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30 00:38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装配式空心板桥 ; 参考:《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摘要】:以带有深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程序ANSYS建立了一跨8m的装配式空心板桥实体模型,讨论了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中载和偏载)作用下铰缝构造的破坏类型、破坏位置、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不管是哪种加载方式,首先破坏的是铰缝构造;中载作用下破坏位置在铰缝与空心板的结合面处,破坏类型为受弯破坏,荷载为62kN(0.88倍车辆荷载)时结合面底部开裂,荷载为133kN(1.90倍车辆荷载)时裂缝贯通至结合面顶部形成通缝;偏载作用下破坏位置在铰缝内部,破坏类型为受剪破坏,荷载为72kN(1.03倍车辆荷载)时铰缝顶部开裂,荷载为238kN(3.40倍车辆荷载)时裂缝贯通至铰缝底部。通过对两种加载方式的比较可知,中载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构造更不利。
[Abstract]:Taking the fabricated hollow slab bridge with deep hinged joi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solid model of an 8 m span assembly hollow slab bridg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eneral program ANSYS. In this paper, the failure types, failure locations and cracking load modes of hinged joints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action of vehicle load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medium load and eccentric l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gardless of the loading mode, the first failure is the hinge structure, and the failure position under mid-load is at the joint plane between the hinge joint and the hollow slab. The failure type is flexural failure, and the load is 62kN(0.88 times the vehicle load. When the load is 133kN(1.90 times the vehicle load), the crack passes through to the top of the joint plane to form the joint; under the eccentric load, the failure position is inside the hinge joint, the failure type is shear failure, and the load is 72kN(1.03 times the vehicle load), when the joint top cracks, the crack at the top of the hinge joint is cracked. When the load is 238kN(3.40 times the vehicle load) the crack passes through to the bottom of the hinge join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loading mod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edium load is mor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hing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assembled hollow slab bridge.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12J06013)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201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Y-2011023)
【分类号】:U44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道葵,孙波;中小桥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4期

2 陈晓强,赵佳军,吴建平;板梁结构由铰缝引起的病害分析及加固改造[J];现代交通技术;2004年01期

3 魏洋;胡胜飞;张敏;田野;;环氧树脂在简支板梁桥铰缝加固中的应用研究[J];特种结构;2006年04期

4 黄培军;;空心板桥桥面裂缝产生原因及优化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6期

5 尚海军;李永和;袁慧;;桥梁单板受力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6 张志;;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7 张伟;匡井洋;;浅谈如何提高空心板铰接缝耐久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12期

8 戴桂华;;桥梁单板受力病害分析及处理策略[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杨修志;;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受力不均现象成因与防治[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5期

10 窦勇芝;王复明;蔡迎春;;基于信赖域算法的板梁桥横向连接刚度的参数识别[J];结构工程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忠;王宏义;;中小跨径预应力空心板桥铰缝加固处理方案的比选[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何立忠;季玉华;张广寅;;天津地区简支板梁桥典型病害分析与对策[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卢小锋;温唯勇;;成乐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灾后病害特点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4 胡进昌;陈水生;胡钊芳;;体外预应力横向加固空心板桥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文坡;蒲黔辉;;肋拱桥的病害检测及加固技术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陈自辉;朱奕勤;章日凯;;浙江省公路空心板梁桥调研及分析简介[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宗泽;刘治国;习会峰;;混凝土桥梁碱蚀探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李本伟;谢邦珠;肖世卫;贺智功;;龙洞背桥病害检测与加固方案[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仁贵;吴伟胜;庞颂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袁爱民;陆近涛;朱晓文;张宇峰;;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典型病害统计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于宛尼;谁是桥梁塌陷的罪魁祸首[N];工人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陈小平 实习记者 王缘;嘉兴7002座公路桥梁全面“体检”[N];中国交通报;2011年

3 记者 翟相哲 实习生 杨柳;我市交通重点项目正加速推进[N];邯郸日报;2009年

4 李阳阳 余雯雯 孙晶晶 孙燕 逯海涛 李振阳;四问钱江三桥引桥事故[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5 ;钱江三桥行车安全有保障[N];杭州日报;2011年

6 ;钱江三桥南引桥抢修工作有序推进[N];杭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康省桢;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蒲广宁;减梁增肋法加固空心板桥力学原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宋金强;宛坪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沛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铰缝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季秋成;空心板铰缝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韩相东;空心板铰接形式的对比分析及其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4 董海航;装配式板桥铰缝受力机理与耐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杨继新;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受力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6 何弘;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整体化加固试验[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7 李文才;除冰盐环境对混凝土空心板铰缝的侵蚀及其损伤演变[D];中南大学;2010年

8 徐辉;桥梁板结构优化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白璐;空心板桥水泥混凝土铺装合理结构和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魏洪涛;预应力空心板梁结构开裂病害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2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22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