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需求分析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1年
综合交通枢纽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
张皓琨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综合交通枢纽信息集成管理平台,项目来源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项目,该项目涵盖了航空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轨、路、空三位一体的超大型世界级交通枢纽。虹桥枢纽作为迎接世博会的国家重点工程,我公司有幸承担该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我带领整个团队在围绕如何进行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如何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信息服务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具体研究。 本论文从枢纽的业务模式和各交通方式的业务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如何集成多种异构交通方式业务系统和弱电信息系统。根据各行业专家对其本系统业务的讲解,枢纽团队对整体业务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后归纳出了公用信息平台的信息集成需求,即系统要完成正常的枢纽调度指挥以及信息发布必须要进行信息集成、共享的业务数据。公用信息平台模块要收集机场、铁路、磁悬浮、地铁、公交、长途等各交通方式业务系统中的信息,以传统的信息接口方式来实现无疑会有大量的接口需要实现和繁重的调试工作,点与点之间是紧偶合的,意味着双方必须遵循同样的API约束,一方修改另一方必须做出适应性的修改,再次的调试接口,工作代价巨大。面对这样的问题提出面向服务架构(SOA)的解决方案,即把各交通方式的业务系统功能以粗粒度的服务形式表示出来,每个服务都表示其业务价值,其他交通方式能够发现并绑定这些服务,而服务本身又是可复用的,可以被多个交通方式再次使用,这样基于这些服务背后的业务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最后详细论述了基于SOA架构实现的虹桥枢纽-公用信息平台的设计实现过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宁;贺瑞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需求分析方法[J];城市交通;2006年05期
2 邱丽丽;顾保南;;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3期
3 刘瑶;徐瑞华;;基于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系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1期
4 姜吉运;钱波;;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商务发展和规划——以上海西郊(徐泾)临空商务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5 田园;;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评价的定量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年05期
6 周雪梅;于晓斐;杨晓光;;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4期
7 郭劲松;李旭宏;朱彦东;;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内部交通组织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8 陈方红;王清宇;罗霞;;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一魁;成峰;晏克非;;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竞琪;滕靖;刘好德;陶媛;;城市交通枢纽运行可靠度模型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大伟;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倩;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王英男;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客流预测及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胡伶俐;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高晶鑫;基于流线分析的客运枢纽内部设施布置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杨丽丽;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内部行人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谢亮;综合客运枢纽中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张岩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研究与实践[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余红明;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范璐;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旻;汤永净;;上海人民广场地下空间网络优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2 房晋源;董洁霜;范炳全;;基于区位势的县域公路客运场站体系布局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许晶华;;中心城市建设综合交通系统的经验、启示与对策——以伦敦、广州为例[J];城市观察;2010年04期
4 柳伍生;钟璧檣;周和平;;航空轨道线运营衔接规划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5 王晶;曾坚;刘畅;;高铁客站与城市公交的一体化衔接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6期
6 姚文琪;郑玉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效能的规划对策与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5期
7 丁金学;金凤君;王成金;王姣娥;刘东;;交通枢纽的空间演进与发展机理[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8 张道媛;巩万里;富飞;;国际化大都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卢齐南;;北京市西苑交通枢纽的人性化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11年05期
10 李得伟;;柏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林;段铁铮;于海涛;杜勇;;东直门交通枢纽客流统计规律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吴燕伶;程先东;刘智丽;钱堃;毛保华;;珠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特征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叶冬青;;国内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案例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琪;;从效能角度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真;;城市水环境保护的可持续之路——以青东为例的上海市郊河道治理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张平;陈志龙;郑挥;杨红禹;;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功能研究——以常州“两站”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学勇;邵勇;马元直;;于家堡城际车站交通枢纽规划组织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平;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茂奎;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运一体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马洪;轨道交通枢纽动态换乘效率及网络客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林燕;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林广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综合交通枢纽价值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汤旻安;基于软计算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资源选址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少成;公路客运站场和线网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芳;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路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任俊学;综合客运枢纽内集散网络瓶颈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杨维;国际航空港商务区规划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孙兴斌;大型客运站客运设备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胡文;客流特性对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设施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冯枭;大型客运站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帅;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内部空间交通流线设计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翟博;紧缩模式下的铁路客运站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孙欣;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富涛;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轨道交通车站内部行人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枫淮;浅谈流线与建筑形态构成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0年01期
