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高强钢丝断裂声发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09:41

  本文选题:声发射 切入点:高强钢丝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单根高强钢丝和拉索的张拉破坏试验,获得了单根钢丝中裂纹扩展、钢丝破断及索中断丝点附近和远离声源处的声发射全波形。比较不同声源的波形、频谱及时频特征,结果可以看到,钢丝破断的全波形能量及持续时间都要远高于裂纹扩展信号,但其幅值与裂纹扩展的最大幅值相当;钢丝破断声源频谱峰值突出,基本都在43 kHz,在全波形持续时间范围内,绝大部分能量都分布在一条43 kHz的等频率时间带上;裂纹扩展波形包含几个频带,最大峰值出现在50-60 kHz,高频部分出现在波形初至段,随时间增长,高频部分快速消失;断丝声源在索中传播一段距离后,能量会出现衰减,低频部分所包含的能量相对增多。
[Abstract]:Based on the tensile failure tests of single high strength steel wire and cable, the acoustic emission waveforms near and far from the point of wire breaking and cable breaking in a single steel wire are obtained. The waveform of different sound 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 spectrum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ll wave energy and duration of steel wire breaking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crack propagation signal, but the amplitude is similar to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crack propagation, and the peak value of the frequency spectrum of the steel wire breaking source is prominent. Almost all of them are in 43 kHz. In the whole wave duration range, most of the energy is distributed on a 43 kHz isofrequency time band. The crack propagation waveform contains several frequency bands, the maximum peak occurs in 50-60 kHz, and the high frequency part appears in the initial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waveform.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the high frequency part disappears rapidly, and the energy of the broken wire source decreases after a certain distance in the cable, and the energy contained in the low frequency part increases relativel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基金(SLDRCE08-A-05)
【分类号】:U443.38;U4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扬;丁幼亮;李爱群;;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拉索损伤声发射信号特征提取[J];振动与冲击;2010年06期

2 李冬生;胡倩;李惠;兰成明;;多龄期桥梁斜拉索疲劳损伤演化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冬生;拱桥吊杆损伤监测与健康诊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刘瑞安;;基于Mallat算法的动弹性模量测量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10期

2 胡俊;欧进萍;;风载作用下悬索桥吊索腐蚀疲劳寿命分析[J];钢结构;2011年05期

3 王春生;翟慕赛;付炳宁;王玉娇;;混凝土梁桥疲劳安全监测与评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4 路桂娟;袁玉;费远航;沈一鸣;陈平安;;基于声发射速率过程理论的混凝土损伤评估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2期

5 曾勇;陈艾荣;谭红梅;;基于实测车流的悬索桥吊杆钢丝寿命期内的疲劳评定[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6 王浩;;吊杆损伤检测与成因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04期

7 任韦波;许金余;朱宗金;刘远飞;苗华东;;陶瓷纤维混凝土高温损伤的小波包能量谱分析[J];混凝土;2013年06期

8 李瑞;康宜华;孙燕华;;多绳摩擦式矿井提升钢丝绳在线漏磁检测方法与系统[J];矿山机械;2013年11期

9 钱骥;孙利民;蒋永;;拉索应力波传播速度与能量衰减特性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10 吴华勇;王翔;赵荣欣;;声发射技术测试混凝土梁损伤发展的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3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通;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的全寿命性能监测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何伟;中、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损伤识别关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凤臣;大跨度桥梁斜拉索的参数振动及索力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胡俊;大跨度悬索桥现场实测数据、风雨激励响应及风振疲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国豪;常用金属材料拉伸及疲劳裂纹声信号传播特性[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周林仁;桥梁的几类SHM Benchmark及模型修正的子结构与响应面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荣华;强噪声环境下7N01铝合金损伤声发射监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刘秀成;磁致伸缩与磁弹一体化传感技术及其钢索检测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刘飞;波导结构的特征频率法及其超声导波声弹性效应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10 蔡建;Lamb波损伤成像中的频散补偿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穗坤;斜拉桥关键构件腐蚀损伤声发射监测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薛礼建;系杆拱桥施工过程中的内力与线形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汪兵;气流床气化炉排渣系统的数值模拟和检测方法[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宗凯;基于实测振动特性识别拉索索力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5 李琦;基于环境激励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模态分析与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学子;系杆拱桥吊杆的受力分析及寿命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磊磊;大跨径中承式拱桥吊杆更换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夏平;转辙机动作杆缺陷超声检测信号特征提取与检测系统开发[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9 冷亚波;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声发射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黄月华;基于频率法的钢绞线预应力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军,陈思甜,龚尚龙,许羿,施尚伟;斜拉桥索力测试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段波,曾德荣,卢江;关于斜拉桥索力测定的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邵永波,裴珍,于大安,王师;制绳钢丝疲劳损伤过程声发射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2期

