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交通网络的历史街区单向交通组织优化
本文选题:历史街区 切入点:单向交通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通过调查历史街区交通拥堵问题,发现在街区主要道路拥堵不堪时,很多支路却未被充分利用.本文通过分析单向交通的特征和历史街区实施单向交通的合理性,提出将支路的单向交通组织作为缓解历史街区交通压力的有效管理措施.建立了基于历史街区特色的道路阻抗函数,并以研究区域路网出行时间最短为目标通过仿射尺度法进行交通分配,最后以西安市湘子庙历史街区为例,应用Transcad软件反推得到出行OD矩阵,提出路网单向组织方案,得到实施单向交通后的路网流量分配值.将优化方案与现行方案进行比较表明,历史街区实施单向交通组织后路网通行能力得以提高,交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historical blocks, it is found that many branch roads are not fully utilized when the main roads in the blocks are conges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way traffic and the rationality of implementing one-way traffic in historical blocks. The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branch roads is put forward a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 to relieve traffic pressure in historic blocks, and the road impedance func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blocks is established. Taking the shortest travel time of regional road network as the goal, the traffic distribution is carried out by affine scale method. Finally, taking Xiangzimiao historic district in Xi'an as an example, the travel OD matrix is obtained by using Transcad software, and the one-way organizing scheme of road network is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is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ch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road network is improved and the traffic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in historical district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27839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建设重点培育计划(XK201213)
【分类号】:U491.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焰,吕慎;基于TransCAD的城市道路阻抗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宏志;浦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有限理性交通选择行为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董一凝;宴清照;李志强;姜广峰;;基于泊松过程的校园车辆调度模型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黄美灵;陆百川;;基于手机定位的交通OD数据获取技术[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甘江婷;焦海贤;朱晓宏;;基于GIS的OD调查小区区号匹配的系统开发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孙有信;钱勇生;汪海龙;;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规划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03期
6 王元庆;李娜;张鹤;;中国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交通规划[J];城市观察;2010年04期
7 潘有成;杜林;;城市新区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技术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7年02期
8 耿娟;张琦;;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组合规划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09年03期
9 成卫;陈月明;董玉佩;;考虑路段流量不确定性的OD矩阵反推算法[J];城市交通;2008年03期
10 张旭;栾维新;蔡权德;;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竞争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Evalu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Methods at Traffic Circles[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2 董晓婷;王卓;董宏辉;贾利民;秦勇;;和谐发展—防治交通突发事件的战略选择[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文君;许欢;;基于网络认知水平的多用户交通分配模型[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广晓平;马昌喜;;新一代三警合一系统方案研究——以酒泉市为例[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纪升;梁乙朝;梁玉庆;张新城;;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技术原理及其复杂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武胜;张琦;王秋平;;基于GSPN的城市区域交通控制评价优化模型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琳琪;宋瑞;许旺土;;拥挤收费对用户均衡交通配流的影响分析[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建山;田大新;韩旭;王云鹏;;基于车路协同的单点信号交叉口自适应优化控制方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9 王兵;贾利民;龙慧;郭杜杜;马玉春;;新疆公路网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资源调度系统设计及应用[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10 李先进;张国平;张杰;吕煊;孟梦;;组合出行模式下的随机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及算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春娇;多状态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流短时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袁满荣;昆明市主城区交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博;大范围交通控制与交通流诱导协同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许世燕;连续型交通分配模型及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谭晓雨;基于道路交通环境负荷因素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翟华伟;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分布形式建模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张俊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静怡;基于车载导航系统的大区域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春辉;交通分布模型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左丹;区间不确定需求下的交通用户平衡分配方法[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祖威;基于WITNESS集装箱码头道路交通系统仿真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胡淼;基于Paramics平台的交通仿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红云;基于综合成本的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婷婷;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谱;基于出行行为的择路演化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彭香萍;共享式的士管理系统研发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元祥;上海单向交通系统[J];现代交通管理;1998年02期
2 张宇飞;城市单向交通组织的发展和特点[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5期
3 吴元祥;完善上海市单向交通系统的建议[J];交通与运输;1998年02期
4 夏海平;单向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实践(一)[J];交通与运输;1996年04期
5 高臣辉;青岛市单向交通盘活了城市道路资源[J];科技成果纵横;1999年06期
6 李荣波;关于单向交通通行能力的探讨[J];中国市政工程;1998年03期
7 肖志国,李杰,张正亚;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年S1期
8 小爱;单向交通的设置条件和方法[J];交通与运输;2005年03期
9 夏海平;单向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实践(二)[J];交通与运输;1996年05期
10 马俊来,王炜,边扬;单向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玉龙;伊新苗;;城市单向交通组织方案规划及其评价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何川;耿萍;晏启祥;;汶川大地震隧道工程震害初步分析[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3 王德章;;谈谈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中的交通流流向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酆庆;李恭慰;王美昌;;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要领[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兵;束惠;;浅谈改造高速隧道照明工程的体会[A];河南省照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6 王元生;段海林;董全喜;;北京商务中心区交通组织设计探讨[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崔优凯;;高等级公路隧道照明设计[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田夫;樊强;;树立以人为本的交通设计理念实现可持续交通发展[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张兵;束惠;;浅谈改造高速隧道照明工程的体会[A];中国中原(郑州)绿色照明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晓刚;赵海华;李惠玲;方正;;高速公路隧道通风排烟模拟试验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琪 黄贤令 本报记者 马智博;道里 营造有序交通 经济发展添翼[N];黑龙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孙玉红;16日起宣化街等区域实施单向交通[N];哈尔滨日报;2009年
3 上海市交警总队副总队长 左天福;单向交通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1年
4 本报记者 彭之丹;我市部分次干道将实施单向通行[N];贵阳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玉红;道外区将实施“棋盘状”大单向交通[N];哈尔滨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玉红;视施工情况分期限行 扩大单向交通范围[N];哈尔滨日报;2011年
7 李进胜 本报记者 慕海燕 赵琳;单行,单行![N];哈尔滨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孙玉红;汉水路赣水路衡山路区域年底前拟单向交通[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李进胜 记者 闫雪峰;今年单行道将达200条[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李白蕾;代表建议我市多设置单行道[N];福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永恒;城市路网交通流组织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黄恩厚;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环系统改扩建优化理论与方法[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康;城市单向交通与常规交通衔接匹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玉;大城市单向交通组织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刘家军;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公衍学;棋盘式路网实施单向交通的可行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温毅军;基于局域路网出行时间最短的单向交通定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武小康;山地城市单向交通组织适宜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升;城市道路单向交通影响、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孙晶;城市道路单向交通方案设计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于博;城市道路网络单向交通组织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郭龙;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系统评价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6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