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梁桥地震落梁失效控制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简支梁桥 + 地震反应 ; 参考:《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对地震作用下桥梁的落梁失效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桥梁抗震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考虑支座非线性、桥墩弹塑性和碰撞效应的影响,建立了5跨简支梁桥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方法计算了多跨简支梁桥在墩-梁连接和梁-梁连接2种落梁失效控制模式下的纵向地震反应,并和无落梁失效控制时的桥梁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类防落梁模式的控制机制和控制效果。研究了简支梁桥邻跨刚度比、防落梁连接刚度和初始间隙等参数对落梁失效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的防落梁模式建议。研究表明:梁-墩连接控制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简支梁桥的位移反应,控制落梁失效,但会引起桥墩内力的增大,控制效果受到邻跨刚度比和控制系统参数的影响,梁-梁连接控制模式不能有效地控制落梁失效。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seismic engineering of bridg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failure of the bridges under the earthquake action. Considering the bearing nonlinearity, the elastoplastic and impact effects of the pier,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5 span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is established. Th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nection of the pier beam connection and the beam to beam connection of the multi span simple beam bridge. 2 kinds of longitudinal seismic responses under the failure control mode of the falling beam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ridge without the failure control of the falling beam. The control mechanism and control effect of the two types of beam prevention beam modes a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iffness ratio of the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the stiffness of the beam and the initial clearance on the effect of the failure control of the falling beam is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beam pier connection control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simple supported beam bridge and control the failure of the beam, but it will cause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pier, the control effect is affected by the ratio of the adjacent span stiffness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beam beam connection control mode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falling beam is invalid.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0KJA5600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93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133)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鸿晶;陆鸣;温增平;罗韧;;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的特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升;杨海红;艾庆华;;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性能评价N2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2 李黎;刘文静;张行;陈元坤;;LRB体系连续梁桥的隔震性能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3 雷涛;李碧雄;顺远坤;曹鹏杰;;汶川地震中绵竹市中小学校舍震害调查分析[J];建筑结构;2009年11期
4 张yN;冯谦;黄滔;;从汶川地震典型桥梁震害谈桥梁抗震对策[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5 孟杰;刘钊;;汶川地震中的桥梁落梁震害分析及启示[J];结构工程师;2010年02期
6 赵鹏飞;;桥梁防落梁系统研究现状述评[J];江苏建筑;2011年05期
7 贾学正;;我国大地震中公路桥梁病害分析[J];山西建筑;2012年11期
8 曹鹏杰;顺远坤;雷涛;;汶川地震中拱桥的震害调查及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1期
9 谢飞;;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病害及其成因机理分析[J];科学之友;2011年07期
10 李龙;;地震作用下桥梁破坏特征及启示[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玉峰;考虑碰撞效应的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颖轶;基坑支护体系地震灾变特性及结构损伤状态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丁文胜;下承式刚架系杆拱桥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田阿利;柔性杆结构重复撞击瞬态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岳福青;地震作用下隔震高架桥梁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岳茂光;场地—结构体系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常峰;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9 黄亮;大型渡槽结构半主动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李忠军;高架桥梁地震碰撞分析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鸿晶;陆鸣;温增平;罗韧;;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的特征[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文正;公路桥梁减、抗震防落梁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森智;贺国京;常晓义;;月塘公跨铁立交桥高位落梁设计与施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赵鹏飞;;桥梁防落梁系统研究现状述评[J];江苏建筑;2011年05期
3 庞忠华;朱万旭;杨帆;黄颖;;防落梁装置及其在宿新高速工程中的应用[J];预应力技术;2012年01期
4 韦韩;蔚晓丹;王克海;安同祥;李茜;李悦;;日本桥梁防落梁系统设计[J];世界桥梁;2012年06期
5 赵闯;丁海平;;汶川地震中高原大桥落梁破坏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2年04期
6 曾庆梁;两起落梁事故[J];国外桥梁;1981年03期
7 朱世杰;;防止地震时落梁措施经验交流会[J];地震工程动态;1982年02期
8 朱文正,刘健新;公路桥梁防落梁系统研究现状述评[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贺健;张胜利;;防落梁装置对隔震桥梁地震相应的影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5期
10 朱万旭;黄颖;杨帆;高宇;;地震区简支梁桥防落梁装置的设计[J];预应力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际清;;卸、落梁施工工艺新方法[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2 申爱国;吕龙;申翰林;;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碰撞模拟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3 李本伟;姚红兵;汪军;胡德贵;;都汶高速公路庙子坪大桥掉落梁体和水下墩柱检测[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4 罗韧;许慧荣;李鸿晶;陆鸣;;汶川地震中百花大桥倒塌模拟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5 张中林;孙华星;滕彪;;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轨道梁垂直落梁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九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文正;公路桥梁减、抗震防落梁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芳芳;公路桥梁落梁防止装置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吕龙;桥梁地震碰撞模拟分析及防撞防落梁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罗进;梁式桥地震碰撞响应与防落梁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4 杨杰;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防落梁装置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渭锋;简支梁桥的防落梁参数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6 孔艺达;梁式桥防落梁最小搭接长度初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7 樊锋;下承式钢管拱桥落梁法成桥施工控制[D];广西大学;2014年
8 孙庆凯;强震作用下斜交梁桥碰撞及落梁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9 赵闯;河谷地形下多跨简支梁桥的落梁破坏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2年
10 徐源庆;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简支梁桥防落梁限位装置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55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5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