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新建和扩建全过程力学响应数值分析
本文选题:公路拓宽 切入点:差异沉降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考虑公路扩建工程中新、老路修建历史的差异,建立了软土地区公路新建和扩建全过程力学响应分析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新、老路软基未加固和搅拌桩加固的4种地基加固方式下新、老路面对差异沉降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拓宽前老路基顶面沉降呈"盆形"分布。新路基荷载下老路中心处发生回弹。老路软基搅拌桩加固时老路基顶面沉降由"盆形"分布逐渐发展为"倒钟形"分布。新、老路软基均未加固时面层顶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最大,新、老路软基均搅拌桩加固时面层顶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最小。老路软基搅拌桩加固时新路面层顶部受拉,其余3种地基加固方式下新路面层顶部受压。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historical difference between new and old road construction in highway expansion project, a plan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mechanical response analysi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in soft soil area is establish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the old road to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four kinds of reinforcement methods of the old road soft foundation without strengthening and the mixing pile strengthen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old roadbed before widening is "basin" distribution. The springback occurs at the center of the old road under the new roadbed load. The settlement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old roadbed gradually develops from "basin shape" to "inverted bell shape" when the old road is strengthened by mixing piles with soft foundation. The maximum horizontal tensile stress at the top of the surface layer is the largest and new when the soft foundation of the old road is not strengthened,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tensile stress at the top of the surface layer is the least when the soft foundation of the old road is strengthened by mixing piles. The top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new road is compressed under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foundation strengthen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土木系;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基金】:广东省交通科技重点项目(200502)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钱劲松;凌建明;;软土地区公路拓宽工程的力学响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2 周行春;软土地基上沥青路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杨庆刚;黄晓明;廖公云;顾长存;;软基差异沉降对夹层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4 ;Influence of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n pavement structure of widened roads based on large-scale model test[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1年01期
5 傅珍;王选仓;陈星光;李宏志;史建平;王磊;;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和影响因素[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黄琴龙,凌建明,钱劲松;新老路基工后差异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嘉凡,张慧梅;软土地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结构附加应力[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傅珍;王选仓;陈星光;李宏志;周洪文;王磊;;高速公路拓宽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张军辉;;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下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变形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炜;凌建明;刘文;;冲击碾压处理不均匀软弱地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2 钱劲松;凌建明;;软土地区公路拓宽工程的力学响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侯昭光;;桩承式复合路基填筑期沉降的因素敏感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6期
4 何礼彪;金亮星;;湖区公路拓宽工程处治技术应用分析及监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苏延敏;文堂辉;;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有限元分析[J];大众科技;2010年03期
6 蒋育红;黄晓明;;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赵丰田;王选仓;高志伟;;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4期
8 钱尼贵;周春儿;李国维;;轻质土路堤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6年04期
9 王海洋;;路基拓宽地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分析[J];广东公路交通;2011年03期
10 张军;;老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及实施[J];工程与建设;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瑞麟;彭前程;张帆;简晓波;吴贤国;车丽彬;;土工格栅处理拓宽路堤不均匀沉降有限元仿真[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瑞麟;彭前程;张帆;简晓波;吴贤国;车丽彬;;土工格栅处理高速公路拓宽路堤不均匀沉降有限元仿真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磊;陈永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建设与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艳芳;齐永正;徐宏;;软基低路堤下小型构筑物路基纵向差异沉降数值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张永清;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特性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王乾;基于板底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处治与力学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管延华;强度衰减路基稳定性及其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蒋鑫;异型断面路基工程特性及其上承路面结构行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高翔;高速公路新老路基相互作用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陈晓斌;高速公路粗粒土路堤填料流变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吕国仁;旧路基拓宽改建沉降开裂机理及强夯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翁效林;高速公路拓宽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黄永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路面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哲亮;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东博;高模量路基沥青路面结构应用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王辉辉;广元至陕川界高速公路新旧路堤搭接段变形性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玉清;山区高速公路沉降分级处治措施与质量控制标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刘能源;动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路面的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6 朱哲;旧路加宽工程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D];湖南大学;2011年
7 李磊;山区公路改扩建路基变形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艾长发;重载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与性能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韦珊珊;土中应力分布传递规律的试验及测试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10 胡锋;新老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东伟,胡长顺;多年冻土区路基融沉变形的附加应力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鹏;张军辉;黄晓明;;加宽工程路面开裂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蒋鑫,邱延峻;旧路拓宽全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4 傅珍;王选仓;陈星光;李宏志;王小宁;;安新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台阶开挖方案分析[J];公路;2006年12期
5 陈建峰,石振明,沈明荣;宽路堤软土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6 高翔,刘松玉,石名磊;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中的关键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7 汪浩,黄晓明;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8期
8 黄琴龙,凌建明,唐伯明,蒙华;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模拟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9 张军辉;黄晓明;彭娴;;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双侧加宽工程的数值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3期
10 钱劲松;凌建明;黄琴龙;;路基拓宽工程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军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变形特性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昝世辉;;挖掘修复道路力学响应与设计方法[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左志武;张洪亮;王衍辉;;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力学响应现场测试与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0年03期
3 林小平;袁捷;朱方海;孙富学;;重载条件下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J];北方交通;2006年11期
4 张经强;;冲击载荷作用下压力容器的力学响应试验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5 邓云纲;许志鸿;;水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1期
6 李晓宁;李洪亮;沈可;;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J];天津建设科技;2011年03期
7 韦金城;王林;杨永顺;马士杰;;永久性沥青路面试验路力学响应分布的数值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6期
8 兰凤崇;蔡志华;陈吉清;马正伟;;汽车碰撞中胸-腹部的生物力学响应与损伤评价[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9 肖川;宋文霞;夏玮;李隆志;;动载作用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分析[J];公路;2014年07期
10 肖兴强;艾长发;邱延峻;;考虑横坡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有限元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德海;胡德亮;;沥青加罩水泥砼旧板不同处理方式时力学响应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勇;李成现;;非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勇;向永;代晓淦;韩敦信;何碧;;STEVEN试验中模拟材料D-90031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4 张旭;;基于三晶材料的内禀材料长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卢兴国;张国忠;刘刚;;周期性应变作用下胶凝原油力学响应实验研究[A];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任会兰;宁建国;;强冲击载荷下氧化铝陶瓷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尹益辉;热能沉积作用下板的力学响应与失效的若干问题[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1年
2 谷凡;海底输油软管力学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阳;陡坡急弯路段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石少刚;施工荷载下盾构隧道管片力学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姚学亮;沥青类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与检测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邓海龙;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研究与力学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黄庆泓;非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许伟;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颈部生物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和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徐占磊;基于抗车辙功能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响应与结构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8 张赛威;关山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与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王成;寒风垭隧道施工力学响应与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10 寇良朋;基于气动载荷的手指力学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54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5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