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盾构施工过程诱发振动振源特性

发布时间:2018-02-13 17:40

  本文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施工 振动识别 频谱特性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北京地铁某线区间盾构隧道为背景,结合现场调查和初步实测,识别出盾构施工诱发振动的主要振源为刀盘与地层相互作用、渣土/管片运输车辆、盾构内部设备引起的振动.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分别对振源的特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刀盘掘进诱发振动频带较宽,主频主要集中于20~90 Hz;后配套车信号振动幅值较小,幅值较大的频带带宽为0~20 Hz;运输车由于临时轨道均直接与隧道结构接触并相互作用,使得中高频未得到衰减,幅值较大频率主要集中于70~90 Hz,振动传至地表后主频衰减至20 Hz以下,振动影响范围主要为隧道中线15 m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北京、成都、沈阳等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所诱发振动具有借鉴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hield tunneling in a certain section of Beijing Metro, combined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measurement,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main vibration source of shield construction vibrati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tter head and stratum, and the residual soil / segment transport vehicle. Vibration caused by internal equipment of shield mach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source are studied by field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band of vibration induced by cutter head driving is wider, the main frequency is mainly concentrated at 2090 Hz, and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of rear matching car signal is small. The bandwidth of the larger amplitude is 0 ~ 20 Hz. Because the temporary track is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the tunnel structure and interacts with the tunnel structure, the medium and high frequency is not attenuated. The larger amplitude frequency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70 ~ 90 Hz, the main frequency attenuates below 20 Hz after the vibration is transmitted to the surface, and the vibration influence range is mainly within 15 m range of the tunnel midlin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pplied to Beijing, Chengdu,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China. The vibration induced by shield construction in Shenyang and other sand and gravel strata is useful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建三局人防与地下空间设计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38009)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闫维明;张yN;任珉;冯军和;聂晗;陈建秋;;地铁运营诱发振动实测及传播规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晓霖;陶连金;;地铁运行振动对临近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影响的研究分析[J];隧道建设;2013年02期

3 黄俊;张波;刘璐;;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振动环境影响测试分析[J];施工技术;2013年07期

4 马积新;隧道掘进机及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振动[J];世界隧道;199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华;北京典型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维明;张向东;任珉;聂晗;;地铁平台上建筑物竖向振动测试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2 常乐;任珉;闫维明;周福霖;;城市公路与高架路交通诱发建筑振动实测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3 常乐;任珉;闫维明;周福霖;;城市交通诱发结构二次振动分析与数值模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杨华中;王利霞;;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侧穿白衣寺保护措施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4期

5 余莉;张世林;陈建平;;泉州市中心区地铁适宜深度探讨[J];城市公共交通;2010年07期

6 于海平;韩广森;王斌;;交通振动在西安城墙中的衰减规律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7 张向东;闫维明;;我国高架交通系统环境振动研究概况[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8 张雄雄;赵建昌;杨华中;;地铁运行对老子殿木结构影响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9 马蒙;刘维宁;王文斌;;轨道交通地表振动局部放大现象成因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4期

10 何斌;纪云;沈润杰;;地下隧道变形检测的无线倾角传感器[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乐辉;左国青;方华;卢小林;周智;;低频振动噪声源探测技术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电力物探科技信息网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邬玉斌;张斌;王珑琪;张婧;李贤徽;;地下轨道交通振动影响分布规律研究[A];2012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斌;基于脉冲实验的地铁环境振动响应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袁俊;城市轨道交通隔振减振机理及措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柯;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黄土地层的振动响应和沉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谭燕;铁路交通引发场地振动的传播规律与隔振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福彤;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振动源的频域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守继;地铁引起环境振动及房屋浮置楼板隔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和振兴;板式无砟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孙晓静;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预测研究及减振措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丁德云;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响应低频特征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马蒙;基于敏感度的地铁列车振动环境影响预测及动态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雷;磁浮车辆与隧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康波;地铁上方建筑物振动及二次噪声辐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韩广森;城市轨道交通微幅振动对古建筑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袁程;环境振动对古建筑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翟杰群;地铁振动传播的现场测试与数值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赵伟;地铁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与沉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贾旭鹏;地铁运行振动的传播规律和对地面建筑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8年

8 张宏亮;隧道内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振动特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金;地铁振动在土层中的传播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10 赵经伟;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文;李强;王汝恒;;振动频率对饱和砂卵石土动模量和动阻尼比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李强,曾德顺;盾构千斤顶推力变化对地面变形的影响[J];地下空间;2002年01期

