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加固湿陷性地基关键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湿陷性地基 强夯法 湿陷系数 地基承载力 有效影响深度 出处:《中外公路》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湿陷性黄土分布较广,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黄土的湿陷性引起的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所以应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消除或避免因土质湿陷性造成的工程危害。该文以某机场二期飞行区土方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对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地基处理后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研究采用强夯法处理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承载力、地基的有效影响深度与地基处理后土层的湿陷系数。结果表明:200t·m终夯面以下5m深度内,强夯后土基的压实度都达到80%以上,湿陷性均被消除,已达到建设标准。
[Abstract]:Collapsible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ossible harm caused by additional settlement caused by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so we should choose suitable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 To eliminate or avoid the engineering harm caused by the collapsibility of soil. Based on the earthwork foundation treatment project in the second phase flying area of an airport,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is treated with dynamic compaction, and the field test and indoor test are compar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dexes of soil after foundation treat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treated by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s studied. The effective influence depth of foundation and the collapsi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layer after foundation treatment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th below the final ramming surface of 200 t 路m is within 5 m depth. After dynamic compaction,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soil base is above 80%, and the collapsibility is eliminated, which has reached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作者单位】: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欧阳炼;时林军;;高速公路填方路基强夯加固模式探讨[J];中外公路;2010年01期
2 谭晓刚;李哲;刘诗平;;机场工程中黄土湿陷性评价[J];中外公路;2013年03期
3 石刚;支喜兰;谢永利;刘怡林;赵广海;;冲击压实和强夯加固地基效果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月梅;在湿陷性黄土上的地基处理及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 王国强,刘宏杰,吴道祥;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增荣;崔伟华;王鑫;;一种土层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4 卢全中;彭建兵;;黄土体工程地质的研究体系及若干问题探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邢玉东;王常明;张立新;匡少华;;阜新—朝阳高速公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效果[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6 王常明;马栋和;林容;王科;宋朋燃;;辽西地区黄土的强度与本构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刘坤;;石灰土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8 谭晓刚;兰州(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王孝平;;铁路客运专线深厚黄土路基工后沉降数值计算模拟[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5期
10 冯伟;;黄土塬地区管道水工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谭罗荣;;黄土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与湿陷性关系的探讨[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庞旭卿;倪万魁;;黄土的湿陷特性研究及湿陷等级评判[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廖伟;张彬;;桩基施工对邻近既有建筑物影响的分析概述[A];广东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2008学术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马富丽;白晓红;王梅;;黄土微观结构与湿陷性的定量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长丹;王旭;周顺华;王炳龙;;自重湿陷性黄土与单桩负摩阻力离心模型试验[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叶阳升;蔡德钩;姚建平;程爱君;张千里;史存林;何华武;;高速铁路特殊土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控制技术[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傅玉;;湿陷性黄土场地勘探方法对工程影响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永强;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信贵;城市区域水土作用分析与土的结构强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刘保健;公路路基沉降过程试验与理论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支喜兰;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康军;黄土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姚涛;基于三轴土样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的黄土变形和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文华;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永生;甘肃公路自然区划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卢俊龙;砖石古塔土-结构相互作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环;晋南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分区及其岩土特性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林容;辽西黄土边坡坡面冲刷破坏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长玲;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渗透与湿陷变形规律及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梁俊宁;陇东塬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肖碧;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斜坡场地的变形机理与防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朱强;基于ATB-30沥青混合料振动成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周晓杰;土的液塑限合理测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陶志怀;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钱璞;陕北黄土地区公路排水型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李涛;西—潼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及地基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万魁;颜斌;刘海松;;公路路基黄土湿陷性评价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2 吴铭炳;王钟琦;;强夯机理的数值分析[J];工程勘察;1989年03期
3 朱彦鹏;何永强;;湿陷性黄土地区倾斜建筑物的膨胀法纠偏机理及试验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赵永国;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治技术[J];中外公路;2003年01期
5 周邦艮;洪宝宁;;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稳定性实例分析[J];中外公路;2008年04期
6 陈开圣;沙爱民;;压实黄土湿陷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7 张洪亮,胡长顺,刘保健,王建海;压实石灰黄土力学特性试验[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8 景宏君,张斌;黄土路基强度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冯忠居,冯瑞玲,赵占厂,谢永利;黄土湿陷性对桥梁桩基承载力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10 石刚;王晋国;支喜兰;刘怡林;张建林;徐世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分区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小强;;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0期
2 王秀格;乔兰;于德水;;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J];施工技术;2007年08期
3 解攀枝;;强夯法处理高填路堤的机理分析与应用[J];工程建设;2009年06期
4 高宏兴;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的研究和实践[J];水运工程;1981年09期
5 胡志强;;强夯法在松软和液化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7年02期
6 孙宝军;;浅谈强夯法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2010年03期
7 王晨光;;强夯法加固砂卵石填筑路基[J];天津科技;2007年02期
8 顾爱军;;强夯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0年09期
9 陈晓英;;强夯法加固砂卵石填筑路基[J];今日科苑;2008年06期
10 刘冰;王伟;孙少瑾;刘春英;;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J];北方交通;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高飞;贾力争;董建华;;湿陷性黄土强夯效果浅析[A];老庄河现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浩芬;刘锡岭;姚辉;;重力式码头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盛祟文;张维秀;;烟台港深水码头地基承载力和水平滑动可靠性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4 胡春林;黄廖山;;桥梁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怡林;王亚军;;黄土地基处理前后承载力的试验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范永丰;周科峰;褚晨枫;;郑洛高速公路旧路含水量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马少坤;黄茂松;刘怡林;杜佐龙;;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白凡义;汪凌志;;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在通道桥地基加固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曹国银;柳崇敏;;杭州绕城高速南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A];2005年公路交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张超;胡昆鹏;唐兴国;周立军;;强夯块石墩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柏铨;砼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浅析[N];建筑时报;2005年
2 刘怡林;黄土地基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滕学蓓 特约记者 王丽霞;公路地基承载力勘察有了行业评价体系[N];中国交通报;2009年
4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袁树君;土工格栅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桑明泰;强夯法处治桥梁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N];山西科技报;2003年
6 刘怡林;建立公路路基和桥涵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N];中国交通报;2009年
7 李仕兵邋李红星;天恒山隧道下行线胜利贯通[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支喜兰;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周世生;高路堤涵洞空间竖向压力理论及结构型式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开圣;公路工程压实黄土的强度与变形及其微观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5 李瑞娥;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赵健;软土地基强度试验研究及其增长计算理论[D];中南大学;2010年
7 董秀坤;毛乌素沙漠地区特殊路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封晓伟;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玉;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陈全飞;强夯法加固吹填软土地基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陈勇;山东高速公路沿线区域地质特征及典型地基土承载力确定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舒安鹏;地质构造和构造应力场对富溪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韩胜利;朝阳地区黄土湿陷敏感性及其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丁振杰;淮北地区公路地基承载力及检测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王成军;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地基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朱学坤;硫酸盐渍土力学参数及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杨阳;强夯法加固无粘性土路基的动应力传播规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杨琳;CDM法加固半圆沉箱堤地基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2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