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深埋圆形富水隧道应力与位移的弹塑性解(英文)

发布时间:2018-03-21 03:53

  本文选题:深埋隧道 切入点:渗流力 出处:《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推导获得深埋圆形富水隧道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的弹塑性解析解。创新要点:基于弹性力学厚壁圆筒受均布压力的拉姆解答和Mohr-Coulomb屈服条件,推导了考虑渗流作用和应力释放时含衬砌深埋隧道的弹塑性解,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验证了其正确性。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考虑渗流作用和应力释放的含衬砌深埋圆形隧道的解析模型(图1),然后推导了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隧道围岩与衬砌渗流场、位移场和应力场计算的弹塑性解析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程序(图2)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重要结论: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推导获得了深埋富水隧道应力与位移场分布的理论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其正确性。该解析解一方面可以用于深埋高水头隧道的预设计,如预测隧道周围的水压力、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可用于校核大型复杂数值模型的正确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derive the elastic-plastic analytical solution of stress field and displacement field distribution in deep buried circular water-rich tunnel. The main points of innovation are based on the Ram-solution of uniform pressure on thick walled cylinder in elastic mechanics and Mohr-Coulomb yield condition. The elastoplastic solution of deep buried tunnel with lining considering seepage and stress release is derived. The FLAC3D finite difference program is used to verify its correctness. Research methods: an analytical model of deep buried circular tunnel with lining considering seepage and stress release is establish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fig. 1), and then based on Mohr-Coulomb yield is derived. The seepage field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lining of tunnel based on Criterion, The elastic-plastic analyt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displacement field and stress field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Fig. 2). A theoretical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field in a deep buried water-rich tunnel is derived, and its correctness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can be used in the pre-design of a deep-buried high-head tunnel. For example,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pressure, stress field and displacement field around the tunnel can be predicted.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be used to check the correctness of large complex numerical model.
【作者单位】: Key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1308012) the Beiji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o.3144026),China
【分类号】: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成学;杨林德;李鹏;;考虑应力重分布的深埋圆形透水隧洞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2 吕晓聪;许金余;;海底圆形隧道在渗流场影响下的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3 李宗利,任青文,王亚红;考虑渗流场影响深埋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海涛;丁德馨;刘东燕;杨挺拔;;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构筑时机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2 徐明新;杨成永;张强;;施工期隧道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刘成学;杨林德;李鹏;;考虑应力重分布的深埋圆形透水隧洞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4 吕晓聪;许金余;;海底圆形隧道在渗流场影响下的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9年02期

5 邹金锋;;考虑水-力耦合时交通隧道非线性解析[J];工程力学;2011年12期

6 汪优;王星华;陈俊儒;;考虑渗流的海底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7 高召宁;孟祥瑞;付志亮;;考虑渗流、应变软化和扩容的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孙闯;张向东;贾宝新;;基于收敛-约束法的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3期

9 冯利坡;郑永来;邓树新;;流固耦合下深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流体参数研究[J];公路;2014年03期

10 何晖;张泉钰;高诗明;;茶镇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的确定[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谢红强;隧道工程热液固多场耦合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徐明新;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唐雄俊;隧道收敛约束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郭军;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力学及支护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明斌;有压隧洞结构稳定性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郭富利;堡镇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罗彦斌;寒区隧道冻害等级划分及防治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凯;脆性岩石力学模型与流固耦合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夏炜洋;盾构法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银银;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攀;隧道型钢钢架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向阁;海底隧道涌水量预测及注浆防水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刘文剑;裂隙水对越岭隧道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吴家耀;浅埋软土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吴金刚;高水压隧道渗流场的流固耦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fE;考虑干缩和徐变的施工期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估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鹏;软岩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参数反演的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9 吕记斌;考虑温度影响的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志超;隧道钢架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亮;赵均海;李小伟;;岩质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场弹塑性新解[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2 宋俐,张永强,俞茂宏;压力隧洞弹塑性分析的统一解[J];工程力学;1998年04期

