

8 何立浦;王勤;;多年冻土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4期

9 毛雪松;王秉纲;胡长顺;;多年冻土路基水分迁移热力学性能分析[J];路基工程;2006年04期

10 张明鸣;冯玉勇;周家文;;基于反演参数的多年冻土路基长期温度场预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宁;魏庆朝;;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的动态设计与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杨建光 通讯员 刘怀武;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路基总体稳定[N];人民铁道;2008年

2 贾明 晓红;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总体稳定[N];青海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东凯;基于ArcGIS的青藏走廊带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9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89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