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复杂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
本文选题:“支护-围岩”作用 + 复合支护体系 ; 参考:《工程力学》2016年12期
【摘要】:隧道支护结构体系极其复杂,通常是由围岩和多个施作顺序及空间分布形式各异的支护结构组成,为分析复杂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关系,建立了包括初步加固圈、初期支护圈和二衬储备圈的复合支护圆环模型,并通过求解同心复合圆环问题,给出了模型任意圈层的内力和变形关系表达式;依据围岩变形特点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超前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和缓慢变形阶段,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各阶段支护作用的重点;给出了复合支护体系在不同刚度、不同强度以及不同施作时机条件下的支护特征曲线;建立了超前支护内部协同承载模型,分析认为"超前支护壳体"与"掌子面前方岩土体"在支护刚度上的相互增益提高了超前支护整体的稳定性。通过研究核心岩土体与后续支护圈层的空间位置替换关系,从刚度需求角度揭示了围岩有必要提高自身的强度或发生一定的变形才有可能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的原因。
[Abstract]:The structure system of tunnel support is extremely complex, which is usually composed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everal supporting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of execution sequen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of complex supporting structures, a preliminary reinforcement circle is established.By solving the concentric composite ring problem, the expressions of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relation of any layer of the model are given,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rounding rock.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emphasis of support action in each stage is defined, and the different stiffness of composite support system is given.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upport under different strength and different time of applic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of synergistic bearing in advance support is established.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utual gain between "advance support shell" and "rock and soil in front of face" in support stiffness improves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advance support.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rock and soil mass and the space replacement of the subsequent supporting layer, the paper reveals the reason why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urrounding rock to improve its strength or produce certain deformation in order to reach the equilibrium state again from the angle of rigidity deman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234210)
【分类号】:U45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斌;陈昕;;复合支护在山坡地形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0年04期
2 陈国鼎;;复合支护在沉降变形敏感地段的应用[J];建筑;2012年19期
3 翟恩地;王桐封;;隧洞复合支护受力数值分析[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4 杨林德,丁文其,张新江;复合支护计算方法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5 郑颖辉;;复合支护技术在控制基坑周边场地变形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6年05期
6 史幸群;;加筋水泥土桩锚新型复合支护技术的设计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31期
7 李万华;;分段复合支护形式在垮塌边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年32期
8 许建平;;复合支护在松软地层中的开发及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3年01期
9 吴华君;方鹏飞;;复合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的工程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2期
10 卢敦华;何忠明;;复合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翟恩地;;隧洞复合支护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其展望[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彭春雷;王雄鹰;孙茜;;一种新型水泥土圆弧连拱及桩反支墩复合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许家荣;;钢筋复合支护在井筒过表土层段的应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4 张寅;;全煤冲击地压巷道多层复合支护结构力学分析及应用[A];综采放顶煤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综放开采30周年科技论文集[C];2012年
5 付祥明;魏永启;孙宗凯;王英德;;矿井深部软岩巷道二次复合支护技术探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秦玉明;郝福坤;;荣华立井软岩复合支护技术[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谢传飞;用科技强健“体魄”[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谢传飞;任楼矿:科技强“细胞” 壮“体魄”[N];经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峰;桩锚土钉复合支护基坑施工时变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仝元通;上部土钉墙下部桩锚(撑)复合支护结构工作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杨忠友;基坑护坡板、网架及锚索复合支护体系的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3 徐运明;搅拌桩—土钉复合支护结构的工作性状与数值模拟[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史建军;土钉桩锚复合支护技术在黄土基坑中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72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72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