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上海租界公共交通发展演进的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31 02:15

  本文选题:公共交通系统 切入点:地价分区 出处:《城市规划》2014年01期


【摘要】:以近代上海的租界扩张和道路建设为背景,以租界公共交通发展的历史分析为重点,从公交线路分布、客运量增长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对租界公共交通发展演进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在研究方法上尝试将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统计数据与历史地图叠加后通过定量技术分析,剖析公交线网密度与地价分区之间的耦合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演进对都市空间和市民生活的近代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oncession expansion and road construction in modern Shanghai, and wit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in concession area as the focus,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lines is analyzed.In the aspects of passenger volume growth and traffic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ncession public transport are reviewed and sorted out.In the research method, we try to analyz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nsity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the land price area through quantitative technical analysis by overlay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historical map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we can find out from this.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urban space and citizen's lif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分类号】:U491.17-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国盛;人力车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业人群再就业状况述略[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赵文;;九一八事变前《生活》周刊对日本侵华的认识及其抵御主张[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3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4 鲁卫东;;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小学教员及其生计初探[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5 熊建林;;“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浅观清末新政与中国城市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何其敏;;区域竞争加剧与近代苏州的衰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章银杰;李峰;;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王立民;;中国城市中的租界法与华界法——以近代上海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9 苏威;;清末民初上海零售业态变迁原因简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星;;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分布及演变[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靖;徐永利;;上海市杨浦区老工业基地保护与改造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曾凡英;;关于盐都自贡城市早期现代化的思考——兼论西部中小专业城市发展的道路[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4 杨剑龙;;论上海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永丽;;“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晚清政治小说中的上海书写[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吴俊范;;开埠初期上海塘路系统的产权转型及其环境效应[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8 黄汉民;;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9 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进与新旧冲突——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个案分析[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10 徐永利;李靖;;上海外滩滨水空间形成过程回溯[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4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龚敏;近代旅馆业发展研究(1912-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7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8 黄健美;上海士绅李平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荣鑫;大连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城市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原;上海法租界最后三年(1941-1943)的法制变异[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姚笑圆;上海公共租界临时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玫;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管宏平;常德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年)[D];湘潭大学;2010年

6 韩威;青岛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初期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彭勃;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叶东;九江口岸贸易及其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简瑞;民国时期沪、宁、汉服装产业发展之分析与比较[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刘志斌;民国时期上海民营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莎;蒙井玉;王晓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1期

2 陆化普;基于TOD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其研究课题[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4期

3 王兵兵;赴英国德国考察报告[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5年03期

4 华兆增;;美国的城市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7年01期

5 宋晓冰;刘霞;;我国城市客车智能化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车辆;2007年08期

6 周媛;邓卫;胡启洲;;基于区间数的城市公交网络综合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6期

7 张成敏;秦鸣;艾瑶;程娟;;南昌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9期

8 段里仁;;一个城市交通的国际典范——巴西库里蒂巴市整合公共交通系统[J];城市车辆;2009年12期

9 张黎;;如何运用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研究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J];价值工程;2010年29期

10 文聪聪;;TOD模式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尧;;香港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析[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大刚;吴叶;;智能交通技术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蔡君时;;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吕安涛;张志山;郭林;;ITS框架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浅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殷广涛;;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实现北京交通可持续发展——谈北京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6 黄正东;刘学军;;武汉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特征分析[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忠;曹更新;;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公交智能调度算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8 刘志强;;关于公交调度模式的调研[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超;杨晓光;云美萍;;先进公共交通系统的社会经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吕璞;白玉凤;王磊;;公共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周向阳;济南规划建设“公交+慢行”出行体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2 邓琳;北京私家车出行比例增幅仍高于公交[N];北京商报;2007年

3 滕学蓓;公共交通 共同的缓堵选择[N];中国交通报;2007年

4 陈涛;海口城市交通规划正式露面[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曲飞;免费公共自行车,,贵在坚持[N];中国交通报;2009年

6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王宝锟;欧盟:公交发达国家私人购车较少[N];经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吴钦景;绿色出行[N];联合日报;2007年

8 邱明;缓解高峰期乘车拥挤[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郑璐 刘佳婧;武汉:缓解拥堵,水上公交通过评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刘晓霄;别让“交通拥挤费”误导了我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明士军;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守军;城市BRT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好德;公交线网优化设计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汪江洪;公交换乘系统研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孙杨;城市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下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需求响应型公共交通系统框架设计及适应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涂雨晨;南昌发展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刘建忠;平行公交系统下的公交车辆调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卢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形态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税发莲;成都城市公共交通分析与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樊鹏;西安市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夏宇敬;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框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刘洋;公交优先基本措施和实施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王勃;重庆市公共交通导识系统视觉识别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8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88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