4 杜修力,刘勇生;强震持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累积破坏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3期

5 欧进萍,关新春;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发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6 赵国藩,李云贵;旧有结构性能评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7 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郭彤,李爱群,李兆霞,韩晓林;大跨桥梁结构状态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鸿敏,李宏男;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10 杨伟军,赵传智,郭在林;钢筋混凝土吊车梁的混凝土疲劳概率分析[J];工程力学;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喻言;结构健康监测的无线传感器及其网络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卫国;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周洪刚;高周疲劳损伤研究和寿命预测探索[D];浙江大学;2003年

3 董建华;中、下承式拱桥吊索的模态分析与张力测定[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小燕,黎世彬;新的斜拉索国家标准的编制及其实施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3期

2 时相生;陈凯声;;浅谈斜拉桥施工[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3 於三大,陈绪春;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高边坡岩体声发射监测[J];大坝与安全;2004年04期

4 宁世伟;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斜张桥课题组;;聚乙烯热挤索套——一种崭新的拉索防护结构[J];公路;1985年03期

5 ;声发射器[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4年04期

6 梁学宏,邹小燕,尹玲;拉索国标中锚具的设计检验及修改[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4期

7 秦四清;声发射技术在国外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1990年04期

8 汪至刚,孙炳楠;斜拉索的参数振动[J];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9 魏建东;索力测定常用公式精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10 苏达根,韩大建,谭哲东,廖景娱,唐红雁,陈志雄;斜拉桥拉索钢丝腐蚀失效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年春;欧进萍;周智;龙跃;朱万旭;黄日金;;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拉索健康监测[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李洪霞;杨文军;周鉴庭;;张力对斜拉桥拉索镀锌钢绞线腐蚀行为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郭莹;姚勇;陈代果;;桥梁健康跟踪及灾后快速评估系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4 易圣涛;;日本桥用线材发展现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5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6 杜进生;肖亮;徐强;廖宇;;京杭运河大桥成桥阶段吊杆索力量测与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7 刘健新;赵国辉;张煜敏;;韩国仁川大桥的设计[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福敏;;影响大跨悬索桥PWS主缆施工精度原因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朱虹;;SHRP提倡的沥青规范与试验方法[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10 潘成杰;陈天本;陆宗林;;江界河大桥的悬拼施工[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雁峰 本报记者 王媛;百根钢索拉起3万吨越江大桥[N];哈尔滨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红梅;这根拉索,“拉”起世界主跨最长的桥[N];新华日报;2009年

3 ;三好桥建设攻克三大难关[N];沈阳日报;2008年

4 盖爽;索力安全检测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N];建筑时报;2010年

5 李永旺;仗剑斫山拓通途[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6 张雁 李应斌;迈入世界桥梁强国[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记者 黄滢;南宁大桥将现银蝶振翅[N];南宁日报;2008年

8 杨如海邋朱红亮 陈欢;科技创新闯“三关” 龙城大桥腾“巨龙”[N];常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楠;飞虹横卧女儿河 南北城区得贯通[N];锦州日报;2008年

10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用钢发展状况[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长建;波浪效应下大跨度斜拉桥索桥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赵翔;拉索损伤对斜拉桥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任淑琰;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陈从春;矮塔斜拉桥设计理论核心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万其柏;斜拉—刚构协作体系桥的静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传年;分岔隧道围岩损伤与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李盛;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的桥梁索力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徐俊;拉索损伤演化机理与剩余使用寿命评估[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李周;大跨度悬索桥悬吊体系参数振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胡俊;大跨度悬索桥现场实测数据、风雨激励响应及风振疲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冬夏;交变应力状态下拉索环境腐蚀损伤实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吴振;桥梁专业养护技术研究—斜拉桥拉索病害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3 梁雄;斜拉桥拉索腐蚀行为及使用寿命预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4 丁翔;新型钢管拉索组合拱桥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卓;复杂边界条件下的桥梁索结构张力测试[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李涌;充液管道泄漏的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周鹏;拉索—粘滞阻尼器系统多模态耦合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蒋勇;基于频率法的拉索索力监测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周燕其;斜拉桥索力自动监测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10 彭超;大跨度斜拉桥拉索参数振动与半主动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9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9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