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30 22:20

  本文选题:任意开挖断面 切入点:共形映射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01期


【摘要】:将复杂开挖断面为边界的力学问题转化成单位圆为边界的力学问题,是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开展地下隧洞围岩力学分析的前提。从黎曼存在定理出发,建立了以洛朗级数有限项表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的共形映射函数。根据边界对应原理,将域到域的共形映射问题转化成单位圆周线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边界线的共形映射问题。从三角插值理论出发,采用奇偶插值点反复相互迭代对映射函数的求解开展了研究。为快速地进行迭代计算,采用法线逼近法进行计算点(映射点)调整。提出了以映射边界线与实际开挖洞形边界线之间的绝对误差作为迭代计算的收敛条件,保证了共形映射精度。给出了3个开挖断面隧洞映射函数的求解算例,并将研究结果与文献中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单位圆外域到任意开挖断面隧洞外域共形映射的计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和收敛快等特点。
[Abstract]:It is a precondition to transform the mechanical problem of complex excavation section into the mechanical problem of unit circle as the boundary, which is the premise of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underground tunnel by using the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theory. Based on Riemann's existence theorem,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surrounding rock of underground tunnel is carried out. The conformal mapping function from the outer domain of unit circle to the outer domain of tunnel with arbitrary excavation section is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the finite term of Laurent ser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oundary correspondence, The conformal mapping problem from domain to domai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conformal mapping problem between unit circumference line and arbitrary excavation section tunnel boundary line. The solution of mapping function is studied by iterative iteration of odd and even interpolation points. The normal approxi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adjust the point of calculation (mapping point), and the absolute error between the mapping boundary line and the actual excavated hole boundary line is proposed as the convergence condition for iterative calculation. The conformal mapping accuracy is guaranteed. Three examples of calculating the mapping function of tunnel with excavation section are given,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nformal mapping from the outer domain of the unit circle to the tunnel with arbitrary excavation sec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high accuracy and fast convergence.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建工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面上基金资助项目(No.2008C23009)
【分类号】:U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趁肖,朱衡君,齐红元;复杂边界单连通域共形映射解析建模研究[J];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04期

2 王润富;;一种保角映射法及其微机实现[J];河海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李成;郑艳萍;李大磊;;积分方程法对含复杂孔形复合材料板孔边应力分布的研究[J];机械强度;2006年06期

4 徐趁肖,齐红元,朱衡君,杜凤山,刘才;任意边界域映射建模理论及模具设计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5 胡龙飞;刘全坤;冯秋红;;基于共形映射的壁板型材挤压模具型腔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6 范广勤,汤澄波;应用三个绝对收敛级数相乘法解非圆形洞室的外域映射函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7 朱大勇,钱七虎,周早生,徐文焕;复杂形状洞室映射函数的新解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8 皇甫鹏鹏;伍法权;郭松峰;熊峥;;基于边界点搜索的洞室外域映射函数求解法[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9 郑志强;单位圆到任意曲线保角变换的近似计算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2年05期

10 祝江鸿;;隧洞围岩应力复变函数分析法中的解析函数求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青,陈士军,傅少君,陈胜宏;改进剩余推力法及其在三板溪滑坡稳定研究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2 焦春茂;赵春风;张征;石振明;;遗传积分型本构方程的两种推演方法及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3 蔡晓鸿;蔡勇斌;蔡勇平;甘晓荣;孙富学;;二向不等围压和内压作用下椭圆形洞室的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4 侯化强;王连国;陆银龙;张蓓;;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其破坏机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5 李成;铁瑛;郑艳萍;;含椭圆孔的复合材料板在压应力作用下的应力仿真计算(英文)[J];船舶力学;2010年03期

6 董春亮;卢小雨;;拉压模量不同厚壁圆筒轴对称问题应力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陈鹏;杨小礼;黄阜;;浅埋三孔隧道围岩位移场解析解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吕凡任;;软岩巷道支护蠕变分析[J];东北煤炭技术;2000年02期

9 朱卓慧;赵延林;徐燕飞;孙小康;;八种典型岩石力学流变组合模型的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10 鲁嘉;赵春风;刘福天;李尚飞;;钻孔灌注桩成孔卸荷时效性理论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平;王华宁;;粘弹性岩体中椭圆洞室开挖过程的施工力学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2 李之达;黄道茹;黄强;刘劲勇;;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的黏弹性分析[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徐趁肖;朱衡君;齐红元;邱成;杨松;;高速列车头型共形映射解析建模[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吕爱钟;;深埋地下洞室有限元网格自动划分的新方法[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5 朱珍德;胡定;傅厚利;王丛革;;地下巷道流变与断裂耦合问题的研究[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6 吕爱钟;丁志坤;焦春茂;李金兰;;岩石非定常蠕变模型辨识[A];全国岩土工程反分析学术研讨会暨黄岩石窟(锦绣黄岩)岩石力学问题讨论会文集[C];2006年