2 王斌;浅议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对应关系[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3 王璇,束昱;国内外地铁换乘枢纽站的发展趋势[J];地下空间;1998年S1期
4 陈建华,高自友;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铁路票价制定优化策略[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罗涛,瞿永忠;综合交通枢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初探[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6 孙晚华,郑时德;编组站到达流生成方法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7 谭立刚,杨肇夏;编组站模拟系统中到达流生成的方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8 魏恒,任福田;人-机参与公交客运枢纽选址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9 张颉,任福田,肖秋生;城市客运枢纽选址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10 孙智勇;葛书芳;荣建;李美玲;;行人交通的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王利芳;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何保红;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陈大伟;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得伟;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观仿真理论[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史建港;大型活动行人交通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国钦;交通走廊运输需求分析及其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屈宪军;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3 赵建理;汽车客运站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王有为;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5 李妍;上海航空港与地铁的换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王吉东;综合运输系统结构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7 熊巧;公路枢纽客运站的布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徐高;人群疏散的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胡大伟;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10 姚志刚;道路运输枢纽理论与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凡;;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的集成服务[J];兰台世界;2007年10期
2 魏笑笑;;面向服务架构的中小企业信息集成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高贵平,张兰;网上虚拟信息集成服务系统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4 贺金升;祁玉方;任勇;;建立网络信息商店的设想[J];现代情报;2006年03期
5 焦玉英;袁静;;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集成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03期
6 卓文飞;;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11期
7 杨卫东;;集群视野下的市域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实施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08期
8 崔淑贤;;辽宁农业信息集成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3期
9 范锐,程时端;移动服务质量框架的研究与展望[J];电子学报;2003年03期
10 ;HP咨询与集成服务助力中国BOSS未来发展[J];通信世界;2004年3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孝伟;刘葵波;;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实施[A];海峡两岸资讯服务与教育新方向研讨会大会交流论文[C];2002年
2 杨明川;谭国权;;电信级IP QoS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陆江;;管理创新 应对挑战——集成服务模式是当前档案馆管理的核心战略[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建平;余芳强;李丁;;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研究[A];BIM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孙瑞志;刘广利;高万林;;基于网格的农业信息集成服务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6 武凌;唐红;赵国锋;;支持IP QoS保证的接入控制算法[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孙为群;韩燕波;单保华;;基于角色的网格授权策略的一致集成服务[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贺德方;;中外数字出版现状比较给我国出版业的启示[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9 赵鹏;;学科专业门户网站功能浅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中科金财应急行业整体解决方案[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幼勤;[N];国际商报;2001年
2 ;[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佟乐;[N];网络世界;2008年
4 王从清;[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奕;[N];解放日报;2006年
6 Beth Schuitz;[N];网络世界;2011年
7 李秀敏;[N];中国煤炭报;2011年
8 杨其明;[N];中国能源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华甲;[N];中国工业报;2011年
10 萍文;[N];宜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映波;现代服务业网络化集成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叶雷;基于MAS体系的移动GIS集成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晓峰;IP网络QoS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石志强;互联网中的服务质量保证[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5 黄菁;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武汉大学;2009年
6 阚庭明;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赵晨晖;医疗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研究及实践[D];浙江大学;2010年
8 李丹;速生丰产林机械化培育过程集成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刘伟;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服务发现与集成[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10 童亮;数控机床网络化集成运行模式及关键集成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海燕;网络信息集成服务的概念体系、服务模式与体系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钱红丽;数字图书馆本地特色资源管理和集成服务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张舒;共性服务集成与运营中的服务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谢鹏寿;基于SOA的制造业集成服务平台体系结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益辉;集成情境的商业智能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邓勇;专利信息集成服务研究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琛琦;基于多协议的中心数据仓储收割与集成服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王一倩;基于内容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集成政府门户系统研究与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梁进;IP网络中服务质量及其实现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001年
10 常姝娇;医院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需求分析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