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水库下游冲刷河道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11 09:24

  本文选题:河流泥沙动力学 + 通航流量 ; 参考:《水力发电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受出库流量及河床冲刷两方面的影响,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利用水库下游河床的渐进性调整原理,提出通过分析河段水位下降趋势、河床冲刷趋势及数学模型,量化水库下游冲刷河段枯期同流量下水位随蓄水时间变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由河段设计通航流量推求其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用此方法推求三峡水库下游沙市-监利站未来某时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对比数模成果及实测成果,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全面的确定枢纽下游冲刷河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方法适用性强,结果合理。
[Abstract]:The downstream reservoir water level is affected by the two aspects of the outbound flow and scour, calculation method of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of natural rivers no longer apply. The gradual adjustment principle of riverbed reservoir, puts forward the tre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iver water level decline, scour trend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storage time of reservoir downstream river erosion dry season water level under same discharge, on the basis of the section design of navigation flow calculation of the designed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By using this method for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downstream of Shashi - Jianli station in the future a period of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compared with analog results and the test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sign lowest navigable water level of downstream scouring hub the river is determined comprehensively, the method has strong applicability, reasonable resul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2011-328-548-50)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80)
【分类号】:TV14;U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一梅,徐造林;水利枢纽下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推算方法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秀英;李义天;王东胜;邓金运;;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J];泥沙研究;2008年06期

3 熊明;许全喜;袁晶;童辉;;三峡水库初期运用对长江中下游水文河道情势影响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1期

4 姚仕明;卢金友;;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坝下游水沙输移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3期

5 贡炳生,蔡国正,张贤明;论天然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两种确定方法的矛盾与统一[J];水运工程;2005年02期

6 彭钜新;;非潮汐河段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标准的研究[J];水运工程;2007年06期

7 刘亚;李义天;孙昭华;;电站日调节波对葛洲坝下游枯期通航条件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8 韩剑桥;孙昭华;李义天;唐金武;;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枯水位变化及成因[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6期

9 李义天;郭小虎;唐金武;孙昭华;;三峡建库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万松;水库调流下游河段航道整治的设计方法[J];珠江水运;200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华;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磊;姚仕明;卢金友;;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水沙输移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2 和玉芳;程和琴;杨忠勇;王冬梅;陈吉余;;基于过水断面面积的长江口南支放宽率计算及变化特征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1期

3 张细兵;卢金友;王敏;黄悦;许全喜;;三峡工程运用后洞庭湖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初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4 潘明麒;于秀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面临的威胁及应对策略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5 赖锡军;姜加虎;黄群;;三峡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汛末水位影响——2006~2011年实例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6 周永强;李景保;张运林;章新平;黎昔春;;三峡水库运行下洞庭湖盆冲淤过程响应与水沙调控阈值[J];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7 侯志强;陈一梅;;基于神经网络的支流入汇对干流水位变化影响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年01期

8 王秀英;李义天;王东胜;邓金运;;水库下游非平衡河流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J];泥沙研究;2008年06期

9 由星莹;唐金武;翁朝晖;徐峰;;长江中游灌溉涵闸引水条件变化及对策建议[J];泥沙研究;2013年05期

10 王一斌;李九发;赵军凯;姚弘毅;郭小斌;陈炜;;长江上中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和水沙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亚松;谢平;陈丽;谭莹莹;;基于相关系数的水文趋势变异分析方法及应用[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一梅;基于现代技术的河道浅滩演变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王秀英;冲积河流航道整治设计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 骆辉煌;中华鲟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及适宜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高凯春;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参数确定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虞娟;RS和ANN技术在岸线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2 李宇;梅江、汀江调峰影响河段设计水位的推算及航道整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雷松林;基于BP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岩爆预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区铭亮;三峡水库调度下鄱阳湖水体中氮磷浓度变化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5 尚明芳;库区变动回水段港口工程设计水位确定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费乐;三峡库区主要支流航道定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7 李陈;长江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璐璐;长江口三维悬沙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耀华;惠晓晓;蔺秋生;;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初步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2期

2 黄悦,黄煜龄;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冲刷趋势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年03期

