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应用流变学研究沥青胶浆最佳粉胶比的确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31 03:30

  本文选题:沥青胶浆 切入点:重复蠕变劲度的粘性部分Ev 出处:《中外公路》2014年04期


【摘要】:该文应用SHRP计划试验设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分别采用重复蠕变劲度的粘性部分Ev与劲度模量S研究了粉胶比对于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其变化规律服从指数函数模型,通过将模型简化为双直线模型以及拐点粉胶比的计算,从沥青与矿粉交互作用的角度得到了最佳粉胶比的确定方法。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DSRs) and the flexural beam rheometer (BB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variation of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on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asphalt mortar by using the viscous part of the repeated creep stiffness E _ v and the stiffness modulus S,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SHRP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and the 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It is shown that the law of change is based on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model. By simplifying the model into a double linear model and calculating the ratio of powder to binder at the inflection point,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optimum powder / binder ratio is obtain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sphalt and mineral powder.
【作者单位】: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满,张宜洛,郑南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胶浆的低温蠕变研究[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08期

2 段守荣,任瑞波;应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评价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1年04期

3 邵显智,谭忆秋,邵敏华,孙立军;沥青胶浆微观界面的研究[J];公路;2003年12期

4 王发洲,丁庆军,余剑英,张厚记,胡曙光;矿粉活化改善沥青胶浆性能的研究[J];石油沥青;2000年04期

5 田见效,李万军,常小马,张永青;水泥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东北公路;2003年04期

6 郑建东,田见效;水泥对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J];山东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7 智家明,蔡军,黄绍龙,陈蔚,王兵;德兰尼特AS纤维沥青胶浆性能的DSR方法评价[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3期

8 王晚华;;沥青胶浆抗疲劳试验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9 谢建湘;谢端阳;;沥青胶浆抗疲劳试验研究[J];河南建材;2009年03期

10 王晓华;刘润有;王新岐;彭波;;纤维对沥青胶浆性能改善作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南翔;张永满;张宜洛;;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吴少鹏;李波;陈筝;黄旭;;传导型填料对沥青胶浆温度敏感性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梁海波;;粉油比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及其应用[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5 马占伏;晋琰;韩柳;;掺加外掺剂后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6 刘全涛;吴少鹏;刘聪慧;王金刚;;超高分子量抗盐HPAM溶液流变性[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张起森;王辉;;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与工程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9 薄遵彦;;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耐热性的论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张肖宁;;沥青路面技术研究的思考与探索[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慧莉;无机填料对沥青胶浆力学性能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志国;火山灰沥青胶浆路用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斌;纤维沥青胶浆流变特性及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王宁;玄武岩纤维及其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袁迎捷;基于Superpave的沥青胶浆流变特性与级配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叶群山;纤维改性沥青胶浆与混合料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丛卓红;基于西部特点的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付其林;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组成设计参数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姚立阳;聚丙烯腈纤维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金山;超分子结构LDHs材料耐老化路用沥青流变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wF;沥青胶浆自愈合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郭猛;沥青胶浆的界面行为与机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黄建平;硅藻土粉沥青胶浆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志雄;填料对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影响与沥青胶浆性能预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张吉哲;温拌助剂对温拌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丽;沥青胶浆技术性能及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魏颖;基于胶浆性质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孙鸿伟;双参数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吴文学;粉煤灰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7年

10 刘全涛;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8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688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