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表面自由能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接触角法测定2种沥青与4种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参数,分别计算出各种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功和剥落功,以表征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优劣;并采用冻融劈裂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石灰岩集料与SK70改性沥青的粘附功最大,剥落功最小;花岗岩集料与SK基质沥青的粘附功最小,剥落功最大.此外,剥落功表征的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能与冻融劈裂试验表征的粘附性能基本一致;且沥青-集料体系的剥落功更能直观地定量评价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能.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rface free energy,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parameters of two kinds of asphalt and four kinds of aggregates were measured by contact angle method, and the adhesion and spalling work of various asphalt-aggregate systems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adhesion of asphalt-aggregate system. Freezing and thawing splitting test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hesion work between limestone aggregate and SK70 modified asphalt is the largest and the spalling work is the minimum, while the adhesion work between granite aggregate and SK matrix asphalt is the least, and the spalling work is the greatest. In addition, the adhesion of asphalt-aggregate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peeling work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freeze-thaw splitting test, and the peeling work of asphalt-aggregate system can directly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adhesion property of bituminous aggregate system.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096)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郑晓光,王粲,杨群;运用表面自由能理论分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2 魏建明;张玉贞;YOUTCHEFF JOHNS;;躺滴法表征沥青的表面自由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年02期
3 魏建明;张玉贞;YOUTCHEFF John S;;多聚磷酸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维娜;施继成;于宏伟;张绍岩;刘会茹;金子林;;水相中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及其在联苯菊酯合成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段书德;于宏伟;谷维娜;郧海丽;张东红;任蕾;;农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3 胡长刚;陈卓;张靓;安娅;刘杰;张笑一;;DSB/油酸钠/油酸/水体系中溶致液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4 夏萍;吴燕;王秉文;衣守志;;自然环境下水分蒸发抑制剂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5 陈玉梅,左正忠,杨磊,王志军;表面活性剂对电沉积镍/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层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5年05期
6 马涛;;铁酸钴磁性液体的制备及稳定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杨永刚;吕从飞;孟丹;;环保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版液的配方探讨[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8 王晓芳;魏先福;黄蓓青;陈晓玫;;助剂对水性UV光油性能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9 刘大勇;赵永和;赵丽娜;王军;;绿色农药乙草胺微乳剂组成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梁金龙,许虎君,奚文红,方银军,黄亚茹;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普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宇;王晓兰;但俊英;颜振宁;;水溶液中Gemini表面活性剂12-5-12与二肽相互作用的电导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柳士锋;李林;贺恒;;复配型聚合物在织物洗涤中的应用研究[A];第31届[2011]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燕;夏萍;衣守志;;脂肪醇乳液抑制水分蒸发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4 吴燕;夏萍;衣守志;;长短链醇混合单分子膜抑制水分蒸发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5 杜玉成;史树丽;何洪;;纳米棒状结构Ce_(0.7)Zr_(0.3)O_2制备及机理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晋来超;施云海;李海涛;刘洪来;;含羟丙基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SDS的复配性质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郑永勇;李斌栋;吕春绪;;N-十六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鹿桂乾;张利萍;;常用表面活性剂的去污性能对比[A];第28届[2008]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玲;许虎君;陈雪;李丹;;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和性能[A];“闰土”杯第四届中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利;林翠英;姜蓉;赵剑曦;;分子内电荷扭转探针DMABN测定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化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行为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翌;表面活性素在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周桂萍;DNA杂交信号的介质调控和酶法放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延辉;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赵玉荣;非典型性双亲分子参与构建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聂宏骞;LDHs诱导囊泡形成及(药物-LDHs)@囊泡复合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国宝;电化学方法研究阳离子C_nTAB及其复配体系的聚集行为和性质[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昌程;含胆汁酸无盐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相行为、聚集结构及流变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宫厚健;不同结构嵌段聚醚的聚集行为及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刘丽芳;矾冰纳米乳制剂研究及其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琳珊;循环伏安法对CTAB/SDS混合体系有序组合体性质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伟伟;水溶液中二肽—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电导和荧光光谱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郝娟;硅油乳化相关因素体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慧博;多分枝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改性及在破乳方面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刚;固体泡沫添加无机物后特性参数的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程娟;食品微乳液制备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武秋花;聚乙烯亚胺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性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莉云;润滑油硫化烷基酚钙清净分散剂组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康雪丽;Gemini/DNA复合膜在气/液界面上的性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梁嘉铭;采用添加剂表面改性和洗涤废水提高低阶煤成浆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建明;张玉贞;YOUTCHEFF JOHNS;;躺滴法表征沥青的表面自由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年02期
2 王云普;张峰;;多聚磷酸与SBR复配改性国产90号沥青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明;张玉贞;张晏;YOUTCHEFF S John;;抗剥落剂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陆宇红;龚柏岩;;路面标线用玻璃珠表面涂层测试技术解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08期
3 张书文;;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收缩施工及养护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年07期
4 李喜;;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界面性能[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7年03期
5 郑晓光,吕伟民;沥青路面水损害评价方法探究[J];石油沥青;2004年05期
6 弥海晨,王秉纲,韩瑞民;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2年01期
7 郑云鹏;马晓谦;沙龙;;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及发展[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8 康爱红;肖鹏;周鑫;;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及其机理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原健安,徐希娟;评价沥青与集料相对粘附性的方法──溶剂洗脱法[J];公路;1999年11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建明;沥青、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及水分在沥青中的扩散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莫石秀;湖沥青改性沥青作用机理及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燕娟;酸性集料表面活化技术与粘附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陈武;基于图像处理的沥青表面自由能的测试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孔维川;集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王勇;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6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2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