7 唐治;潘一山;李忠华;郑树栋;朱丽媛;;巷道围岩应力空间分布仿真分析[A];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创新与实践——全国防治煤矿冲击地压高端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健怡;铝合金型材挤压的数值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彭念;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郭子红;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胡斌;深切峡谷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动态数值仿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7 孟英峰;泥页岩水化反应的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在油气田开发领域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8 吴士良;对采场矿山压力有明显影响的覆岩破坏运动演化规律[D];山东科技大学;2002年

9 杨增夫;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的岩层动力信息基础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10 李攀峰;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武麟;临近断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功;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洞群稳定性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贾伟;佛岭隧道破碎带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建钧;水平定向钻孔应力—应变及失稳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杜飞翔;糯扎渡水电站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峰;惠州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赵晨;采空区下隧道安全稳定性评价及数值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许剑芸;弹性板结构模态频率解析及试验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文桦;佛岭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程海霞;保角映射法在复合材料断裂理论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鸿;蔡勇斌;蔡勇平;甘晓荣;孙富学;;二向不等围压和内压作用下椭圆形洞室的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徐趁肖,朱衡君,齐红元;复杂边界单连通域共形映射解析建模研究[J];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王润富;;一种保角映射法及其微机实现[J];河海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4 王润富;;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计算机解[J];河海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5 杜云海,徐建国,温玲君,韩连元;双相材料平行于界面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法[J];机械强度;2003年02期

6 贾俐俐,高锦张;基于流函数法的铝型材挤压导流模合理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7 王匀,刘全坤;用保角映射法求解多层套扁挤压筒内的应力[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8 赵凯;刘长武;张国良;;用弹性力学的复变函数法求解矩形硐室周边应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9 齐红元,杜风山,刘才,齐红宇;金属异型材挤压模参数的优化[J];模具工业;2000年02期

10 汤澄波,沈其良;煤矿深部天幕巷道围岩应力分析和围岩稳定性[J];煤炭学报;199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趁肖,朱衡君,齐红元;高速列车头型共形映射建模理论研究[J];铁道学报;2002年04期

2 徐趁肖,齐红元,朱衡君,杜凤山,刘才;任意边界域映射建模理论及模具设计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3 陶印心;Schwarz引理的几个推广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齐红元,杜风山,刘才,齐红宇;金属异型材挤压模参数的优化[J];模具工业;2000年02期

5 齐红元;朱衡君;;异型挤压模腔纵向曲线与共形映射[J];工程力学;2007年07期

6 吴牮;;L銉wner理论对动态断裂问题的应用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立忠;吕学金;;复变函数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基变形[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8 李南生,李洪升,丁德文,万淑霞;非规则边界相变温度场奇异摄动解[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9 胡龙飞;刘全坤;冯秋红;;基于共形映射的壁板型材挤压模具型腔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10 童磊;谢康和;卢萌盟;王坤;;半无限含水层中带衬砌隧洞渗流解析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齐红元;朱衡君;杜凤山;刘才;;金属异型挤压塑性变形及模腔共形建模[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2 齐红元;朱衡君;;异型挤压模腔纵向曲线共形解析[A];2005年中国固体科学与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5年

3 徐趁肖;齐红元;朱衡君;;复杂接触域共形映射三角插值工程建模理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田雨;于少华;;常曲率时空中的匀加速运动[A];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Experimental Tests on Special Relativity and Determination of Intertial Systems[C];2007年

5 齐红元;朱衡君;邱成;杨江天;;椭圆异型挤压塑性成形映射理论及模腔优化解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6 官伯然;郑兆翁;梁昌洪;;数值保角变换混合方法[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7 廖进昆;刘永智;廖翊韬;舒勤;李珊君;黄宏光;;量子比特的门操作与共形映照[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龙飞;铝型材壁板挤压模具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戴俊飞;Ricci流在图形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3 章敏;曲面共形映射的Koebe's迭代法[D];浙江大学;2010年

4 韩玮;基于Level Set演化曲面的蛋白质分子场建模与特征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朱华成;拟共形映射极值问题和Schwarz导数[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朱微;关于Finsler流形的调和映射[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学金;半无限空间中隧道问题的复变函数解法[D];浙江大学;2006年

2 黄宝勤;有界度圆填充与共形映射[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陶勤英;一类半线性椭圆方程的渐近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稀;电介质薄膜材料微波性能参数测试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江维;含集中质量的复杂域弹性板模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宋美玲;圆填充的刚性与离散边值问题[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齐洪敏;含多集中质量弹性板基波频率解析及试验模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祝红英;复杂弹性板的振动基波共形解析及试验模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9 付小梅;共形映射与区域的双曲度量[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春红;John区域与Nehari函数[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7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87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