3 朱伟;郭涛;魏康林;;盾构用气泡的性能及对开挖土体改良效果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4 胡新朋;孙谋;李建华;董新平;;地铁EPB盾构不同地层土仓压力设置问题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5 闫鑫;龚秋明;姜厚停;;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泡沫改良砂土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夏禾,吴萱,于大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程展林,吴忠明,徐言勇;砂基中泥浆盾构法隧道施工开挖面稳定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8 乐贵平;江玉生;;北京地区盾构施工技术[J];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2期

9 何海健;刘维宁;项彦勇;王霆;;地铁施工对邻近桥桩影响的研究现状与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6年05期

10 谢达文;刘维宁;刘卫丰;苏宇;孙晓静;;地铁列车振动对沿线敏感建筑的影响预测[J];都市快轨交通;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秦建设;盾构施工开挖面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徐前卫;盾构施工参数的地层适应性模型试验及其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韦良文;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土体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乔国刚;土压平衡盾构用新型发泡剂的开发与泡沫改良土体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洪刚;移动荷载作用下基于有限元法的环境振动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蒋正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开挖的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李晓霖;地铁诱发振动对地面以及地上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张明晶;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闭塞问题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吴韬;大型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及加固土体受力机理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6 周尚荣;砂砾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析与控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如路;蔡轶曼;刘建航;;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护工程[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4年03期

2 沈斌;“盾构一号软件”的开发研究[J];施工技术;2005年06期

3 刘东亮;电液比例技术在盾构推进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2005年08期

4 高俊强,胡灿;盾构推进和地表沉降的变化关系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袁嘉,邓玉军;盾构不能推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6 管会生;高波;;盾构切削刀具寿命的计算[J];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7 范伟;;盾构隧道始发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8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J];液压与气动;2006年07期

9 朱合华;徐前卫;傅德明;廖少明;张冠军;;地层适应性盾构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初探[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10 刘慧彬;;与世界最大直径盾构的亲密接触[J];建筑机械;2006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磊;孙连;;基于盾构施工数据库的盾构动态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朱继文;;盾构隧道与下立交长距离叠交工程设计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志鹏;方江华;张智宏;;小半径隧道中盾构分体始发施工技术[A];2011中国盾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沈斌;;“盾构之星软件”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盾构姿态自动监测的原理与方法[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合华;徐前卫;廖少明;傅德明;张冠军;;土体-盾构机器系统的相似理论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方依文;李青林;王文治;郑仔弟;;盾构下穿城铁线施工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龚国芳;胡国良;杨华勇;;盾构推进系统同步协调控制实验分析[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庄欠伟;龚国芳;杨华勇;;盾构机推进液压系统比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仿真[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潘国荣;徐然;陈晓龙;;盾构姿态可视化自动测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华平;上海大型盾构长距离穿越浅覆盖层[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记者 李媛 通讯员 焦绪;为了让盾构在老街“足下”穿行[N];建筑时报;2009年

3 通讯员 冯玉平;十八局集团四公司盾构施工创“天津速度”[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夏艺心 通讯员 孟娜;时刻以劳模标准为标尺[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刘健 高锐轩;“滴水不漏”穿越长湖[N];人民铁道;2009年

6 记者  徐瑞哲;崇明隧道未动一土完成“彩排”[N];解放日报;2006年

7 记者白秀喜 通讯员高锐轩 刘健;我国最长湖底盾构隧道贯通[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记者 周炜;地铁一号线盾构昨开钻[N];西安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蔚 通讯员 陈烨;11号线大直径盾构顺利出洞[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袁弘;宁愿地下苦 确保地面安[N];成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矫伟刚;盾构推进对在建地铁风井或车站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曹奕;软土中盾构隧道的长期非线性固结变形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守一;盾构隧道穿越群房屋安全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浩;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刀具选型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丰收;盾构隧道探地雷达探测的介电特性试验、数值模拟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4 袁永盛;盾构推进机构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5 何文龙;盾构推进对南京纬七路高架桥深大桩基影响的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邓颖聪;盾构推进系统的分区建模与性能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田科;盾构机液压长管道振动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侯典清;盾构推进系统顺应特性及掘进姿态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丁晟;盾构机回转系统弯扭耦合及偏载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季广丰;软土地层中盾构推进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8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08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a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