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层应力消散的细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0 16:14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应力消散 ; 参考:《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9期


【摘要】:为了从细观角度阐释级配碎石作为应力消散层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利用离散元方法生成未设置和设置级配碎石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细观模型,模拟了上述两种路面结构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响应过程,得到了两种路面结构的接触力分布、最大接触力、应力集中区域的Y向平均应力和平均应变,以及集料颗粒的位移矢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路面结构中产生的接触力主要沿荷载作用位置向下传递,设置级配碎石应力消散层后路面结构二中产生最大接触力比未设置级配碎石的路面结构一减小了6.1%,面层层底的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降低了11.79%,65.43%,集料的位移在路面表面附近最大,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路面结构一、二面层层底相同颗粒的位移分别为0.205 cm,0.126 cm,上述结果均体现了级配碎石对应力消散的效果。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graded crushed stone as stress dissipating layer acting on reflection crack of semi-rigid base, a mesoscopic model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unset and set gradation gravel layer was built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ponse process of the above two pavement structures under the action of standard axial load is simul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act force, the maximum contact force, the Y-direction average stress and the average strain in the area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are obtained. And the displacement vector of aggregate particl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act force generated in the pavement structure is mainly transmitted down the load position. The maximum contact force produced by pavement structure 2 after setting graded crushed stone layer dissipates is 6.1 less than that of pavement structure without graded crushed stone, and the average str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surface layer is decreased. The average strain was reduced by 11.79 and 65.43, respectively.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aggregate was the largest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pavement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along the depth directio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ame partic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two layers is 0.205 cm / m 0.126 cm respectively.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 of graded crushed stone on stress dissipation.
【作者单位】: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华路祥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6.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勇,吴蕴韬;浅谈基床表层组配碎石孔隙率检测[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S1期

2 董武斌,白茂,吴毅,任民,赵启龙,王芳,李青芸;南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J];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06期

3 窦兵;张和兰;张耀永;;路面基层级配碎石试验检测控制要点[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4 钱磊;邓荣莹;魏星;;云南高海拔地区级配碎石渗透性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年17期

5 梁伟;杨斌;肇云亮;;压实度对级配碎石弹性模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6 韩晓燕;杨泊轩;;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工艺[J];交通标准化;2006年11期

7 王学冰;;平顶山庙洪线改建工程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及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9期

8 霍立山;;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11期

9 张维全;魏星;何成勇;;云南某高海拔地区级配碎石动三轴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9年01期

10 张建坤;;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武斌;白茂;吴毅;杨福林;唐承平;张世平;;南广高速公路级配碎石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邵洪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施工及质量控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宇州;梁世保;;浅谈水泥稳定开级配碎石透水基层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4 孙耀东;王龙;;微黏结二灰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张雅涛;;级配碎石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中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张雅涛;;级配碎石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家主;;级配碎石最佳含水量与有效水膜厚度的关系[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栾海;;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优化组合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栾海;;沥青路面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的优化组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卢中一;高正荣;张思和;;墩基防护中护底材料的稳定成型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远功;怀宁3000立方米废旧水泥获新生[N];中国交通报;2011年

2 李良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辽讯;辽宁路面新材料推广应用成效显著[N];中国交通报;2008年

4 伊世东;路面专家的风采[N];福建科技报;2008年

5 驻安徽首席记者 吴敏 特约记者 陈曙生;科学筑就新徽道[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记者 李国喜 通讯员 薛红勋;打造和谐优质工程[N];驻马店日报;2010年

7 杜坤强 吴传庭;“镶嵌”在宜广线上的特殊数字[N];宜兴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崔武;环湾大道拓宽工程提速国庆期间主线将通车[N];青岛日报;2010年

9 杨伟;填砂路基在沙漠地区施工中的技术应用[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家伟;鞍山修路不用拉运沙石料[N];辽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

本文编号:1869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69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