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长春市医院可达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2008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以北京市怀柔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GIS,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超过70%的面积为耕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多转变为耕地。(2)土地利用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降幅超过50%;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面积和最小斑块面积分别增加1.2倍、0.4倍和79倍,而斑块面积变异系数降低了24.18%。(3)土地利用斑块形状变得简单规则、空间分布集中,景观边缘密度、形状指数和分离度指数明显降低,降幅超过29%,分维数略有降低,而聚集度升高。(4)土地整理在减轻景观破碎化的同时也降低了景观多样性,斑块类型丰富度指数降低14%,而Shannon与Simpson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降幅超过30%。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6-09-22 出版日期: 2007-03-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40401001);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资助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8048)
作者简介: 王军(1970-),男,河南新乡人,高级工程师/博士,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获得者。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土地整理的研究,在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和CATENA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 (参)编著作4部。E-mail:wangjun@lcrc.org.cn
引用本文:
王 军, 邱 扬, 杨 磊, 邸 超, 余 莉. 基于GIS的土地整理景观效应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2): 258-265.
WANG Jun, QIU Yang, YANG Lei, DI Chao, YU Li. Landscape effect analysis of land consolidation using GI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7, 26(2): 258-265.
链接本文:
或
[1] 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8~11.[2] 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3] 高向军.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 Wu Ziping, Liu Minquan, Davis J. Land consolid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household crop product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5,16:28~49.[5]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6] 高向军,罗明,张惠远.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农业工程学报,2001,17(4):151~156.[7]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资源科学,2002,24(2):60~63.[8] 王军,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方法与案例.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63~367.[9] Niroula G S, Thapa G B. Impacts and causes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land consolidation in South Asia.Land Use Policy,2005,22:358~372.[10] 杨庆媛.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地理研究,2003,22(6):698~708.[11] 杨晓艳,朱德举,郧文聚,等.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5,21(9):67~71.[12] Bronster A, Vollmer S, Ihringer J.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on runoff production and flooding in Germany.Phys.Chem.Earth. , 1995,20(3~4):321~329.[13] Mihara M.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on erosion processes in semi-mountainous paddy fields of Japan.J.Agric. Engng Res. ,1996,64:237~248.[14] Bonfanti P, Fregonese A, Sigura M. Landscape analysis in areas affected by land consolidatio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7:91~98.[15]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100~104.[16] O’neill R V, Krummel J R, Gardner R H, et al.Indices of landscape pattern.Landscape Ecology,1988,1:153~162.[17] 张金屯,邱扬,郑凤英.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山地学报,2000,8(4):346~352.[18] 童绍玉, 蔡运龙, 李双成.云南省楚雄市与双柏县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地理研究,2006,25(3):397~405.[19]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不同石漠化程度岩溶峰丛洼地系统景观格局的比较.地理研究,2005,24(3):371~378.
[1] 王祺, 蒙吉军, 毛熙彦. 基于邻域相关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景观格局变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073-1084.
[2] 侯松岩, 姜洪涛. 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长春市医院可达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5): 915-925.
[3] 王娇, 程维明, 祁生林, 周成虎, 张文杰, 仝迟鸣. 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4): 614-624.
[4] 李行, 张连蓬, 姬长晨, 刘红樱, 黄巧华. 基于遥感和GIS的江苏省海岸线时空变化[J]. 地理研究, 2014, 33(3): 414-426.
[5] 王露, 杨艳昭, 封志明, 游珍. 基于分县尺度的2020-2030年中国未来人口分布[J]. 地理研究, 2014, 33(2): 310-322.
[6] 刘耀林, 李纪伟, 侯贺平, 刘艳芳.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4, 33(1): 132-142.
[7] 袁林旺, 俞肇元, 罗文, 易琳, 闾国年. 多维统一GIS构建与实现的几何代数方法[J]. 地理研究, 2013, 32(5): 974-983.
[8] 张学儒, 张镱锂, 刘林山, 张继平. 基于SOFM神经网络模型的土地类型分区尝试——以青藏高原东部样带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5): 839-847.
[9] 王法辉, 王冠雄, 李小娟. 广西壮语地名分布与演化的GIS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87-496.
[10] 叶强, 谭怡恬, 赵学彬, 罗立武, 陈娜, 向辉. 基于GIS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实施效果评估[J]. 地理研究, 2013, 32(2): 317-325.
[11] 何福红, 高丙舰, 王焕芝, 王瑞, 赛莉莉. 基于GIS的侵蚀冲沟与地貌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3, 32(10): 1856-1864.
[12] 黄姣, 高阳, 赵志强, 李双成. 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648-1659.
[13] 侯西勇, 徐新良. 21世纪初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J]. 地理研究, 2011, 30(8): 1370-1379.
[14] 黄中艳. 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动态分区评估[J]. 地理研究, 2011, 30(8): 1439-1448.
[15] 金晓斌, 周寅康, 李学瑞, 徐国鑫. 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 地理研究, 2011, 30(7): 1198-1206.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长春市医院可达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