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半填半挖路基沉降控制指标与标准研究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切入点:沉降控制指标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避免路基沉降导致路面结构破坏,对适用于山区公路半填半挖路基的沉降控制指标和标准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常泊松比假定,推导了三维Merchant模型的Prony级数表达式,并以ABAQUS为工具建立了半填半挖路基沉降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曲线为"勺"形或"S"形,曲线形状的差异揭示了路基沉降的时空耦合效应。其次,基于路基工后沉降机制分析,提出了如下假定: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曲线为中心对称的"S"形,对称中心两侧的曲线段为抛物线。通过沥青路面结构对抛物线形路基沉降的力学响应分析,揭示了路面结构附加弯拉应力与抛物线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具有线性关系,据此提出采用a值作为半填半挖路基沉降控制指标。最后,基于沥青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和路基沉降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提出了半填半挖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成果为合理控制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pavement structure damage caused by subgrade settlement, the settlement control index and standard suitable for semi-filled and semi-excavated subgrade of mountain highway are studied. Firstly,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constant Poisson's ratio, the Prony series expression of 3D Merchant model is derive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subgrade settlement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BAQU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 curve of semi-filled and semi-excavated roadbed is "spoon" or "S" shape, and the difference of curve shape reveals the space-time coupling effect of subgrade settl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subgrade after construction, the assumption is put forward as follows: the settlement curve of semi-filled and half-excavated roadbed is a "S" shape with central symmetry. The curve s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er is called parabola. By analyz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to the settlement of parabolic roadbed, it is revealed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ditional flexural tension stress of pavement structure and the quadratic coefficient a of parabola equation. Based on this, a value is used as the control index of subgrade settle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failure mode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raffic load and subgrade settl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ettlement control standard of semi-filled and semi-excavated roadbe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clear technical basis for reasonably controll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of semi-filled and half-excavated roadbed.
【作者单位】: 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高速公路邢汾筹建处;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No.Y-2010025-2)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周志刚,姚中英;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对水泥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2 蒋鑫;邱延峻;凌建明;;异型断面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理论研究进展[J];中外公路;2007年02期
3 蒋鑫;邱延峻;;半填半挖式路基差异沉降对沥青路面结构影响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4期
4 陈远洪;陈占;周革;;软基路堤工后沉降的幂多项式预测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张嘉凡,张慧梅;软土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结构附加应力[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袁静,龚晓南,益德清;岩土流变模型的比较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7 吕庆,尚岳全,陈允法,侯利国;高填方路堤粘弹性参数反演与工后沉降预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8 黄小华;冯夏庭;陈炳瑞;黄书岭;;蠕变试验中黏弹组合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9 谈至明,姚祖康;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铺面结构影响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9年02期
10 薛祥;宋连亮;贾亮;乐园;葛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的新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健,曾庆有;由桩底土蠕变引起的桩基沉降简易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谭炜;凌建明;刘文;;冲击碾压处理不均匀软弱地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3 许建聪;;降雨作用下浅埋隧道支护参数正交反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王常明;黄超;张浩;张先伟;李军霞;;营口软土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蠕变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王凤娥;;一种新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4期
6 胡其志;周辉;庄心善;;分级卸荷条件下软土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齐剑峰;栾茂田;王忠涛;刘鹏;;静动应力作用下大连饱和黏土的剪切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1期
8 蒋育红;黄晓明;;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9 廖秋林;李晓;郝钊;王思敬;吴硕;赫建明;;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6期
10 陈昌富;刘辉;肖燕;;海相沉积软土蠕变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明;刘新荣;;周期循环荷载下Kelvin蠕变模型特性探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卢小兵;范永政;吴国庆;;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工程建设方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廖秋林;李晓;李守定;;土石混合体重塑样制备及其压密特征与力学特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罗润林;阮怀宁;朱珍德;朱昌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石夹层非定常参数剪切蠕变模型及参数识别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陈磊;陈永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建设与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周辉;俞磊岗;叶铁锋;;市政道路软基处理和不均匀沉降浅析[A];上海空港(第9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徐望国;加筋强风化软岩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质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唐利民;非线性最小二乘的不适定性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仇敏玉;交通荷载对道路工后沉降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荆志东;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男;油页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邝奋标;进港路软基路堤施工变形机理与处治技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向烨;基于行车舒适性的高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指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滕珂;膨胀土固结与蠕变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哲亮;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贾伟;佛岭隧道破碎带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陈晋;综放采场“O”形圈内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杜雁鹏;软质板岩隧道大变形力学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李娜;自然与饱水状态下金川二矿区深部岩石流变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戴少平;考虑交通荷载的运营期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平,李云鹏,丁秀丽,王芝银;FLAC~(3D)粘弹性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2 何兆益,周虎鑫;高填方路堤填筑体沉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曹东伟,胡长顺;多年冻土区路基融沉变形的附加应力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杨晓华,俞永华;土工格室在太古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处治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韦凌德;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周行春;软土地基上沥青路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周志刚,,郑健龙;老路拓宽设计方法的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王登浩;;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9 周虎鑫,陈荣生;高等级公路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付宏渊;高路堤沉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取值标准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园;;半填半挖式路基病害数据本构分析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0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0年
2 胡长顺;王秉纲;何子文;窦明健;侯仲杰;;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典型结构研究[A];2002年道路工程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志良;周志刚;;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填挖交界处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的确定[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王鹏飞;马松林;王彩霞;;加宽路堤的沉降计算与预测分析[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凌建明;钱劲松;黄琴龙;;路基拓宽工程的损坏模式和设计指标[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鑫;异型断面路基工程特性及其上承路面结构行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学雷;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丁浩;高速公路特殊结构的填土路堤变形特性及相关公路病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张书建;王志鹏;王志斌;;收缩、徐变对无伸缩缝桥梁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S2期
2 罗翥;;水泥路面设计规范荷载应力计算公式的量纲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1期
3 刘大鹏;周建中;唐小兵;;边坡开挖分级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11期
4 汪海霞,田丽荣;浅析道路工程监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06期
5 罗庆森;粉喷桩在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5年06期
6 张仁河,石海山,张培杰;道路工程中压实度与弯沉值关系的研究与探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4期
7 洪洁波;农村公路施工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8 原健安,周吉萍,李玉珍;SBS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4期
9 林桂清;;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浅探[J];交通标准化;2005年12期
10 邓美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的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希娟;周新锋;岳卫民;;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建华;张金喜;刘英;;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孔隙结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朱旭红;王纯鸣;;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艾力·斯木吐拉;;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系统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傅工范;赵文琴;;破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再生利用的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朝晖;李振科;李九苏;;道路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兵兵;刘佳;范志勇;周明凯;;水泥-脱硫渣稳定碎石作路面基层材料的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留俊;;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决策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祝龙;;山区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关键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靳晓磊;一批道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孙滨;武汉六大道路工程昨日通车[N];湖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林U
本文编号:1586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8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