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本文选题:隧道工程 + 流固耦合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摘要】:基于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F4 4断层为研究对象,研制海底隧道新型可拓展突水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可拓展模型试验台架、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及水位自动提升加载装置组成。试验台架采用高强度钢材及钢化玻璃为主体材料,由多榀独立钢构件及内部高强钢化玻璃观察室栓接组合而成,实现试验过程的可视化并兼具美观性,并可根据试验需要通过多组预留螺栓孔进行纵向尺寸拓展,能够实现对断层等不良地质体的模拟;涌水量采集量测装置由涌水采集器、导水管、流速测量传感器等组成,可实现对断层涌水量的实时监测。同时,研制2种满足流固耦合相似要求的水理性质不同的相似材料,能够很好地模拟断层及普通围岩,满足试验要求,并采用光栅光纤监测元件、微型压力盒全程采集断层、普通围岩处位移、渗压、应力等多元信息。采用上述模型试验系统对断层突水进行物理模拟,揭示开挖及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断层及普通围岩多物理场信息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研究方法及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luid-solid coupling model test system, a new extensible water inrush model test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F4 / 4 fault of Jiaozhou Bay subsea tunnel in Qingdao.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n extensible model test-bed, a measur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measuring water inflow and an automatic lifting and loading device for water level. The test bench is made of high strength steel and toughened glass as main material, and is composed of several independent steel members and internal high strength toughened glass observation room, which realizes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test process and has both aesthetic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est, the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an be expanded through many groups of reserved bolt holes, which can simulate the bad geological bodies such as faults, and the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measuring water inflow is composed of a water gushing collector, a diversion pipe, a velocity measuring sensor, and so on.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ault discharge can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wo kinds of similar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which meet the similar requirements of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are developed, which can well simulate faults and ordinary surrounding rocks, meet the test requirements, and adopt grating fiber optic monitoring elements and micro-pressure boxes to collect fault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Displacement, seepage pressure, stress and other multivariate information of common surrounding rock. The above model test system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water inrush of faults and to reveal the information evolution law of multiple physical fields of faults and surrounding rocks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excavation and water inrus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f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5147910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 11 0317)
【分类号】:U45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2 胡耀青;赵阳升;杨栋;;三维固流耦合相似模拟理论与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廖朝华;郭小红;;我国修建跨海峡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问题[J];隧道建设;2008年05期
4 李术才;李利平;李树忱;冯现大;李国莹;刘斌;王静;许振浩;;地下工程突涌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汉鹏;李术才;张强勇;李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6 张杰,侯忠杰;固-液耦合试验材料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8期
7 周辉;汤艳春;胡大伟;冯夏庭;邵建富;;盐岩裂隙渗流 溶解耦合模型及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8 王克忠;李仲奎;;深埋长大引水隧洞三维物理模型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李利平;李国莹;;新型固流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10 黄庆享;张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试验隔水层相似材料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皓;;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特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卢珂;朱金才;杨进超;;某坑道破坏特征的地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3 李健;谭忠盛;王秀英;杜朝伟;;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初期支护受力特征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张杰;侯忠杰;;水体下煤炭开采渗流实验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周创兵;李典庆;;暴雨诱发滑坡致灾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闫立章;;用相似模拟物理模型研究矿山压力[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4期
7 张杰;马岳谭;;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的研究进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4期
8 马岳谭;高喜才;;富水覆岩采动裂隙扩展及潜水渗流过程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6期
9 张杰;;采高对浅埋煤层老顶岩层破断距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王雪瑶;姜凡;刘长春;刘石;;TC型窑用四通道喷煤管结构性能仿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湛铠瑜;翟守俊;张小翠;;动压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模型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立章;;用相似模拟物理模型研究矿山压力[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黄庆享;张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试验隔水层相似材料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建华;张林;陈媛;陈建叶;;含软弱结构面重力坝坝基稳定与破坏机理研究[A];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旭曙;李建林;邓华锋;朱敏;牟文杰;;开挖工程对岩土体渗透特性影响分析[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白铭海;;广州地铁5号线与6号线交叉段施工力学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慕小水;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鹏飞;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杜朝伟;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及结构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钦;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静;光纤光栅多参数传感理论技术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灾害监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旭光;高地应力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形成机制和锚固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慧;水—岩作用下多裂隙岩体断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磊;构造变形下烃类运聚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韩涛;富水基岩单层冻结井壁受力规律及设计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丽;海底隧道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及实例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凯;注浆微型钢管组合桩抗滑机制及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白涛;光纤光栅位移传感系统开发及在海底隧道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育奎;海底隧道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俊猛;深圳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涛;复杂地基上高拱坝安全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冯涛;西藏左贡县怒江大桥桥台稳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陈建叶;锦屏一级高拱坝坝肩稳定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破坏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刘治国;中硬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与条带开采尺寸的关系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4年
10 邓宏艳;滑坡地段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挡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德海,曾祥勇,邓安福,唐树名;单锚锚杆加固碎裂结构岩体模型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吉小明;王宇会;;隧道开挖问题的水力耦合计算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3 黄宏伟;;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4 周红波;何锡兴;蒋建军;蔡来炳;;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与应对[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彭铭;黄宏伟;胡群芳;黄栩;;基于盾构隧道施工监测的动态风险数据库开发[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6 王晶;王鹏飞;谭跃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马险峰;余龙;李向红;;不同下卧层盾构隧道长期沉降离心模型试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8 龚召熊,郭春茂,高大水;地质力学模型材料试验研究[J];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1984年00期
9 沈泰 ,邹竹荪;地质力学模型材料研究和若干试验技术的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8年04期
10 沈泰;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利平;高风险岩溶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金;;世界上将修建7座海底隧道[J];公路隧道;2008年01期
2 ;土耳其修建连接亚欧大陆海底隧道[J];岩土工程界;2008年02期
3 ;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建成通车[J];铁道建筑;2010年07期
4 ;中韩海底隧道升温[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11期
5 王可钧;工程界首次论证海底隧道穿越琼州海峡的可行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6 ;厦门有望建成中国内地第一座海底隧道示范工程[J];铁道建筑技术;2003年04期
7 ;俄拟建海底隧道直通美国[J];隧道建设;2003年01期
8 ;历史上的今天[J];铁路技术创新;2003年02期
9 ;我国专家提出宏伟梦想 海底隧道穿越渤海海峡[J];铁路技术创新;2003年03期
10 曾超;邱祥波;李术才;陈卫忠;;海底隧道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1835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3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