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旧空心板简支梁桥的连续化改造加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30 03:32

  本文选题:桥梁工程 + 旧空心板简支桥 ; 参考:《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为提高既有旧空心板简支梁桥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将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中的体系转换思想运用到旧空心板简支梁桥的加固改造上,提出了一种旧桥改造提载加固方案——简支连续化改造,并对此加固技术的实施方法进行了介绍;对简支连续化改造后的荷载效应以及连续化后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最不利工况下跨中最大弯矩下降了13.8%,边跨外侧支点最大剪力降低7.6%,中跨挠度最大减小42%;后浇墩顶连续段混凝土由新、旧混凝土龄期差引起的收缩徐变弯矩为正弯矩,对跨中截面受力不利,次边跨跨中弯矩最大增幅为3.9%;墩顶负弯矩有所下降,边跨墩顶负弯矩最大降幅为4.3%,影响均不显著。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afety reserve of the existing hollow slab simply supported beam bridge, the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ought in the method of simple support and then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is applied to the reinforc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hollow slab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cheme of lif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old bridge, that is,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simple support, and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is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s the load effect after continuous reconstruction of simple support and the new method after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The shrinkage and creep effect of old concrete is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most unfavorable working conditions, the maximum moment of span is decreased by 13.8am, the maximum shear force of lateral fulcrum decreases by 7.6m, the deflection of mid-span decreases by 42.The moment of shrinkage and creep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age between old and new concrete is positive moment, and the maximum deflection of mid-span is decreased by 42.The moment of shrinkage and creep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age between old and new concrete is positive moment. The maximum increment of middle moment of secondary side span is 3.9, the negative moment of pier top is decreased, the maximum decrease of negative moment of side span pier is 4.3, the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项目(TM2012-27)
【分类号】:U44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海英;;无伸缩缝桥梁的设计与应用[J];广东科技;2009年10期

2 彭大文;林志平;洪锦祥;;无伸缩缝桥梁的研究与实践[J];公路;2006年08期

3 郭帅;;浅析简支变连续桥梁在旧桥加固上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年02期

4 邓辉;;浅析连续简支梁的接缝问题[J];交通标准化;2007年12期

5 朱劲松;闫广鹏;;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数值分析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1期

6 李岩;吕大刚;盛洪飞;;考虑随机车载-风载联合作用的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2期

7 夏樟华;宗周红;李嘉维;孙建林;;基于健康监测系统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移动荷载识别[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5期

8 王春生;吴全友;缪文辉;;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疲劳寿命评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项贻强;邢骋;邵林海;邢渊;赵铁勇;;横向加固空心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10 王春生;付炳宁;张芹;冯亚成;;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疲劳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海英;;无伸缩缝桥梁的设计与应用[J];广东科技;2009年10期

2 彭大文;洪锦祥;;整体式桥台桥梁的简化计算模型研究[J];公路;2009年02期

3 王天利;李青宁;郭昕;;桥台伸缩缝对多联桥跨结构地震碰撞响应的影响[J];公路;2012年03期

4 彭大文;陈朝慰;林志平;李秀芳;;无伸缩缝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9期

5 林志平;彭大文;陈朝慰;;整体式桥台的箱梁剪滞效应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9期

6 彭大文;罗朝专;林志平;;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桥的动力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7 王进;翟红丽;王承格;;加拿大半整体式无缝桥梁的基本性能及工程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3期

8 李秀芳;吴锐福;;无伸缩缝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2期

9 宋洋;张向东;和敏;;玄武岩FRP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4年04期

10 王占飞;吴雅丹;葛琳;赵唯坚;程志彬;;在汽车荷载作用下U型肋尺寸对钢桥面力学性能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舒翔;朱乐东;;季风作用下主梁涡激共振对斜拉索疲劳损伤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2 张培权;薛俊青;Briseghella Bruno;陈宝春;;全整体式桥台桥梁桩基形式参数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志平;整体式桥台曲线箱梁受力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2 尚鑫;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艳丽;无伸缩缝桥梁结构分析方法及内力特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洋;升温作用下整体式桥台桥梁台后土压力的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书建;无伸缩缝桥梁在北方严寒地区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玲芳;温度荷载作用下整体式桥台斜板桥的受力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邢明录;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疲劳试验与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13年

6 祁晓娜;桥头跳车防治与高延性纤维混凝土连续耐久桥头连接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刘钊;整体式无缝桥梁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王玉娇;既有混凝土梁桥疲劳使用安全评估[D];长安大学;2013年

9 刘丽思;钢—混凝土组合小箱梁桥损伤识别及合理构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邢骋;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加固设计理论与决策方法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岭,陈鸿天,罗绍湘;移动车载识别的两种解法及其试验验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2 朱军华;余岭;陈敏中;Chan T.H.T.;;移动荷载识别的一种快速算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2期

3 陈震;余岭;朱军华;;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2期

4 金晓勤,邵旭东;整体式无缝桥梁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杨美良;李波;黄立浦;;部分斜拉桥拉索疲劳可靠度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彭大文,汪新惠,洪锦祥;无伸缩缝桥梁的动力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4期

7 彭大文,洪锦祥,郭爱民,方德铭;无伸缩缝桥梁的动力特性计算与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2期

8 冯秀峰,宋玉普,宋元成;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损伤全过程非线性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胡柏学;先简支后连续无缝桥型的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10 上官萍,房贞政,付东阳;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洪锦祥;整体式桥台桥梁的简化计算模型与受力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胡安妮;荷载和恶劣环境下FRP增强结构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宋立元;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腐蚀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杉;环境与荷载共同作用下FRP加固混凝土耐久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竞;整体式全无缝桥梁研究与实践[D];湖南大学;2002年

2 张新旺;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的结构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天利;半整体式桥台无缝桥梁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4 吴俊杰;常温下混凝土T梁温度变形实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5 李秀芳;无伸缩缝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庞林飞;钢筋混凝土板疲劳损伤识别及疲劳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04年

7 许晟;无伸缩缝曲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8 赖文涛;无伸缩缝直线箱梁桥剪力滞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风琪,余志武;大孔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梁研究与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王明;乐都县城西大桥空心板梁的优化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5期

3 姜洪奎,陈宝华;浅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表面裂缝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9期

4 向际栓;;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常见缺陷及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5 李晓波;张惠丽;;空心板梁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缺陷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6 王波;;吊车架设公路立交桥空心板梁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07年S1期

7 冼振光;;如何减少16m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梁梁底开裂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8 丁佳元;;榫头型空心板梁的结构分析和工程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2期

9 申婧;;空心板绞缝处理方法探讨[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10 高艳敏;;人工滑梁架设空心板梁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自辉;朱奕勤;章日凯;;浙江省公路空心板梁桥调研及分析简介[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董帅兵;张建伟;;大跨度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技术[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郭文胜;吴浩伟;;空心板桥梁底板端部裂缝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项贻强;;高效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的设计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李中华;;空心板桥梁底部空洞的维修与加固[A];广东省公路学会道路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6 袁怡;周汉民;;采用扁形锚具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的试验方法及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湖北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张经纬;徐栋;;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荷载空间分布研究[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伟;;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梁扁锚锚固体系改进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崣旭清;杜彬;;磁a痰懒簮K,

本文编号:182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2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