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出行链的公交IC卡乘客下车站点判断概率模型
本文选题:智能交通 + 下车站点 ; 参考:《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年02期
【摘要】:综述了一票制公交IC卡乘客下车站点推断的研究现状.为充分利用乘客出行链和站点上车客流量等信息,分析了公交出行的特征,提出了公交出行若干假设条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相关集合变量来描述单个乘客的出行链,将乘客个体出行特征融入到站点吸引权重的计算中.然后根据乘客出行链信息的完整程度,综合集计分析和非集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结合出行链的概率模型,并提出了应用模型判断乘客下车站点的算法,以及模型检验方法.最后,以广州公交448路为例,对比了本文模型和单纯非集计分析方法的下车站点判断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适用性更广,在集计分析层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one-ticket bus IC card passenger station inference.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formation of passenger travel chain and passenger f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 trip are analyzed, and some assumption conditions of bus trip are put forward.On this basis, the related set variables are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travel chain of a single passenger, and the individual trav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enger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ttraction weight of the station.Then, according to the integrity of passenger travel chain information, the probabilistic model of combined trip chai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lgorithm to judge passenger stop and the method of model checking are put forward.Finally, taking Guangzhou bus 448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nd the simple disaggregate analysis method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more applicable and has higher reliability in the level of aggregate analysi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工学院;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81) 2013年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2013-102)
【分类号】:U495;U491.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从坤,丁建霆,陈瑜;公交线路OD反推的结构化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芦方强;陈学武;胡晓健;;基于公交OD数据的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年02期
3 胡郁葱;梁杰荣;梁枫明;;基于IC卡数据挖掘获取公交OD矩阵的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04期
4 徐建闽;熊文华;游峰;;基于GPS和IC卡的单线公交OD生成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2期
5 陈君;杨东援;;基于智能调度数据的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判断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涛;翟长旭;高志刚;;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OD推算技术研究[J];城市交通;2007年03期
2 赵路敏;王奕;杜世敏;;新线开通对线网客流特征的影响[J];都市快轨交通;2011年02期
3 陈绍辉;陈艳艳;赖见辉;;基于GPS与IC卡数据的公交站点匹配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5期
4 沈强;;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的路网运行状态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8期
5 钱超;裘哲勇;;基于杭州快速公交B1站点上下车人数的OD矩阵反推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2期
6 卢立能;刘建平;;轨道交通无障碍换乘模式下的客流分配[J];计算机应用;2011年11期
7 李良;田我顺;夏长会;;基于OD反推的公交站点团OD矩阵预测[J];交通标准化;2008年11期
8 武荣桢;罗京;;基于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反推OD矩阵的概率论模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09期
9 韩光;付谦;;基于GPS系统的公交车发车频率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17期
10 赵磊;葛欢;周志浩;;基于GPS定位信息的出租车OD矩阵推算[J];交通标准化;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安萌;陈学武;芦方强;;公交站点OD小票法的应用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世发;城市公交调查与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枫明;基于IC卡信息的公交客流出行特征分析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tb;不完全信息下的公交客流OD推算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祥国;基于公交IC卡和GPS数据的居民公交出行OD矩阵推导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5 戴维;基于IC卡数据和公交车GPS信息的公交OD矩阵推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涛;常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吕娜娜;基于多中心的公交客流OD反推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8 朱凯;三峡枢纽区域运输组织优化及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章玉;基于数据挖掘的动态公交客流OD获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彭建;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OD矩阵估计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霄,陈学武;单条公交线路的IC卡数据分析处理方法[J];城市交通;2005年04期
2 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3 王炜,孙俊;大型交通网络OD矩阵推算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4 杨琪,王炜;OD出行矩阵的容量限制推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5 陆建,王炜;城市居民出行时耗特征分析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6 朱从坤,丁建霆,陈瑜;公交线路OD反推的结构化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陈学武,戴霄,陈茜;公交IC卡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8 陆小锋,陆亨立,张芳琴;GPRS与GPS在汽车信息服务系统中的设计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3期
9 尹娟,郭国会;人工神经网络在交通网络OD矩阵推算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4期
10 王炜;;O-D矩阵的分类与推算[J];中国公路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师富民;基于IC卡数据的公交OD矩阵构造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戴霄;基于公交IC信息的公交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王寒凝;;基于车牌照识别技术的OD调查系统分析与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2期
2 谢嘉孟,彭宏,周兵,杨东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交通信息分析与决策研究[J];公路;2004年04期
3 马_g,高辉;社区公共自助交通工具与智能交通管理的发展前景[J];汽车科技;2003年05期
4 张小明;智能交通离我们有多远?[J];现代交通管理;2003年07期
5 ;业界信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4期
6 ;智能交通(ITS)是汽车导航的发展目标[J];音响改装技术;2007年12期
7 郭兴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0年06期
8 孙波;智能交通在意大利的应用和发展[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1年05期
9 麻霄红;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J];汽车实用技术;2003年02期
10 苏威,琚雪梅,刘焱;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在城市交通指挥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学武;戴霄;;公交IC卡持卡乘客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娟;陆建;;ATM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处理技术研究[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明;李强;马富诚;;地图数据库交通数据的获取及显示技术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金凌;陆毅;;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写在苏沪两地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开通试运行之际[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赵晨;陈柳媛;雷磊;李今;;基于Geoprocessing与共享地理数据资源的智能交通数据生产模型[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毛伟辉;陈旭翔;蔡世贵;阙朝阳;;智能交通路况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张国伍;钱大琳;;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构想[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崔艳萍;唐祯敏;武旭;;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田翠华;于天放;刘革;;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交通仿真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10 宋亚辉;李在铭;;基于视频流的智能交通节点[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子倩;青岛智能交通产品“畅销”全国[N];青岛日报;2008年
2 ;道阻且长智能交通显身手[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夕;智能交通:京城上帝之手[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孟庆丰;智能交通将更加关注百姓出行需求[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红;红黄绿:智能“诱导”交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本报记者 滕学蓓;智能交通方兴未艾 全面升级蓄势待发[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陈萌;智能交通 e路畅通[N];大众科技报;2011年
8 记者 温婷 魏梦杰;物联网“拼”应用 智能交通将成排头兵[N];上海证券报;2011年
9 记者 何屹;智能交通将带来更美好的生活[N];科技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谢莉葳;智能交通标准先行[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妍;本体理论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语义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张晓辉;云理论和数据挖掘在水上安全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贺琳;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运行安全风险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孙晋文;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策略与可视化动态仿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5 王泽河;大城市停车诱导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高歌;面向ATMS共用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陈团生;通勤者出行行为特征与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罗永红;无缝运输信息网格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赵明;基于数据的网格化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理论初探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于万霞;基于流量预测的城市单交叉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的控制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红卫;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张晓航;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稽查管理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肖华刚;基于客流数据挖掘的公交时刻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程民;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徐德文;基于视频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惠婷;基于信息技术的武汉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樝;基于GNU/Linux交通违章抓拍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平原;城市结合部交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陈少纯;智能公交系统中GPS定位数据补偿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陆海;基于GIS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0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7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