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法及其适应性研究
本文选题:环形交叉口 + 交通运行特性 ; 参考:《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机动车交通负荷水平的整体提高,环形交叉口存在交通事故频发、通行效率低下、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难等交通问题。挖掘和发挥环形交叉口作为一种交通设施的服务能力,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选取典型的环形交叉口,从制高点拍摄的现场影像中分析得知,错误的车道选择行为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因此,有效引导驾驶员的车道选择行为是减少环形交叉口的交通冲突、规范环形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秩序、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可行措施。 其次,针对两种常用的环形交叉口机动车交通流向调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一种工作强度低、调查准确度高、易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的环道基本断面法。 然后,利用非优化建模的思想,建立了基于非等饱和度原则的预设时间全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遏制机动车交通高峰时段环形交叉口的整体性能发生显著恶化;建立了基于进口道阻塞成因分析的交通响应进口道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一定机动车交通负荷水平区间下,可有效的避免或延迟环道死锁时刻;建立了基于通行时空资源利用率的交通响应全控制方法,单进口轮流放行和多进口同步放行两种方式均能满足环形交叉口较大区间范围的机动车交通负荷水平,但是,多进口同步放行方式在同等条件下要优于单进口轮流放行方式。
[Abstract]:With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vehicle traffic load, there are many traffic problems such as frequent traffic accidents, low traffic efficiency and difficulty for pedestrians and non-motor vehicles to cross the street at roundabout intersec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city or region to protect and inherit the culture of a city or a region by excavating and exerting the service ability of a circular intersection as a traffic facility. First of all, select the typical roundabout, from the scene image taken from the commanding height, we know that the wrong lane selection behavior is common in our country, so, It is a feasible measure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driver's lane selection behavior to reduce traffic conflicts, standardize the running order of vehicles and avoid traffic accidents. Secondly,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wo common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on traffic direction of circular intersection, a basic sec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easy to be populariz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has low working intensity, high investigation accuracy and easy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n, using the idea of non-optimal modeling, a preset time full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non-equal satura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annular intersection in the peak period of vehicle traffic. The traffic respons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entrance road congestion is established.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or delay the deadlock time of the annular road in a certain vehicle traffic load level range. A traffic respons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raffic space and time resources is established. Both single inlet rotation release and multiple inlet synchronous release can meet the traffic load level of large range of motor vehicles at roundabout. Multi-import synchronous release mode is better than single import rotation release mod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491.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秋香;李岩;;5路相交平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方法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张卫华;王召阳;张胜凯;;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及其应用[J];交通科技;2011年01期
3 杨远舟;毛保华;陈绍宽;刘爽;刘明君;;快速公交信号优先对交通流影响仿真[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年01期
4 柳祖鹏;李克平;倪颖;;基于绿灯需求度的单点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陈晓龙;胡志坤;雷霆;谷丰;刘光勇;王文祥;;干支线混合区域的协调控制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10期
6 董玉璞;李克平;倪颖;;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7 叶文斌;吴恒洋;王振辉;;城市交通流协调模糊控制模型[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建新;赵靖;;“环岛+定向匝道”立交型式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郭淑霞;周正全;崔新书;;北京市快速路交织区运行状态判别模型[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Active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Algorithm analysis with Overlapping Phase in Artery Coordination System[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杨义军;沈国江;祁照阁;杨永耀;;复杂路网特性下动态时间最短路径诱导算法研究[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远舟;快速公交时空优先策略及其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韩萍;环形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特性[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希锐;考虑公交优先的城市道路时空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现敏;城市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董胜武;基于组合网络的城市道路网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左忠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区域公交客流疏解组织优化与设计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郭瑞军;基于间隙接受理论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马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组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环梅;基于生存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穿越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亮;基于ATC系统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慧;干线公交优先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春;基于公交优先的单点交叉口信号控制改进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海玮;低碳化环岛交通控制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贾彪;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6 冬煜;红博环形交叉口交通改善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杨洁;中心景观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空间组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尤理;考虑路网影响的互通式立交桥选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泽;环形交叉口相位重叠控制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程艳杰;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改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7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