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29 17:22

  本文选题:斜拉桥 + 桥塔 ; 参考:《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01期


【摘要】:钢混结合段的设计是混合梁斜拉桥的关键技术之一,钢混结合段的位置、类型及细部构造设计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结合宁波市福明路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介绍钢混结合段位置的确定、结构形式的选择、细部构造及结构计算分析。分析表明本桥钢混结合段受力合理,传力平顺,刚度过渡平稳。
[Abstract]:The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mixed beam. The location, type and detail structure design of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bridge.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teel concrete joint section of the Fuming Road cable-stayed bridge in Ningb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ocation of the steel concrete joint section, the selection of the structural form, the detailed structure and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teel-concrete joint section of the bridge is reasonable in force, smooth in force transfer and smooth in stiffness transition.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文;倪章军;李建中;孙峻岭;;石板坡长江大桥钢混结合段局部应力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8期

2 刘明虎;徐国平;刘峰;;鄂东大桥混合梁钢-混凝土结合部研究与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3 卢桂臣;邹宏华;;混合式斜拉桥钢混接合段的优化研究[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4 刘玉擎;;混合梁接合部设计技术的发展[J];世界桥梁;2005年04期

5 樊健生;聂建国;;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研究及应用新进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6年05期

6 陈开利,余天庆,习刚;混合梁斜拉桥的发展与展望[J];桥梁建设;2005年02期

7 苏庆田;刘玉擎;曾明根;;钢混组合箱梁桥受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J];桥梁建设;2006年05期

8 文武松,汪双炎,王邦楣;混合型斜拉桥连接部位的传力研究[J];桥梁建设;1997年03期

9 陈开利;余天庆;;混合梁斜拉桥结合段设计技术的新发展[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5期

10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牟廷敏;范碧琨;;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万忠;周云岗;张杨永;;大跨连续组合箱梁桥面板轮载作用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朱安静;曾令煌;刘金福;;福州市淮安闽江大桥设计特色[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3 齐新;;无锡市盛新大桥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设计与施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0期

4 邢昕;冯克岩;;钢混组合桥面板的发展概况及设计维护要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4期

5 叶梅新;蒋彪;;混合型自锚式悬索桥连接部位传力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6 胡建华;侯文崎;黄琼;;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结构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7 陈维;刘义河;赵亮;曲佳;;二莫互通A匝道钢-混凝土组合梁桥设计[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唐亮;吴文明;刘高;徐国平;;有格室-后承压板结合部构造的结构特性[J];工程力学;2010年11期

9 杨勇;霍旭东;薛建阳;周丕健;聂建国;;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10 苏丹;卢文良;;结合梁结构在桥梁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茜;王春生;王欣欣;;钢桥塔与钢—混凝土组合桥塔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晨;刘玉擎;张喜刚;;组合结构在斜拉桥中的应用发展[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刘玉擎;;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刘荣;刘玉擎;;混合梁结合部连接件受力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樊健生;聂建国;赵洁;李法雄;;组合结构在桥梁加宽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聂建国;吕坚锋;樊健生;;组合梁桥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耿东升;刘永健;宋瑶;;大跨径斜拉桥钢混结合梁段格构室应力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元清;陈蕴威;任剑波;宗亮;武电坤;李俊;;钢-混组合梁桥及其在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二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九)——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3届(ISSF-2012)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彬;;国内外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桥案例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杨武;姚文娟;刘小渝;;钢箱-混凝土组合拱桥拱轴线优化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彩萍;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苗家武;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占玉林;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的结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会利;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结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殿忠;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黄琼;钢—混凝土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与计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茜;钢桥塔与组合桥塔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韩立中;大跨度自锚式斜拉悬索桥分析方法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夏国平;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结构体系研究及其弹性地基梁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哲;三向预应力体系连续梁桥悬灌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曾天宝;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状态的确定和整体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宪捷;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结构体系及施工非线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准;独塔混合梁不对称索斜拉桥非线性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幸思佳;钢混结合段长列剪力钉模型试验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韩梅;灰色理论在独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杜阳;钢—预应力砼混合连续梁桥钢混结合段传力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秦少卿;薄壁梁桥考虑剪力滞后效应的弯扭耦合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10 曼亚平;洋浦大桥钢—混结合段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文;宋晓东;张文学;梁智W,

本文编号:1820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20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