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倾顺层高边坡锚框桩组合结构抗滑分析
本文选题:边坡稳定 + 砂岩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锚索、框架梁、抗滑桩组合结构在解决高速公路大型高边坡抗滑稳定中已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依托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工程典型路段的边坡工程实例,对锚索框架梁与抗滑桩组合结构在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中的作用进行了逐个分析,以现场的测试结果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为依据,得出了以主动控制为主的锚索框架梁与以被动控制为主的抗滑柱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的结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Abstract]:Anchorage cable, frame beam and anti-slide pile composite structure have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solve the anti-slide stability of large high slope of expressway. Based on the slope engineering examples of typical sections of Chongqing Fu-Feng-Shi Expressw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anchor cable frame beam and anti-slide pile on the treatment of sand and mudstone interbedded gentle sloping high slope one by one. Based on the field test result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slope stabilit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Anchorage cable frame beam with active control and anti-slide column with passive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high slope with gently inclined bedding between sand and mudstone. The expected design effect is achieve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中交股份科技研发项目资助(2010_ZJKJ_05)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资助(2012G003-G)
【分类号】:U41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修和;张华;;梅河高速公路高边坡设计与加固问题探讨[J];土工基础;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祝介旺;苏天明;张路青;杨志法;;川藏公路102滑坡失稳因素与治理方案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3期
2 陈修和;张华;;梅河高速公路高边坡设计与加固问题探讨[J];土工基础;2006年01期
3 吉卫东;;预应力锚固机理分析[J];土工基础;2009年04期
4 龚建辉;;成绵乐客运专线高陡边坡滑坡分析及治理技术[J];铁道建筑;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根龙;伍法权;李巨文;刘海燕;常中华;;公路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发生位置的预测方法[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郭锐剑;谌文武;段建;言志信;;坡面框架格梁内力计算方法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段建;言志信;郭锐剑;刘子振;;边坡框架地梁动力模型建立及其分析验证[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才华;岩质顺层边坡水力特性及双场耦合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2 胡启军;长大顺层边坡渐进失稳机理及首段滑移长度确定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闫金凯;滑坡微型桩防治技术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郑立宁;基于应变软化理论的顺层边坡失稳机理及局部破坏范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赵志明;工程治理后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段建;边坡框架锚杆锚固系统力学行为及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7 杜俊;尖山磷矿层状边坡变形失稳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先贵;绵竹市文家沟滑坡过程三维离散元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向娟;通平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巍;公路边坡稳定性评判与监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周志刚;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加固边坡的优化设计及安全系数计算[D];浙江大学;2011年
5 骆伟;六武高速公路风化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和防护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乔迎欣;高速公路边坡钢锚管加固对策及检测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自光;云南元磨高速公路K301段高边坡稳定性及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林华春;汽轮机调车装置强度有限元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吴文峰;100kW微型燃机涡轮叶轮强度及振动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魏东旭;水平荷载下弹性长桩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荣燕,吕小平;框架锚索中框架内力计算的差分法[J];四川建筑;2003年04期
2 张有天;从岩石水力学观点看几个重大工程事故[J];水利学报;2003年05期
3 王全才,李传珠,,赵肃菖;黄土滑坡锚固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1869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6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