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水平冻结施工期地表融沉的历时预测模型
本文选题:隧道冻结 + 地表融沉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02期
【摘要】:隧道冻结工程中所形成的人工冻结壁为临时支护结构,隧道衬砌结构施工后,冻结壁要进入解冻期,由于冻结壁解冻过程中的地层融沉现象对隧道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方法对地表融沉量进行预测,以便于实际施工中采取相应的融沉控制措施。为此,考虑冻结壁的自然解冻过程,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隧道水平冻结施工期地表融沉的历时预测模型。并提出冻结壁自然解冻条件下瞬态温度场由平板解冻理论近似求解,基于平板解冻理论和一维情况下已融土层的稳定融沉量计算公式,确定了预测模型中解冻锋面半径和融缩区域内半径这2个关键参数的取值方法。将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隧道全断面水平冻结工程中,得到了地表融沉随解冻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融沉在解冻初期增长速度较快,而在解冻后期增长速度减缓,地表历时融沉量与崔托维奇通过试验得出的天然冻土历时融沉量变化规律相一致。
[Abstract]:The artificial freezing wall formed in the tunnel freezing project is temporary support structure , after the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 the freezing wall is to enter the thawing period .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No.2011CB013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0800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208085QE87)
【分类号】:U455.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喜发,陈继,张冬青;融沉系数在季冻区高速公路路基冻害研究中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2 肖朝昀;胡向东;;人工地层冻结冻土自然解冻与强制解冻实测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3期
3 陈明雄,傅德明;上海软土地层浅覆土盾构隧道冻结加固模拟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6年03期
4 王效宾;杨平;张婷;王海波;;盾构出洞水平冻结解冻温度场三维有限元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刘波;李东阳;廖建军;;土体压力对地铁旁通道解冻后地表沉降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1年04期
6 韩玉福;李方政;;地铁联络通道冻土融化规律实测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09年04期
7 蔡海兵;程桦;彭立敏;姚直书;荣传新;;地铁双线隧道水平冻结位移场的模型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8 程桦,臧华;人工地层水平冻结冻胀效应准耦合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9 蔡海兵;彭立敏;郑腾龙;;隧道水平冻结施工引起地表冻胀的历时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博;蔡良才;张罗利;;机场工程冻土土基处理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2 马茂艳;程桦;;深厚冲积层冻结压力研究进展及展望[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石雷;;浅埋暗挖大跨度矩型隧道地表沉降控制技术[J];安徽建筑;2006年03期
4 徐前卫;朱合华;廖少明;;砂土地层盾构法施工的模型试验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朱永生;杨其新;;隧道施工导致的地表移动及变形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6 田俊峰;杨更社;徐江;刘慧;;寒区隧道衬砌厚度及冻害防治措施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7 李文广;胡长明;;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8 韩煊;罗文林;李宁;;地铁隧道施工引起沉降槽宽度的影响因素[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9 杨更社;奚家米;;煤矿立井冻结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10 阳军生;李建生;傅金阳;;隧道施工对邻近结构物影响评价软件的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志武;宁建国;;冻土的屈服面及其破坏准则[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傅一栋;;多目标规划理论在新建隧道开挖顺序优化问题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石朋飞;乌效鸣;;地下管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A];2011年非开挖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永兴;王桂林;;高层建筑岩石洞室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7年
5 刘纪峰;王逢朝;;考虑盾构隧道围岩扰动损伤的地表沉降预测[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6 杨更社;奚家米;;煤矿立井冻结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分析[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蔺云宏;;地铁盾构施工穿越古建筑的加固方案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杨征;何川;方勇;苏宗贤;;平行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9 王琪;罗俊成;王兵;;浅埋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合华;徐前卫;廖少明;傅德明;张冠军;;土体-盾构机器系统的相似理论研究[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浜葭;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风积土路基结构性演变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施烨辉;列车荷载和冻融循环作用下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冷毅飞;中俄石油管道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及温度场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严耿升;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盛天宝;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东阳;冻土未冻水含量测试新方法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郭子红;地下立交近接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分析与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克新;青岛地铁交叠隧道施工力学响应与地面建筑变形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浩浩;铁路隧道CRD法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及其监控量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远;冻融循环作用下细粒土抗剪强度特性参数改变及对土钉锚固效果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牛淑慧;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迪;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5 姚娣;地铁一号线降水监测方案优化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肖e,
本文编号:1765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6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