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班轮到港规律的耦合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集装箱班轮 + 运行 ; 参考:《水运工程》2014年03期
【摘要】:指出了集装箱班轮运行方式下船舶到港规律具有耦合性特征,建立了耦合度表达式和相应的爱尔朗分布族模型。通过对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连续3年1.56万个班轮到港记录的统计分析,证明了同一航线同一公司编组船队内部各船舶之间在到港规律上具有很强的耦合性。
[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hip arrival rul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pling under the container liner operation mode,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upling degre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lang distribution family model are established.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urn of turn records of 15600 shifts in Dalian Port Container Terminal for 3 consecutive years, it is prove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the ships within the marshalling fleet of the same airline and the same company in terms of arrival rules.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2081,71372087)
【分类号】:U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敬贤;李云斌;;天津港主航道船舶到达规律的统计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2期
2 余劲;张玮;姜继红;廖鹏;;西江航道船舶流的概率分布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杨秋平;谢新连;赵家保;;船队规划研究现状与动态[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刘剑;王诺;陈俊虎;谢春晓;;关于集装箱码头年泊位通过能力核定的几个问题[J];水运工程;2008年04期
5 宋向群;杨沛霖;唐国磊;王文渊;;沿海集装箱港区泊位装卸效率对单线航道利用率的影响[J];水运工程;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亮;刘敬贤;谭志荣;;荆州长江大桥船舶到达规律分析及检验[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张鲁宁;王诺;陈爽;;集装箱班轮到港规律实证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侯海强;李yN承;初秀民;;长江繁忙水域船舶间距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王诺;徐灵杰;宋南奇;徐婷;;集装箱班轮到港规律的分布函数及实证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5 杨秋平;谢新连;裴光石;;考虑船舶航速的船队规划非线性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6 韩鹏;马海洋;马勇;;T形航路船舶交通通过能力分析[J];世界海运;2010年09期
7 董岗;;贸易船队保障倍数探讨[J];世界海运;2011年10期
8 程俊康;柴田;;天津港北航道与主航道交汇水域通航风险评估[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钟育鸣;韩松臣;张旭婧;;机场容量评估中仿真飞机流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与计算机;2008年06期
10 谭志荣;严新平;刘亮;;长江干线桥区船舶到达规律数学模型及检验[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敬贤;大型海港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及交通组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枫;内河AIS通讯链路可靠性分析与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建平;船厂码头移泊作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平;不确定条件下混装和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明伟;混沌云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及其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金奋;船舶碰撞风险评价与避碰决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璇;基于多代理的通信领域虚拟服务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8 孙彬;多式联运供应链的协调与协同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付晓凤;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管理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沛霖;沿海集装箱港区泊位装卸效率对航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学文;沿海集装箱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美贞;集装箱船舶在港服务系统仿真分析及其可信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东学;天津港集装箱码头闸口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张彦斌;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王慧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泊位系统通过能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黄凯;乌江多梯级枢纽区域船舶货运组织方式优化及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娟;航道交汇水域船舶交通组织的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丽结;集装箱码头泊位利用率的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胡晓琴;岷江下游船闸通过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长丰,方祥麟;船舶交通流的流体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韩骏;孙晓娜;靳志宏;;集装箱码头泊位与岸桥协调调度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杨兴晏;海港船舶到港规律浅析[J];港工技术;1986年01期
4 卞艺杰;内河航运中的船舶流当量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5 杨秋平;谢新连;苏晨;;需求不确定下船队规划决策的鲁棒优化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李勇,张哲;一维流体场理论在船舶流研究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3期
7 吴玲莉,张玮;船闸待闸时间的确定及服务水平[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8 廖鹏,张玮;船闸日到船概率分布参数估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9 张玮,廖鹏,吴玲莉,黄海鸥,陶桂兰,丁坚;船闸通过能力主要影响因素[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余劲;张玮;姜继红;廖鹏;;西江航道船舶流的概率分布特性[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志伟;优化TPS集卡调度系统提高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2 常十军;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改进[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坤杉;;欧洲托运人增强驳船集装箱内地运输[J];交通企业管理;2006年03期
2 蒋志伟,徐银富;世界集装箱班轮运输发展趋势[J];水运管理;1995年10期
3 伍丁立;简析伟大联盟和新世界联盟的合作[J];集装箱化;2005年11期
4 杜华文;;集装箱班轮“零待时”联检制度刍议[J];中国水运;2008年11期
5 范洪胜;论我国集装箱班轮企业经营战略[J];综合运输;2001年01期
6 钟雅;集装箱班轮物流战略框架刍议[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3年07期
7 许多涛;;并购还是联盟:集装箱班轮企业外部成长战略的选择[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4期
8 郑挺;;集装箱班轮运输成本项目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05期
9 孙敏;;集装箱班轮航线靠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储运;2010年02期
10 蔡美昂,宋志军;开辟南美集装箱班轮——剑河轮首航纪实[J];航海技术;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燕;陈飞;;基于班轮运输货物多维属性的收益管理模型[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越;;价格机制演变对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的影响[A];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德明;;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鲍卫刚;李扬海;郑绍圭;逯一新;;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5 ;发挥专业优势 承接外包项目[A];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会议资料[C];2007年
6 郁国华;;“泰安城”轮安全航行保障措施——上海/日本航线[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金泉;;港口门机动态监测及数据采集研制与探讨[A];全国飞机与船舶通信导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0年
8 曾志彬;;万安船闸集中控制系统改造构想[A];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年会论文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9 卜祥智;赵泉午;武振业;;海运集装箱收益管理舱位动态控制策略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卜祥智;赵泉午;武振业;;海运集装箱收益管理舱位动态控制策略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诚至;每走一步,首先想到的是客户[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记者 潘未末 通讯员 许觉辉;铜鼓航道今起投入使用[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车文秋;“3S”系列航运服务商标有望注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4 王艳利;特色服务无处不在 唐山海事多措并举高效监管[N];中国水运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沙镇毅 高元兴;先进是这样炼成的[N];中国远洋报;2010年
6 鲁甲;美国港口:削减免费时间和增加滞延费率[N];国际商报;2006年
7 陈晓奇;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寒意未去 集装箱班轮空闲舱位依旧较多[N];中国水运报;2009年
8 记者 王波 通讯员 任汉诗 谢飞 程学亮;港口集装箱年运量首破200万箱[N];连云港日报;2007年
9 方武 记者 刘海勇;九江港集装箱通过能力达10万标箱[N];九江日报;2006年
10 索佩敏;集装箱运价下跌 侵蚀航企利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武佩剑;集装箱班轮航运网络可靠性建模与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冰州;集装箱海运收益管理随机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学锋;基于枢纽港的大型集装箱船营运经济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路钢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然;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袁长伟;公路运输统计体系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张俊友;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与诱导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杨丽丽;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运行可靠性测度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鲁宁;集装箱班轮到港规律对通过能力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张英慧;C集装箱班轮公司主要成本项的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叶春梅;考虑航速的集装箱班轮航线配船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李庆慧;基于改进最速下降法的集装箱班轮船期设计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潘志刚;集装箱班轮运输成本核算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6 贾胜男;集装箱班轮航线结构模式优化选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关英爽;达飞(大连)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R,
本文编号:174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4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