3 任青文,邱颖;具有衬砌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J];工程力学;2005年02期

4 任青文,张宏朝;关于芬纳公式的修正[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荣耀;蔡晓鸿;;海底隧道开裂衬砌的渗漏量计算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张有天,张武功;隧洞水荷载的静力计算[J];水利学报;1980年03期

7 张有天,张武功,王镭;再论隧洞水荷载的静力计算[J];水利学报;1985年03期

8 王建秀,杨立中,何静;深埋隧道衬砌水荷载计算的基本理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9 杨家岭;邱祥波;陈卫忠;李术才;;海峡海底隧道及其最小岩石覆盖厚度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10 李宗利,任青文,王亚红;考虑渗流场影响深埋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地质超前预报在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成果[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2 姚志国;;隧道开挖过程中施工监测及其数据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3 张楠;王述红;王晓明;李飞;;含弱层围岩的隧道变形破坏过程模型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4 杜转转;;浅谈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5 毛文宗;;浅谈笔架山隧道用全断面法开挖Ⅱ类围岩[J];山西建筑;2009年28期

6 吴耀宗;朱明;肖海波;;引水隧道围岩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0年04期

7 许江,顾义磊,康骥鸣;隧道与地表构筑物相互影响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6期

8 张开银,陈发明,叶方千,薛光桥;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的应变反演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9 赵存明;沈斐敏;;瑞利波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地质灾害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10 袁海清;;浅埋偏压状态下软弱泥质页岩隧道洞室及围岩的稳定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有财;谷婷;朱勇;白志勇;;模糊理论在隧道施工阶段围岩等级划分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维申;王可钧;刘艳青;马荣田;卢汝绥;;地下工程的监测与数值计算[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3 王唢;赵明阶;蒋树屏;林志;;基于渐进性破坏理论的隧道围岩压力预测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焦冬雪;刘元雪;陆新;;单洞双层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常明;张淑华;;基于规范知识的隧道围岩快速分类[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乔春生;张清;韩卫东;;隧道工程中的三维有限元方法[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阳友奎;;应变软化隧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谭志宏;唐春安;曹武安;;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会军;;大断面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地质因素分析[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谭志宏;唐春安;曹武安;;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宝慧;安全责任岗为施工保驾护航[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2 陈戈 林清 吴楚楚 蔡华锋;隧道围岩试验系统国际领先[N];南方日报;2007年

3 董树国 褚铁成;围岩变形监测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7年

4 国海邋 南下 世玺;科技创新点亮隧道施工[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刘志广;隧道断层破碎带控制爆破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关书敏;隧道建设与养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在渝揭牌[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欢院邋通讯员 李战民 郭少言;高路入云端 豪情撼秦岭[N];陕西日报;2007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潘树涛;让道路更畅 让城市更靓[N];贵州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陈国方 本报记者 罗先安 田丕;巨龙腾飞的基石[N];安康日报;2007年

10 张天翔邋秦军;铁一局特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世界领先[N];陕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念;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黄强;基于黏弹性理论的隧道围岩应力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先国;隧道结构失稳及判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叶英;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刘文剑;基于渗流场—损伤场耦合理论的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尤哲敏;大断裂区深埋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唐雄俊;隧道收敛约束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文建华;隧道结构稳定性及其流固耦合损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汪成兵;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毛树华;灰关联决策与灰生成算子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聪;义安隧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支护设计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苏俊军;陡倾岩层中隧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塌方处置对策探讨[D];长安大学;2011年

3 伍冬;山岭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谢震;小净距隧道围岩破碎段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伟业;隧道围岩爆破振动及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陈继华;降雨对山岭隧道围岩受力变形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7 张先伟;渗流效应下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及施工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雷权有;黄土覆盖土、岩接触地层中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小军;铁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判据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王勇;半岩半土隧道围岩稳定数值模拟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2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42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5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