3 陈立,吴门伍,张俊勇;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对长江口径流来沙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4 许炯心;长江宜昌—武汉河段泥沙年冲淤量对水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5 许炯心;边界条件对水库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为例[J];地理研究;1983年04期

6 尤联元,金德生;水库下游再造床过程的若干问题[J];地理研究;1990年04期

7 李新通;林其东;;水口电站日调节不稳定流数值模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8 陈益农;水位流量非一致性对航道设计水位的影响[J];湖南交通科技;1997年01期

9 谢汉祥;复式断面的水力学特性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J];广东水电科技;1976年01期

10 雒天峰;吕宏兴;;U形渠道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昭华;水沙变异条件下河流系统调整机理及其功能维持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葛华;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柏英;沙质河床清水冲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吉伦,母德伟,张绪进,杜宗伟;三峡水库运行对乌江河口段泥沙淤积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张绪进;母德伟;赵世强;;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及治理[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邱喜;尹崇清;;三峡水库运行后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毅;上游重点产沙区对三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J];中国三峡建设;1995年05期

5 王崇浩,韩其为;三峡水库建成后荆南三口洪道及洞庭湖淤积概算[J];水利水电技术;1997年11期

6 陈显维;许全喜;陈泽方;;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分析[J];人民长江;2006年08期

7 陈俊华;甘家思;李普丽;薛军蓉;李峰;李垠;;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S1期

8 程根伟;陈桂蓉;;试验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促进长江水沙科学管理[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9 李伯海;黄伦超;郝品正;;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及航道整治[J];水道港口;2009年04期

10 熊超;彭玉明;郭焕林;;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运生;李垠;;三峡水库地震监测与应急工作[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湖北省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方崇惠;;试分析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荆江河床侵蚀的方向[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小峰;谢葆玲;许全喜;;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泥沙淤积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宁磊;胡维忠;王翠平;;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对防洪形势的影响及对策初步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鲜艳;张强;叶殿秀;廖要明;祝昌汉;邹旭凯;;三峡水库蓄水后降水与温度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陈俊华;甘家思;李普丽;薛军蓉;李峰;李垠;;三峡水库蓄水后巴东地区波速比(Vp/Vs)研究[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其为;杨克诚;;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河型变化趋势的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义刚;赵娟;陈君;;三峡水库调度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联合运行对入海悬移质输沙的影响[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人类活动与河口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程传国;马秀琴;栾春婴;朱光平;龙远新;;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治理工程对相关河段影响的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熊超;彭玉明;郭焕林;;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影响因素分析[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琳;全国政协委员李烈荣 汶川地震和三峡水库工程没有关系[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金长江;聚焦三峡蓄水135米[N];科技日报;2003年

3 记者 陶海音邋通讯员 胡富君;湘江干流进入枯水期[N];湖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谢元鉴;长江鄱阳湖交汇处清浊倒置[N];中国水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志伟;专家仍未放松对三峡泥沙研究[N];科技日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谭洪强 周明;一切为了防汛测报[N];人民长江报;2011年

7 段溯舸;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记者 岳冠文 苏毅 通讯员 胡富君 实习生 肖梦妮;洞庭湖城陵矶水位持续回升[N];长沙晚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三峡工程减少下游泥沙淤积[N];文汇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卢峰 通讯员 李扬 隆雅江 陈守富;重庆市水文局开展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监测[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玲莉;感潮河段设计水位方法确定与水位预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冉祥滨;三峡水库营养盐分布特征与滞留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赵万星;长江、嘉陵江重庆主城区段的环境流体动力学模拟[D];重庆大学;2005年

4 曹慧群;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邓金运;流域水沙输移模型及其在长江上中游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3年

6 褚忠信;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葛华;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贤yN;新水沙条件下三峡水库重庆河段泥沙淤积与航道整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鹏霞;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后库区和长江干流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陈栋;三峡水库非汛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邓娟;三峡水库入库径流中长期预报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马颖;长江生态系统对大型水利工程的水文水力学响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刘晓安;小波分析在径流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俊娜;水沙数学模型在西江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赵鹏;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重庆境内水库诱发地震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9 卜英;不同调度方案下三峡库区垂向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胡鹏;三峡水库成库初期库区泥沙淤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5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35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