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软岩隧道围岩塌方的尖点突变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5 09:25

  本文选题:软岩隧道 切入点:围岩塌方 出处:《铁道工程学报》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隧道塌方事故往往会伴随重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及隧道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隧道塌方的预测研究一直是隧道工程的一项科研难题,但目前国内外针对软岩隧道塌方的研究却较少。软岩隧道的塌方经历瞬时应变到蠕变再到突然破坏的过程,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展开软岩隧道围岩塌方的预测研究,对于避免塌方事故造成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1)以十房高速公路某隧道塌方事故为背景,在尖点突变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软岩隧道的突变失稳预测模型,推导出围岩失稳判据;(2)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尖点突变失稳预测模型进行验证,通过预测模型判断出隧道围岩稳定性,计算隧道从支护到塌方的时间为48.045 d,与实际情况的49 d较为吻合;(3)该研究成果可以在实际工程中预测软弱围岩塌方的时间,为避免塌方灾害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s: tunnel collapse accident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property and economic losses, and also endanger the safety of people in the tunnel. The prediction of tunnel collapse is always a difficult research problem in tunnel engineering.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soft rock tunnel collaps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llapse of soft rock tunnel is sudden and uncertai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ent strain, creep and then sudden failure. Therefore, the prediction research of soft rock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collapse is carried ou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void the loss caused by collapse accident. Conclusion: 1) based on the cusp catastrophe theory,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udden change instability of soft rock tunn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llapse accident of a tunnel on Shifang Expressway. Based on the field monitoring data,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udden change in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s verifi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is judged by the prediction model. The time from support to collapse of tunnel is 48.045 days, which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49 day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edict the time of collapse of weak surrounding rock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avoiding the disaster of collapse and 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作者单位】: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分类号】:U45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兵;软岩隧道支护机理及工程实践[J];土工基础;2003年02期

2 李国富;软岩隧道(巷道)实用控制技术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关艳平;;软岩隧道支护机理及工程实践[J];四川水利;2006年03期

4 雷卫东;陈家忠;郭朋超;;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在大跨软岩隧道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8年05期

5 高向阳;程翔;;软岩隧道开挖不良部位支护实用技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树仁;刘招伟;屈晓红;方俊波;;软岩隧道大变形力学机制与刚隙柔层支护技术[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6期

7 何晓东;张广军;;软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判别方法[J];山西建筑;2010年20期

8 黄林伟;刘新荣;杨桦;杜国平;钟祖良;;软岩隧道不同支护方法的数值分析和效应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9 王凯;;软岩隧道爆破技术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3期

10 安延伟;;锚杆支护技术在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守继;孙钧;职洪涛;翁慧俐;;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机理的数值解析[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周烨;;控制软岩隧道变形施工方法探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赖涤泉;杜以昌;李建英;;软岩隧道臂式掘进机工作机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蒋宇静;Y.Tanabashi;王可钧;;锚杆对软岩隧道变形的加固作用[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李晓;王思敬;;软岩隧道损伤软化大变形的非线性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谢洪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软岩隧道施工支护参数选择方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7 李鸿博;戴永浩;宋继宏;付克俭;;峡口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监测及支护对策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8 于维刚;;新奥法在西迪阿里软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邹,

本文编号:1569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69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