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集中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现象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排烟速率 切入点:集中排烟 出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建立1∶20的缩尺寸隧道模型,以研究隧道集中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影响。分析对称开启的6个排烟口,排烟速率由0.045 m3/s逐渐增大到0.179 m3/s时,排烟口下方烟气层蔓延范围、厚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不同排烟速率下,邻近火源的排烟口L1和R1均未发生吸穿现象;而远离火源的排烟口L3和R3排出的几乎为空气;在排烟速率为0.112~0.179 m3/s时,处于中间位置的排烟口L2和R2发生吸穿过渡现象,后随排烟速率增大则发生完全吸穿现象。结果表明:当隧道集中排烟速率不断增大时,排烟口下方烟气层逐渐发生吸穿现象,且距火源越远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现象。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ntrated exhaust rate of the tunnel on the smoke layer penetration phenomenon, a 1:20 tunne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smoke layer spread range under the smoke exhaust layer, when the smoke exhaust rate increased from 0.045 m3 / s to 0.179 m3 / s, and the smoke exhaust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0.045 m3 / s to 0.179 M3 / s. The variation of thickness and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exhaust rates, there was no penetration of L1 and R1 in the nearby smoke outlet, but the air was almost the air in the outlet L3 and R3 far away from the fire source, and when the smoke exhaust rate was 0.112 ~ 0.179 m3 / s, L2 and R2 in the middle position take place the phenomenon of sucking through, and the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xhaust rate, the phenomenon of completely sucking through occu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oke layer below the exhaust outlet gradually takes place when the rate of concentrated exhaust smoke in the tunnel increases. And the farther away from the fire, the more easily the smoke outlet will be sucked.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3M540830) 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项目(2013ZZ-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开放课题项目(HZ2013-KF01)
【分类号】:U453.5;U4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学鹏;袁月明;李旭;;隧道集中排烟速率对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2 蒋亚强;霍然;胡隆华;纪杰;阳东;王浩波;;长通道内机械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李伟;烟气控制条件下狭长空间烟气分层蔓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洪义;倪天晓;张新;;集中排烟公路隧道排烟阀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许小磊;何嘉鹏;周汝;李静娴;;高层建筑火灾时排烟速率对排烟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11期
3 姜学鹏;袁月明;李旭;;隧道集中排烟速率对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4 许小磊;何嘉鹏;周汝;李静娴;;高层建筑火灾时走廊净高对排烟效果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5 栾军;;隧道横向通风排烟口设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07期
6 杨平;陈飞;王海阔;;基于FDS的地下商业街排烟量计算方法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倪天晓;高速铁路隧道列车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超;动车组存车场火灾视频探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张;地下水电站主变洞搬运道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闪;隧道火灾侧向排烟控制效果及通风网络解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唐伟;纵向风作用下障碍物对隧道火灾烟气最高温度及逆流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杨平;侧室—通道式地下商业街火灾排烟系统数值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伯乐;李元洲;孙晓乾;任彬彬;许兆宇;霍然;;排烟口设计对排烟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2 胡隆华,霍然,李元洲,易亮,王浩波;地下长通道补气口位置对火灾机械排烟效率的影响[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5期
3 蒋亚强;霍然;胡隆华;纪杰;阳东;王浩波;;长通道内机械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杨昀;曹丽英;;地铁火灾场景设计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伯乐;李元洲;孙晓乾;任彬彬;许兆宇;霍然;;排烟口设计对排烟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2 张梅红;赵伟;;扁平空间排烟口朝向对排烟效果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3 许小磊;何嘉鹏;周汝;李静娴;;某高层建筑条形走廊排烟口布置方式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4 王忠波;舞台自然排烟口风量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年01期
5 赵斌,吴舜卿;新型自动复位板式排烟口的研制与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9年05期
6 许小磊;何嘉鹏;周汝;靖成银;;排烟口布置方式对高层建筑火灾排烟效果的影响[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5期
7 黄华丰;;建筑消防自然排烟口设计的探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年04期
8 曹瑞升;不解决问题不罢休[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0年07期
9 徐海斌;徐志胜;赵伟;;某地下车道火灾排烟有效性数值模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07期
10 张慧;施微;陈军华;;高层建筑走廊排烟效果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明;;空调、排烟共用系统及其控制[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项朋中;章捷;;高大空间火灾烟气发生机理和排烟计算[A];1999年全国空调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3 周s闶,
本文编号:1592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59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