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山东省公路岩土区划研究
本文选题:山东省 + 公路 ; 参考:《公路工程》2014年01期
【摘要】:区域内岩土条件的差异性影响着公路建设项目技术标准的确定和投资规模,现有的公路自然区划多以气候为指标划分,在实际公路建设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研究省级公路岩土区划显得十分必要。在充分考虑山东省公路网规划目标及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了山东省公路岩土区划研究框架及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技术平台,将山东省按其岩土条件进行区划分区,完成了"山东省1∶200万km岩土区划图"并对各个分区的岩土工程特性进行了说明。研究成果可为山东省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运营养护等的趋利避害及材料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山东省公路综合自然区划图的编制提供基础资料,对我国其他省、区、市开展公路自然区划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difference of the rock and soil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affec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the investment scale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existing natural division of the highway is divided by the climate as the index, and the practicality and pertinence in the actual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not strong.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rovincial-level highway geotechnical zoning. The highway network rul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fully considered. On the basis of the goal and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index system of Shandong highway geotechnical zoning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ArcGIS technology platform, Shandong province is divided according to its rock and soil conditions, and the "1: 2 million km geotechnical zoning map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completed and the geo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ub area are explained. 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th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use of materials. It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the compilation of comprehensive natural zoning map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road natural zoning in other provinces, districts and c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分类号】:U4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吾扬;中国陆路交通自然条件评价和区划概要[J];地理学报;1964年04期
2 耿大定,陈传康,杨吾扬,江美球;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J];地理学报;1978年01期
3 张汉舟,张小荣;甘肃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4 徐强,陈忠达,黄杰;关于河南省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探讨[J];河南交通科技;2000年06期
5 苗英豪;王秉纲;;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6 许金良;李超;杨宏志;;中国公路自然区划空间数据库的设计[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7 苗英豪;王秉纲;李超;戈普塔;;中国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气候影响分区方案[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李超;许金良;杨宏志;;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中国公路气候区划[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马明国;张小荣;;GIS在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研究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超;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牛玉欣;基于GIS的公路自然区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英豪;王秉纲;;气候对公路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2 苗英豪;王秉纲;;中国公路气候区划方案[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康庆华;李江华;;公路三级区划中环境参数的提出[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7年03期
4 李煦;梁乃兴;;四川、重庆地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赵辉;粱乃兴;;公路自然区划方法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郭红蕊;梁乃兴;;重庆公路自然区划新方法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贺跃光;付丽丽;;湖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8 付丽丽;贺跃光;;湖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9 保继刚;锲而不舍 创新立见——记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年04期
10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信芳;陈林;;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广彬;公路建设对生态影响及植被恢复评价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许学民;六盘山地区公路过湿土处治技术及合理路面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韩国杰;甘肃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及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王永生;甘肃公路自然区划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苗英豪;气候对公路的影响及公路气候区划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李瑞娥;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及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李超;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潘宝峰;动水压力作用下路面材料损伤的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林昌;中国自然地形、交通运输成本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世刚;重庆丘陵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肖智芳;基于GIS的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地貌、软件系统[D];长安大学;2007年
3 侯侠;HD-GIS地统计分析模型与专题地图制图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孙建国;成渝高速水损坏沥青路面维护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5 苏波;天津市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结构优化选型[D];天津大学;2010年
6 毕玉霞;高速公路发展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付丽丽;基于GIS方法的湖南省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魏艳萍;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长瑞;泰安市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永红;甘肃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梅;符晓;牟萌;;GIS与农业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2 马明国,王雪梅,李新;青藏铁路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3 苗英豪;王秉纲;;中国公路气候区划方案[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5 胡圣武;;GIS发展存在的问题[J];测绘工程;2007年02期
6 汤国安,杨玮莹,杨昕,刘爱利,易红伟,李晓印;对DEM地形定量因子挖掘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测绘科学;2003年01期
7 李洪省,李程;网络地图制图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测绘科学;2004年06期
8 肖燕萍;;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6年10期
9 李煦;梁乃兴;;四川、重庆地区公路三级自然区划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贺跃光;付丽丽;;湖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细谦;空间数据仓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旭红;遥感影像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王建涛;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孔冬艳;基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理论的GIS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于军;基于ArcGIS平台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金笑天;基于知识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红英;GIS服务共享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8 黄磊昌;岛屿生态系统中强干扰廊道建设的生态控制理论与方法[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超;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地理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成;甘肃黄土分类分区与公路区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贺国佑;新疆公路三级自然区划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汤筠筠;高速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邓平跃;铁路交通景观格局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周勇;高寒地区道路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继光老化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陈伟立;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秦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快速几何纠正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5年
8 崔伯恩;西北地区公路自然气候区划及其对筑路材料的技术标准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9 许先锋;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10 聂振钢;基于DEM的流域和水系提取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炳鑫;1960全国地理学术会议——关于综合自然区划的讨论摘要[J];地理学报;1960年01期
2 邱振民,徐伦虎;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分级单位系统的几点意见[J];地理学报;1962年01期
3 刘钟瑜;;从教学观点论中国自然地理区划问题[J];甘肃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3期
4 刘凯;王选仓;凌天清;;广西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方法及其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凯;魏朝辉;凌天清;;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新框架体系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2期
6 秦关民;关于自然区划中“主导因素”原则的讨论[J];地理学报;1961年00期
7 王绍令,陈肖柏,,张志忠;祁连山东段宁张公路达坂山垭口段的冻土分布[J];冰川冻土;1995年02期
8 马建华;张平仓;任洪玉;;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2007年14期
9 杨爱民;唐克旺;王浩;程金花;;中国生态水文分区[J];水利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文卿,周立军;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自然区划[J];建筑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邵权;陈国阶;;试论复合生态区划[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陆立新;;试论土地能量平衡[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3 王治国;;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生态修复区划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Mineral Aerosol Properties Observed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黄姣;;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本文编号:1884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84199.html