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基于压电阻抗方法的钢管裂纹损伤识别试验

发布时间:2018-04-05 08:40

  本文选题:压电陶瓷 切入点:阻抗谱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为了解利用压电阻抗方法识别钢管裂纹损伤的可行性,设计和制作钢管试验构件,通过机械加工方法模拟钢管裂纹产生和发展过程.利用压电阻抗方法对钢管裂纹损伤进行识别实验,实测各种损伤深度时压电陶瓷的PZT阻抗谱曲线,根据实验数据提取均方根差和协方差2个统计特征指标,分析裂纹损伤程度与统计特征指标之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裂纹损伤程度加剧,PZT导纳频谱曲线明显向左偏移,峰值频率下降;阻抗谱曲线在高频段变化更明显,频率越高对初始损伤越敏感;均方根差和协方差等统计特征指标能有效判断钢管裂纹损伤状况.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crack damage of steel tube, the experimental members of steel tube were designed and made. The process of crack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eel tube was simulated by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The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crack damage of steel pipe. The PZT impedance spectra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are measured at various damage depths. The root mean square difference (RMS) and covariance are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law between crack damage degree and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index is analyz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ZT admittance spectrum curve shifts obviously to the left and the peak frequency decreases as the crack damage intensifies, the impedance spectrum curve changes more obviously in the high frequency band, and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is, the more sensitive the PZT admittance spectrum is to the initial damage.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 indexes such as root mean square difference (RMS) and covariance can effectively judge the crack damage of steel pipe.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长江大学国际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78077)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编号:2011D-5006-0605) 湖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D20131205)
【分类号】:U1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瑞利;李斌;高强;;漏磁检测与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比较[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年05期

2 左延田;俞厚德;;在用埋地钢质管道管体无损检测技术[J];化工装备技术;2010年06期

3 潘旭海,蒋军成;重(特)大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及事故模式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3期

4 时乔伟;孙雷;;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东;刘茂;李剑峰;何卫峰;;小区域氯气扩散的CFD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2 黄江平;王喜全;王自发;孙立潭;;城市重气扩散模型SLAB_URBAN外场试验模拟验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3 刘X;;苯储罐泄漏事故的仿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刘峰;陶涛;;供水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J];城市公用事业;2008年04期

5 何岩;;液氨泄漏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电大理工;2010年04期

6 韩宇超;聂峰;;火电厂液氨贮存风险评价中典型事故影响范围计算[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4期

7 刘X;郭德勇;郑茂杰;杨炎锋;;煤化工企业苯罐区泄漏的绕流特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凯;马丽敏;陈志东;邹德福;;埋地管道的腐蚀与防护综述[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7年04期

9 王通;李一浩;李宏伟;;埋地管道防腐保温层组合检测技术分析[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年02期

10 徐忠成;蒲建国;王晓钢;李刚;赵云峰;王盛辉;郭杏林;;基于位移模态叠加法的压力管道腐蚀损伤检测[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谢永金;樊建春;张宏;张来斌;张继信;张永学;李世玉;;页岩气开发用高压管汇损伤机理及检测技术[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向欣;;基于ALOHA软件的苯泄漏事故后果模拟分析[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军成;潘旭海;;工科类大学安全素质教育的探讨[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汪海涛;;池火模型在某火力发电厂柴油储罐区消防设施设计方面的应用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朝能;高原山区地形条件下城市重气泄漏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潇;液化气体瞬时泄漏产生两相云团演化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王亚男;面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环境责任保险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金海;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的输油管道泄漏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孙爱军;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6 潘旭海;事故性泄漏动力学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张道坤;FPSO全生命周期结构风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崔辉;吸入性毒物泄散事故危害性分析与应急预案集成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胡军;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解决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雅琴;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方案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高廷岩;管外多磁化单元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李冰;山东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丹;道路运输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模拟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梅;液化气体储罐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6 郭柏娜;管道损伤检测多信息源可视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曾小红;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蒋晶晶;复杂封闭空间中气体泄漏扩散的三维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林其彪;液氨泄漏事故模拟及扩散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振宇;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米琪,章雷;埋地钢质管道检测技术综述(管外检测部分)[J];城市煤气;1998年01期

2 贺华镭;何永宏;张军峰;何宏伟;;靖边气田集气南干线A段防腐层检测与阴极保护效果评价[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8年01期

3 巢栗苹;;用直流电位梯度法测量埋地管道防护层缺陷位置的模拟试验[J];腐蚀与防护;2008年05期

4 金虹;漏磁检测技术在我国管道腐蚀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3年01期

5 杨永;;埋地钢管外防腐层破损检测中的电位梯度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3期

6 邵泽波,宋树波,王海波;影响涡流检测压力管道质量的主要因素[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贺家辉;远场涡流信号检测仪的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1999年05期

8 李志鹏,李艳红,胡国新,张永刚;燃气管道检测技术综述[J];煤气与热力;2003年09期

9 车立新;孙立国;;埋地钢管外防腐层直接检测技术与方法[J];煤气与热力;2007年01期

10 ;50年中国化工大事故记[J];化工劳动保护;1999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晓梅,瞿阳,肖卓;混凝土构件裂纹损伤的分析与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2 ;水工建筑物及其维修与扩建[J];水路运输文摘;1997年12期

3 张洪信;张铁柱;陈秉聪;刘大维;;车辆纵振路面谱及其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6年02期

4 李杨;;基于PC/104总线的实时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5 张洪信,张铁柱,陈秉聪,刘大维;行车纵剪力损伤路面的机理[J];公路;2005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14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14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