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下的空间受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20:43

  本文选题:斜拉桥 + 钢箱梁 ; 参考:《桥梁建设》2016年01期


【摘要】:为了探讨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横桥向内外侧索力比对结构的影响,使得结构空间受力最合理,以嘉绍大桥主航道桥斜拉桥(主跨428m的六塔四索面分幅钢箱梁斜拉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嘉绍大桥横桥向内外侧等索力、空间索力2种计算模型,利用综合能量法,对2种模型合理成桥状态下的斜拉索索力和主梁、桥塔、横梁内力与线形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恒载索力空间效应显著,内侧与外侧斜拉索索力比值分布不规律;空间索力分配对主梁扭矩及横梁弯矩影响较大,对主梁和桥塔应力、变形影响较小;在进行四索面钢箱梁斜拉桥结构初步设计或仅需计算主梁、桥塔应力及线形时,可近似采用平面模型;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应采用空间分析模型,并考虑主梁及横梁等的空间受力情况。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cable force ratio on the lateral cable force of the four cable plane steel box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and make the space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the most reasonable, this paper takes the cable-stayed bridge of the main waterway bridge of Jiazhao Bridge (the six-tower and four-cable plane steel box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428m main span) as the background.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wo calculation models of equal cable force and space cable force on the lateral and outer side of the cross-bridge of Jiazhao Bridge a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 method, the cable-stayed cable force and the main beam, the bridge tower under the reasonable bridge condition of the two models are obtained. The internal force and line shape of the beam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effect of dead load cable force on steel box gird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four cable plane is remarkable, the distribution of cable force ratio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cable is irregular, the distribution of spatial cable forc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orque and bending moment of main beam, and on the stress of main beam and tower. The 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the plane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structure with four cable plane steel box girder or onl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girder, the stress of the bridge tower and the line shape, and the spatial analysis model should be used in the technical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The space stress of the main beam and the cross beam is also considered.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41)~~
【分类号】:U441;U44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虎;;大跨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模型计算分析[J];北方交通;2013年04期

2 乐云祥,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J];国外桥梁;2000年03期

3 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4 娄健,杨成斌,杨建亚;钢箱梁斜拉桥横向预拱度的设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吴运宏;岳青;江ng;王戒躁;;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钢箱梁斜拉桥成桥目标线形的实现[J];桥梁建设;2012年05期

6 翟素珍;;S型钢箱梁斜拉桥空间定位测量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3年07期

7 ;荆岳长江大桥特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技术研究获2013年度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J];西南公路;2014年01期

8 李珂;;浅谈钢箱梁斜拉桥主塔施工[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9 陈红;;独塔大跨钢箱梁斜拉桥主塔承台温控计算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6期

10 李小珍,蔡婧,强士中;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型式的比较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庆菊;;钢箱梁斜拉桥U型加劲肋焊接技术总结[A];中国钢结构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暨2006年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丰产;葛耀君;吴腾;;钢箱梁斜拉桥涡激共振及气动控制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李小珍;蔡婧;强士中;;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型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4 孟凡超;崔冰;许春荣;;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初步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0年

6 白玉磊;戴建国;欧进萍;;FRP、钢箱梁斜拉桥抖振性能分析与比较[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孟晓亮;郭震山;丁泉顺;朱乐东;;风嘴角度对钢箱梁斜拉桥涡振、颤振性能的影响[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吴伟胜;王仁贵;王梓夫;;杭州湾跨海大桥航道桥上部结构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全光纤智能化景观照明控制[A];中国照明工程二十年专刊[C];2012年

10 王梓夫;王仁贵;吴伟胜;;杭州湾跨海大桥航道桥索塔结构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玉;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关键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2 金海洋;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科技日报;2006年

3 首席记者陈春梅;圆梦之桥 发展之桥[N];盘锦日报;2010年

4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六项世界或全国第一[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帅;三塔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参数敏感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罗德泉;钢箱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行为与其控制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贤智;钢箱梁斜拉桥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蔡仕强;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温度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贾聪惠;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施工过程静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覃兴旭;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陆冰晶;钢箱梁斜拉桥有限元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8 陈定波;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误差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海霞;千米级钢箱梁斜拉桥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唐毅;主跨1200m三索面独柱塔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结构静动力计算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0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40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